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山区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曾引起经济史学界的充分重视。然而,对于这一经济现象在近代的发展变化,则鲜为同仁所顾及。本文拟考察之。(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生产的区域与产量闽江上游山区的商品生产,在明清时代已有所发展。近代以降,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副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上游山区商品流通大大发展,商业活跃繁荣,逐步形成了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为运输通道,以沿溪散布的80多处初级市场为流通网络,以地处闽江尾闾的省垣福州为对外输出口岸的商品流通网。其茶叶、木材、纸、笋、香菰、樟脑、药材等主要产品均远销国内外各地。清末民初,年流通总量估计达2,700万元。商品流通的活跃,又促进了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的扩展与产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明清汉水上游山区的开发与水利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伴随着大量流移人口的聚集落居,汉水上游山区出现了持续的开发高潮。前后数百年间,山区的种植业及林材加工等急剧增长,大面积“深山老林”一变而“木拔道通”、“悉成熟地”。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水利等因素影响显著且变迁复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表现出强烈的盲目性、粗放性;开发性的结果——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地考察,亦是得失兼有、功过并存,反映着开发与发展以至人与自然间关系昀深刻和复杂。  相似文献   

3.
明清汉水上游山区的开发与水利建设张建民明清时期,伴随着大量流移人口的聚集落居,汉水上游山区出现了持续的开发高潮。前后数百年问,山区的种植业及林材加工等急剧增长,大面积“深山老林”一变而“木拔道通”、“悉成熟地”。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水利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左宗棠与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十余年中,他从改善各族人民生存环境出发,制定了一套包含着某些治理生态环境趋向的开发计划,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5.
潘自恒  张磊 《南都学坛》2001,21(3):90-91
针对鸭河口水库上游水保现状提出工程,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经营,保障措施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的废除,使农村文化体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士绅逐渐退出农村社会,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随之失衡,给农村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迄今为止,学界对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成果颇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尽管学者在近代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全面,但是成绩背后仍潜藏着研究内容不全面甚至有盲点、研究方法单一等局限性。这些问题表明,对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 ,督办新疆军务期间 ,对甘肃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采取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举措 ,主要涉及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引桑植棉、禁种罂粟等方面 ,并取得了明显的实绩实效 ,为甘肃近代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研究总结左宗棠的环保思想及政绩 ,对今天搞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这一国家新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其经历了从“绿色理念”到“模式践行”的政策变迁,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共生、生态体系的和谐共生。石柱县实施森林工程,重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底,并在产业生态化的引领下,搭建大康养产业框架体系,进一步在把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度”下推动产业有效“落地”,为生态良好的边缘型城市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实践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廷式是清末四大词人之一,被誉为"有清元儒"、"东洲先觉"。然而,文廷式在兴办实业方面的贡献,学界却鲜有关注。他积极推动清政府放开对矿业的管制,并凭借抗旱救灾积累的声望,以文氏家族为中心,组建广泰福号,采购萍煤运销汉阳铁厂。另一方面,他支持"官商分办",促成广泰福号的改制,推动企业发展,使之成为萍乡煤矿建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引发了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思考,在舟曲林区的开发过程中,不同的移民在各自生态观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早期移民和当地人不断融合,并接受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观,现代新型林业移民的掠夺式开发则完全摧毁了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尊重当地人的生态观,杜绝掠夺式开发,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逐渐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类似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闽江流域联接了闽东南发达的闽江口经济圈和闽西北较落后的山区,是实现城乡统筹、山海联动发展的大动脉。因此,开发闽江经济走廊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探讨闽江经济走廊的开发模式入手,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其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4.
矿业经济发展与矿业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皖江地区的矿业生态环境长期备受外界的青睐,宣城水东煤矿局的诞生是这一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水东煤矿局从1924年正式建立,经过十余年的惨淡经营,最终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其失败命运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制约的结果,它折射出近代皖江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实际上并非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渭水上游地区历史上曾经"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资治通鉴》记载隋唐时期"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然而后来,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特别是人类长期不科学的开发,以致"山川顿失真面目",从而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制约,导致近代"陇中疾苦甲天下"景况的出现。揭示演变特点,反思历史,为我们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珍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区农村在金融生态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中介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又面临经济环境难以得到根本改善、政府的主导地位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发挥、相关部门单位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等难点问题。因此,搞好武陵山区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三是明确部门单位职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山区户用沼气生态环境效益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山区户用沼气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的指标计量方法,具有简洁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本文通过对恩施州户用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查,对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计量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广西市场化与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探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异问题 ,对当前的西部开发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锦棠是新疆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率军收复新疆失地 ;力主新疆建省 ,废除维吾尔族腐朽落后的伯克制 ;轻徭薄赋 ,移民实边 ;在新疆广设义塾 ,对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教育。他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对近代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有幸拿到盖山林和盖志毅合著的《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粗读后深受启迪。1956年以来,我从事林学和生态教育近半个世纪,还没有看到像此书这样从生态考古学等多学科角度,审视现代生态环境的专著。此书出版是很可喜可贺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