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媒体以其独特的信息交互方式,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在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演化过程中,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搜索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交换意见以及表达情绪的重要交流平台.在这种传播语境下,从行动者的个体层面研究用户的行为动机及表现特性,从信息层面探究集体意见集合的发生过程与公共危机事件的演化机理,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昆明暴力恐怖袭击案发生后的连锁反映充分证明有效运用社会化媒体有利于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体系中,电视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央视《新闻1+1》作为传播观点和思想的权威新闻言论节目,快速反应、独家采访、理性解读,协同政府在危机治理的进程中实现议题共振、议题衍化,发挥了主流媒体在重大危机事件传播中一锤定音、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以疫情期间《新闻1+1》107期节目为研究对象,以斯蒂文·芬克的危机传播四阶段为框架,分析《新闻1+1》通过议程设置、舆论引导达成的危机协同治理功效与舆论引导力度把控,同时发现节目在危机预警、监督议程向度等层面的不足,建议完善媒体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宏大视野、强化专业主义精神,形成媒体参与政府危机协同治理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突发事件媒体危机传播策略是对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协助政府做好形象塑造及受众心理教育,是媒体进行公共突发事件危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宏  张向达 《学术界》2022,(10):65-74
建基于人们认知和判断的危机意识,既是危机传播所必然指向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危机传播策略的基本依据。基于能力和认知的局限性,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存在各种偏差是一种常态,而依照风险的主观性、个体认知策略并结合危机传播情境,可将其归结为可及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和锚定性偏差三个基本类别。公众风险感知既是其危机意识的外在形式,也是推动危机意识演化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危机传播与危机意识的潜隐式互动,始终伴随着公众风险感知偏差的强化与放大、颠覆与改造、重构与整合、扭曲和漂移。为此,在危机情境或危机事件中缩减公众风险感知的偏差,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等公共部门的风险沟通能力、推动媒介回归社会裂缝机制修补者角色,以及公众科学素养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为新闻机构规避了不少舆论风险。社交媒体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改变了原有的话语权格局,新闻机构同样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媒体危机事件增加。在社交媒体上,新闻机构的版权纠纷、社交媒体问题、声誉风险以及经营问题等,都可能成为媒体危机事件的导火索。新闻机构需要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应急管理降低潜在的舆论风险,维护媒体声誉。  相似文献   

6.
优化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常态管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系统;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建设,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内容;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传播能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7.
危机公关作为政府管理危机的一种手段,引入我国并且为我国政府运用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随着我国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健全、中国政府融入国际体系愿望的迫切,以及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在我国政府危机公关中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对于处于转型社会和全球风险社会语境下的中国政府来说,厘清这种角色的变化,正确认识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有效运用媒体这种强大的公关手段沟通公众、顺利平息危机事件和树立政府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危机公关中消解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危机产生及危机进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在危机事件中,无论是信息的稀缺,还是信息的过度传播.都会引起社会受众的过激反应.因此,危机主体通过寻求"精确制导'式的媒体公关,使得其自身与新闻媒体及公众多方之间实现充分、及时的沟通,以最大限度地消减信息的不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9.
风险治理:完善与提升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工作应当包括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整个管理过程.然而,其管理对象从本质上讲还是"突发事件"本身.为了从最基础的层面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就需要从"事件"管理往前进一步延伸到对"风险"的管理.由于危机同时兼顾了"风险"与"事件"的特性,因此危机管理应当被贯穿到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并重的整个过程中去.同时.成功的应急管理工作不能仅限于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有效地应对"事件"和"风险",而是要站在"治理"的战略高度,整合多方力量,从公共治理结构等更基础的层面改善和确保整个社会在常规和非常规状态下的稳定运行.因此,未来国家的应急管理工作应当在完善全过程应急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战略高度,促使朝着风险、应急与危机管理并重的整合式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0.
危机沟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性手段。政府在危机沟通管理过程中,通过与外部的沟通达到化解危机,规避风险的目的。但以往政府由于自身组织结构、人员以及技术上的限制,在处理与外部的危机沟通相关问题时,主要依靠媒体这一途径,在公众性指向方面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电子政府及其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