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浩文1991年英译了贾平凹的《浮躁》,时隔25年,他又翻译了贾平凹最具争议的小说《废都》。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废都》译本Ruined City中具体语料翻译方法的描述性研究,为贾平凹和中国现当代其他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策略。对Ruined City中翻译语料的考查结果表明,葛浩文的译本以忠实为原则,对原作中的文化意象、语言风格等采取增译、减译、音译和直译等方法予以再现。这些翻译方法对传播中国文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鞋”这一意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最擅长使用意象的作家之一,“鞋”意象在其作品中俯首皆是。以《废都》《高兴》《极花》三部作品为例,深度解读“高跟鞋”意象在作品中所承载的追寻主题和性隐喻,对解读贾平凹的女性观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表现出创作主体立场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纠结状态,在这种纠结中又表现出对于传统性的倾斜。这样的价值立场在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如《怀念狼》、《废都》乃至《秦腔》、《高兴》与《古炉》中仍然有着充分的表现,而《浮躁》则是其滥觞。它展现了中国一代乡土作家在价值立场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中主人公性爱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劳伦斯和贾平凹两位作家的性爱观,即性是劳伦斯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却是贾平凹笔下使主人公走向大毁灭的阶梯。  相似文献   

5.
《高兴》与“贾平凹个体文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的小说《高兴》,从史学格局看,显示了作家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推进的可持续性。这一贾氏特有的书写方式,称其为“贾平凹个体文学史”,有着这样四个层面的特质:时代跟进,直逼现实的史学意味;关注底层,忧患民生的感情投向;以小说形式,继续完成与政治的对话;农民人权问题的演绎与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兴》诠释着作为作家的贾平凹是不断营造史学格局的鲜活的文学史者。  相似文献   

6.
拨开“性”的迷雾──从庄之蝶的悲剧原因看《废都》的文化内涵王娇萍《废都》以它大胆直露的性描写把这两年来文坛上沉闷的空气搅得沸沸扬扬。于是,《废都》,包括作者贾平凹自身也就成了评论界的众矢之的。人们对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贾平凹...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蕴含着深厚的悲剧情结。以贾氏三部曲《浮躁》、《废都》、《秦腔》为例,考量其中的人事遭际,体察作家的悲剧情怀,将其具体细分为社会悲剧、欲望悲剧和生存悲剧。进而从作家早年生活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和成年后的文化意识两个方面,探讨贾氏悲剧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众生相的负面聚焦──《废都》解读王志尧,刘长荣贾平凹的长篇通俗小说《废都》问世以后,很快轰动了全中国。一时间,街谈巷议,引来无数话题。甚至被称为“废都现象”或曰“93贾平四年”。它究竟是本好书还是坏书,谁也没有说得清楚。这情形同八十年代中期路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通过历史、人性与自然这三个角度来把握、理解、阐释作家贾平凹的创作谱系及其流变。从其具体的小说文本出发,如《商州》《山地笔记》《废都》《定西笔记》《高老庄》《秦腔》《老生》《山本》等,来感受、考量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及其变革的语境下,贾平凹是如何尝试为中国文学建立新的话语范式,来拓展或改变传统现实主义相对单一的创作方法,形成新的审美定势的强烈愿望。更为重要的是,思考贾平凹在创作中如何始终植根于"秦岭商洛"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并再现出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所独有的"神性",并提出贾平凹的"世纪写作"的概念。贾平凹正是在融合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劲气息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创作命意和叙事美学,使"中国经验"在小说文本中不断焕发生机,民族的精神、心理的流变也在现实、存在的铺陈中获得伸张。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废都》和《秦腔》不是两个彼此孤立的文本,而是沿着同一条创作线索所进行的一次精神对话。尽管创作时间相隔十余年,题材有都市与农村之异,但二者具有对中国现代性审美反思的同构意识,都倾注着贾平凹对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美学关怀。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上,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对当代农民的命运以一种新的关系(视角)即农民与城市及由此生成所谓的农民工的尴尬身份进行原生态写真,及时还原了当代农民在传统身份(及其内涵文化)没落之后生存处境的尴尬、艰难和精神困境。《高兴》是贾平凹继《废都》《秦腔》之后再次对时代情绪深度把脉并给与准确传送的“社会记录”的写实之作。  相似文献   

12.
张连义 《南都学坛》2004,24(3):62-64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忧患意识,其中,《浮躁》、《废都》、《高老庄》、《怀念狼》是其创作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其忧患意识逐渐发展的过程。《浮躁》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忧患;《废都》通过庄之蝶等文人的自恋与彷徨对作为道义承担者———知识分子的沉沦表现出担忧;而《高老庄》、《怀念狼》则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人类自身以及人的生存环境。总之,随着作家创作视角的开阔,其忧患意识愈来愈显现,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接近"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下面简称《孤》)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已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而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下面简称《废》)一问世便受到文艺批评界的批判,被认为是有着严重的问题的作品。虽然,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但否定性的批评目前仍居上风。我们把这样两部评价截然相反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绝非故作惊人之举,也绝非是毫无根据的奇思异想,而是经过严肃认真地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们坚信两部作品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一、人类文化艺术的新视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的《废都》,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悲剧意识。人生的悲剧感,现实社会的悲剧感,人类出路与前途的悲剧感等,构成了它的悲剧意识的主要内涵。贾平凹除了通过写实的手法,以对日常生活的白描展示这种悲剧意识外,还精心构置了一个由神奇的天象、物象、奶牛的反刍沉思、牛老太太的神神道道、孟云房的测字算命、悲凉的埙声等等组合而成的怪诞神奇的世界,更为立体地、本原地观照了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现状乃至全人类的未来。透过贾平凹心灵深处这种关于个人命运、社会命运以及人类命运的忧思,可以看到一个成熟而富有责任心的作家对自身生命和宇宙世界的独到体味。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与会专家从文本定位、主题内蕴、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及贾平凹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学术交流。研讨高度肯定了作品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认为《带灯》运用作家一贯地中国式叙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变迁当中历史的人性,在对乡村文明式微唱响挽歌的同时,探索了民族灵魂的发现与求索;关于小说主人公带灯艺术形象和26封信件专家们则更是讨论热烈,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小说月报》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月刊。沈雁冰担任主编后,对《小说月报》进行大胆改革,使之成为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新文学史上许多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都在该刊上发表过文章。《小说月报》的改革成功,标志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贾平凹敏锐而深刻地感觉到这个变革时代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人格危机和价值失落。如果说在《废都》中给这类知识分子设定的出路还有一线生机的话,那么在《白夜》中这线生机已彻底破灭了,留下的只是冰凉透心的幻灭感和作家的沉重感叹。到了《土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则发生了更大的变异:被不动声色地平面化到畏琐不堪的地步。传统文人的潜在性立场使贾平凹的创作与文人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内在感情联系,形成了知识分子形象的特殊色彩,也给其创作带来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不论是贾平凹的小《废都》,还是他的大《废都》,都并未真正“走出商州”,其小说风景都十分相似相近。他在商州系列中构建了他的家乡风情画,高、新、奇、秀构成他小说风景的特点,从而给人一种悦耳悦目和悦情悦意的审美享受。但相比之下,大《废都》虽有轰动,但却只不过是一支宣泄性的流行歌曲。因此,他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他的路是否走错了。  相似文献   

19.
小、说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作家自我表现、自我鉴定及自我证明的过程,用自己的体验建构心中的他者.贾平凹用自己从现实生活世界获取的体验也在建构着<废都>的世界,即藉着"此作家"庄之蝶来构建着自己的可能世界,进而通过后者而获致自救.然而由于"彼作家"过于放纵自己的民间文化嗜好,以致小说没有形成超越一己生活的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的《废都》揭示了都市文化人丧失自我的心态,表达了时代批判精神;《白夜》的夜郎从追求理想到沦为阶下囚,表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土门》显示了都市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