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文以公民的思想发展为策源动力,以公民的道德准则为协调,以公民与社会关联整合作用的法律为制约,并结合具体实例,得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思想、道德与法律所必然依据的规则,从而使这套规则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为一个系统的、精密的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价值体系,最终审视为完整意义上的大学生公民教育课程,是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公民教育结合的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公民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借鉴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加强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势在必行。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主体意识与民族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自由、平等意识等。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在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学生参与和实践中培育公民意识;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民社会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根基。培育公民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才能把建设现代政治文明落到实处。而培育公民文化 ,首要的是培育公民意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开设公民教育课程 ,研究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科学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介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培育对象,大学生这一群体目前还存在主体性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化、参与意识功利化、社会公德意识复杂化等问题。当下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及其独有的特性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利用网络媒介的特性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正向引导和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相关问题的概念出发,采用抽样调查法,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身份、国家认同、法律意识与公民参与四个维度的公民意识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所反映的诸多问题显示了我国目前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必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新宇 《南方论刊》2012,(3):109-110
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本文重点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真实经历分享,展示情感;典型案例讨论,捕捉情感;推荐优质资源,感悟情感;课后真诚交流,互动情感;布置实践作业,传递情感。  相似文献   

7.
协同学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协同学为代表的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的主体及其适应性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涉及到人的意识问题,而人脑本身就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本身也需要各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配合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协同学把不同学科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抽取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也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具有契合性.协同学理论表明:政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产生、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政府是慢变量,它决定着其他的快变量;舆论力量可以决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大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巨系统,需要建立家校社一体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成熟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权利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构筑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公民意识立体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公民意识的基本估价,提出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社会转型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姚萍 《学术探索》2012,(6):53-55
不论是器物的现代化,还是制度的现代化,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使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以充分体现的主体形态是公民。公民意识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育。  相似文献   

11.
姚春梅 《南方论刊》2014,(10):69-71
民众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方面的主体,对于目前的文明层面思想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公民自我的一种精神文明。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否具有公民意识以及公民意识的强弱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本文从大学生的基本道德思想意识为核心,探讨公民意识存在于大学生之间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既关联社会整体文明程度问题,也包含大学生个体素养问题。本文仅从提升大学生个体素养入手,主要阐述了把握自我健康状况,关注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国家社会发展,自觉参与公共活动;关注全球生态文明,树立和谐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试图探索新时期培养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代,公民意识应包括国家意识、主体意识、群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主要内容。大学生公民意识在个体之间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性,在个体身上又表现出了矛盾性和不均衡发展的特点。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反作用的主要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以及西方腐朽文化等。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理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适合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出了迫切要求。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健全的主体意识为逻辑基础,以稳固的政治意识为首要内容,以明确的法治意识为重点内容,以高尚的道德意识为目标内容。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引领功能,借助学生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分别运用理论灌输、文化启思和实践体悟的形式,塑造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进度相比,相对滞后,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公意识教育不适应,分析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剖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可以为培养大学生培养公民意识培养提供有效的路径,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详细了解这些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公民教育,同样有益于我国高校开展以权利意识为主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和培养,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安国 《兰州学刊》2009,(9):163-165
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明确推进思路,确立实施战略规划,充实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领域的多元,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学界的重视。特别是目前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社会化媒体不同于以往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从虚拟走进现实,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给公民意识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公民意识教育路径上,应从构建系统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增强主流媒体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话语权、改进社会化媒体管理方式等三个层面进行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意识教育之中,内化为自觉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褒贬不一,证明对该课程是关心的,同时也深刻地折射出对任课教师给予正确引导的渴望.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采取适当提问、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以及案例分析等手段,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