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是由制度失衡引起的。然而,制度变迁还要受到路径依赖和政治程序的影响。就公司治理而言,无论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制度竞争获益的存在和制度移植成本的降低,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治理制度移植日益普遍,并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然而,由于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等因素的作用,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不可能绝对地趋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历史,研究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三重历史路径依赖,从中找出我国制度变迁中的若干路径和打破制度低效均衡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强制性、渐进性、路径依赖性及滞后性等特征,但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总体来说,其制度变迁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并不深刻,在金融组织结构、市场功能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仍未发生质的变化。因此,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应在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产权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国商会的自治活动,为民间社会由集权走向分权,由善政走向善治,提供了制度变迁契机.在这个目前尚在行进的制度变迁中,虽然受到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的约束,但是具有转型特色的自治秩序正在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商会在会员规则、会董规则、监督规则等自治表达上的变迁,以及在选举规则、议事规则、公断规则等自治实践上的变迁,虽然有过断裂,但一经承续,就又开始形成一定的以秩序为依归的制度均衡,为转型中国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文章拟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来认识中国公路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发现中国公路会计制度主要由政府供给,其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渐进性、被动适应性及路径依赖特征,文章初步探索了我国公路会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公路会计制度可能会向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或者企业会计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6.
“路径依赖”理论与技术、经济及法律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路径依赖"的概念及其相关原理先后被应用于技术、经济与法律制度变迁的研究之中。保罗A·戴维和W·B·阿瑟首先对技术演进过程中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道格拉斯·C·诺思将路径依赖的思想引入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之中,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艾夫纳.格瑞夫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对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欧纳A·哈萨维则应用路径依赖理论对普通法环境下的法律变迁进行了规范性分析,为路径依赖理论在法律制度变迁和历史的法与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为上述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方法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极大地推动了上述研究领域中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进展;另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自身也在其被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补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由于国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以及规 模经济的优势,不论是在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上,还是在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以及解决制度变 迁的路径依赖上,国家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 制度变迁的过程。为了顺利实现和尽早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必须进一步 发挥国家在这一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粮食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粮食流通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应生产和消费需要的粮食流通制度,是解决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本文根据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的有关理论,在分析路径依赖与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粮食流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必须突破对原有各项制度的路径依赖,才能提高制度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首先,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初始安排、改制历程及改革的现实困境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其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国企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改革前期对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依赖、改革后期对改革前期及对传统国企制度的依赖,并且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非正式制度的安排;最后进行简要总结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这一制度变迁完全是由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与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相悖,导致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农村内生性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农村经济主体自发选择过程,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从外生性走向内生性是农村信贷供给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变迁在国际上是由科学议题转向政治问题,再由政治问题转向制度安排;而在中国,则是由环境问题转向发展议题,再由发展议题转向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二者在制度变迁方面存在着不同。对此,历史制度主义认为,这种不同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是历史情境和制度沿袭的必然结果。基于此,未来的气候变化立法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在防止立法中出现不良路径依赖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立法关键节点的掌控。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金融制度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或信用社)制度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缺少实质性的变革。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滞后以及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及创新的强烈需求。本文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制度演进论对制度变迁有较强的解释力。借用制度演进论的历史逻辑起点、路径依赖、制度互补等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高考制度变迁。作为大规模统一考试制度.高考制度的历史逻辑起点是科举制度;附着于高考制度之上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高考路径依赖的根源;自主招生是统招统考的互补性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随着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因此,在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制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中小企业自身的困难和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实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设,就必须着力进行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由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的制度变迁中存在一些障碍,我国已有的制度安排造成了路径依赖,城乡利益的冲突及知识积累上的有限性。为了促进这场制度变迁的实现,需要城市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助于这场制度变迁实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围绕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学者们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政治制度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党内民主发展及监督制度、政治参与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理的解读和阐述。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性质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具体表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对策选择及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启示等方面对以往的研究做一梳理,便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制度缺位。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观为视角,通过分析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变迁及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对推行素质教育的影响,从而得出,素质教育践行的有效性需要政府在制度安排层面提供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经历了试点探索、正式确立、全面发展以及中国特色学科评估制度体系的构建四个阶段。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我国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由行政力量主导,受工具理性驱使,以强制性变迁模式为主,遵循路径依赖下的渐进性变迁。这一变迁机制对我国学科评估制度未来的变革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国学科评估制度改革的深化,应当健全学科评估制度改革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疏通学科评估制度变迁行为主体间的互动渠道、适时采用重点突破的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加强对学科评估制度改革本身的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制度不等同于银行制度,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主要表现为银行制度的变迁,而银行制度的变迁是在国家供给主导下的渐进过程,其实质是银行功能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路径依赖”的理论 ;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状况及信用社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 ;利用制度变革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方向进行了设计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