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语委婉语是人们为谋求最佳交际效果而创设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表述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禁忌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是语言中最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委婉语,阐释了委婉语强烈的英美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战争辞令"中,委婉语体现的是一种交际策略, 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纵观"战争辞令"中运用的委婉词语,使用者的动机不同, 委婉语也就体现出或掩饰或礼貌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而心理方面的顺应则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杨亮  田强 《南方论刊》2008,(10):103-104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码本身的交际功能、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是导致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体语和语言语是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 ,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比较研究人体语和语言语的异同性 ,从而揭示出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语只有和人体语配合使用 ,才能达到完善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05,26(4):122-12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对英汉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家庭网络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家庭网络中,人们交际语言的选择更多地会受到语言交际功能以外的其他语言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锡伯族家庭网络中,锡伯语仍然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区语言的影响,锡伯语的交际功能正在面临进一步退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语言迷信是一种独特语言现象。当人们认为语言符号同客观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时,语言就具有了某种超凡的力量,从而产生了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汉语语言迷信现象中的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选择语言作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意愿的手段和交际模式,也反映了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润滑刑的作用。采用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及其与语用失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增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但如果误用滥用,也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应酬语理解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外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却与母语中的关联推理过程相反,这是由于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应酬语模因产生了分裂和缺失。  相似文献   

12.
本族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语习得为例,通过对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测试调查,根据被试者对若干句子的直觉和语法判断,探求本族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分别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中发展的语言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普遍语法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等问题。结论认为,本族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存在根本性差异,普遍语法作用于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3.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语言(L1)即母语或本族语;第二语言(L2),是指本民族学习者在获得第一语言(母语)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儿童母语习得与成年人第二语言习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成年人L2习得的有利条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谈到的"第二语言"是广义的,包括"外语"和"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运用一门外语需要对于其文化的了解,大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结构外,也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很重要。为期三个学期的跨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内容涉及英美风俗文化,英语诗歌,小说和戏剧以及自由选题等,试图探索一了解和比较两种文化为切入点的跨文化教学法,帮学生开启文化视野,促进学生课堂角色转变,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心理差异看汉英寒暄交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暄交谈指并非真正用来交换信息或意见,而只是为了创造气氛或保持社交接触的交流语。它传递的信息极微,却分布广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汉英寒暄交谈深层次上受制于东西方两种文化心理。从文化心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方面探讨汉英寒暄交谈的差异,以窥文化对语言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无论是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依赖使用语言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这些知识 ,语言理解和使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或出现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8.
基于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的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使用yet时的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语料库的使用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歧视性话语逻辑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视性话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语言现实,它关联着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心态和理念。探析歧视性话语的生成时空背景及其存在泛化的逻辑,将有助于交际主体准确解读歧视性话语的隐义及指向,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消解因文化误读而导致的交际僵滞。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即母语迁移,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进行自动的潜意识的利用过程。任何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英语语法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旨在帮助人们掌握一些应对母语负迁移的方法,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英语语法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