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播学简介     
传播学,是自四十年代以来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传播学的诞生,是由于计算机革命、电视的普及、通讯卫星的使用,使大众传播已经深入到社会中的每个角落的缘故。人们除了工作、上学、睡眠之外,消耗时间最多的就是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乃至休息。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众传播有联系。 目前在西方(主要是在美国),传播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许多大学里创建了大众传播学院、大众传播系、传播研究所等。已初步建立了传播学基础的理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且发表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传播学在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上与新闻学不同,它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因此,从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上来说,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传播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是有其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末传播学开始介绍到我国以来,通过一批热心传播学的先进之士的不懈努力,使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新闻界所了解、熟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学的引进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为了提高传播学的引进效益,有必要就引进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一注意国外传播学中非科学的成份在国外众多的传播学著作中,闪光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尤其是先进的务实的研究方法比比皆是。从总体上看,国外的传播学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科学,因此,我们需要它、欢迎它,引进它。然而,金无足赤,在一些国外传播学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非科学的成份。就分类而言,国外一些传播学著作把传播分为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内向传播、人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专业传播学、批判传播研究、政策传播研究和公共传播研究.但长期以来,公共传播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激烈.要想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传播学家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史证明,一门科学生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这门科学的需要程度。由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渊源流长和纷繁复杂.因此,传播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它超越了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在伽达默尔的新解释学和哈贝马斯的交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美学家们日益意识到“读者之维”在审美过程中重要地位的产物。时至本世纪下半叶,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理论上获得了长足进展。此时,信息时代悄然逼进,大众文化勃然兴起。一方面,传播学的触角延伸至各种学科领域,政治传播学、经济传播  相似文献   

5.
试论区域传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以及传播中的区域间不平衡现象,本文引入区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建设区域传播学的基本思路,并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主要概念、研究方法等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6.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课题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形成大众传播学中一门学派:发展传播学。这门学派发端于50年代,不断发展、变革,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对这一理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发展传播学作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学术研究,甚至对一些国家的传播政策起过影响作用。发展传播学的第一批代表作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PyeLucian的《传播与政治发展》(1963),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1964)。勒纳这本书是根据1950年到19…  相似文献   

7.
刘淳松 《云梦学刊》2008,29(5):122-124
从心理学视野考察传播学会发现:传播学思想源流的心理学特色明显;在传播学经典研究中,这门学科凸现着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具体体现了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融;大众传播心理学学科逐渐形成.传播学发展史是心理学有关理论进入传播领域促进传播学不断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舒咏平 《河北学刊》2003,23(2):131-136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知识的创新性,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主潮。在这样一个以“创新—传播”互动为木质的时代,既体现时代特征又横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传播学则凸现出如下特殊地位:其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性传播为具体体现方式,使得传播学成为必然的武器;其二,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则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传播;其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使命,离不开传播这一根本途径。这种特殊地位使我国传播学科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传播学的外延继续扩大;其研究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并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原创性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大众传播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媒介研究;政治传播拓展为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崭新空间;广告学、公共关系的研究走向整合性的品牌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9.
人类传播具有本体上的复杂性,复杂性亦是传播学发展的驱动力。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社会,复杂性科学持续改变着传播研究的计算方法,计算传播学正是以复杂性为中心的范式转向结果。本文深入探讨了传播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和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计算演化,将复杂性转向理解为计算传播学的发生逻辑。计算传播学在学科源头上就引入了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思想,它在认识论上所秉持的便是一种复杂性观点,大数据计算在本质上是对复杂性的计算处理,“复杂性-计算”的不断交织驱动了传播研究的计算转向。  相似文献   

10.
传播生态作为一种复杂结构,不是传播学与生态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将生态思维以及由人的活动介入的自然、社会、精神的复合性生态系统的存在状态植入传播学研究中.是基于生态学的大众传播学.传播生态要求传播过程的情感性介入,需要有诗意化的传播情境,需要创设具有亲和力的诗意的传播节律,在传播视听系统中展示多样化的信息传输与接受者之间和谐的、亲情性的史往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播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其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以美国主流传播学派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以欧洲批判学派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这两种相分离的基本研究范式,这种方法论上的“悖逆”似乎是不可调和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种方法的定义及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并对二者做了简要的评价,重点论证了两种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相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在方法论融合下的传播学研究的新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证主义的传播学研究作为美国传播学的强范式,体现出行政和市场导向的特征。传播学的研究需要构连具体的社会历史脉络,揭示出传播背后的人文意涵和社会权力架构。透过聚焦全球传播与社会的最新成果,列举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中新媒体和商业主义构连的侵蚀、社会运动倡导、劳工抗争、阶级分化、社会性别等级化、技术监控等多种权力关系交织的社会情境如何宰制现代民族国家中的消费主体,可以呈现中国传播学如何为全球贡献具有社会转型经验的现实关怀的批判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将人类引入“信息时代”,以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播学所揭示的原理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这些原理不仅在信息传播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了尽快缩小我们在这一学科与领先国家的差距,首先必须将当代传播学研究的情况在我国予以传播。本文将对当代传播学及其效果分析的历史走向给予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传播学的概貌并从中获得深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欧美各国,当今有一门学科叫“大众传播学”,简称“传播学”或“传学”.它由新闻学发展而来,所以也称为“广义新闻学”.在我国,很多人对大众传播学还甚少了解,因此这里作一简介.一、传播学源于美国 在美国,人们把传播分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种.前者指人与人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不借助于传播媒介,因而是一种范围很小的传播.后者则指借助于传播媒介所作的传播,如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的传播,范围极广,可以为很多人知道,因此就称为“大众传播”或”公众传播”.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受到社会心理学的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最基础的学科知识,而且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还贯彻到了传播学的许多具体研究之中。就两学科的关系而言,社会心理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学科,而传播学则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具体科学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发展起来。 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群休)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7.
喻国明  苏芳  杨雅 《社会科学战线》2022,(10):147-157+282
媒介技术发展重构了社会生态与传播图景,新的媒介技术开启了升维性实践与学科重构进程——传播理论与新兴社会现象之间的断裂以及传播学“十字路口”的困境呼唤传播学理论的迭代。传播学重构需以个人为基点,对个人认知、体验和关系进行中观、微观考察。文章尝试以行为科学作为支点,阐释“行为”范畴在传播个体与媒介环境中发挥的统摄性作用,论证以“行为”范畴表征传播中的个人的合理性,由此“行为传播学”呼之欲出。在学科构建的基本路径中,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在行为科学的视域下找到学科研究的基本面向,并进一步通过可供性理论工具阐释行为传播的关键议题,为重构传播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学术追求 ,传播学本土化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倡导 ,而且是一种研究实践。最近 ,张立伟研究员的新著《心有灵犀 :儒学传播谋略与现代沟通》 ,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增添了新成果 ,让人倍感欣喜。中外学者都已体认到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智慧 ,将其发掘出来奉献给世人乃传播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 ,中国传统文化是那样博大精深 ,如何切入研究对象 ,却是每一个传播学研究者不能不仔细思考的问题。张立伟先生采取专题研究的策略 ,从儒学传播谋略切入 ,避免泛泛而论 ,无疑是…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军 《学术论坛》2005,(3):155-159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并作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目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文章旨在对文化传播学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文化传播的新概念以及传播"四要素说"这一全新理论体系,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对文化传播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其中"文化传播比较"、"跨文化传播研究"等内容是文中极具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媒介环境学兴起于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北美传播学界,这个学派主导了20世纪后半期传播学的媒介转向,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并不是完全中性的,媒介的形式特性构成社会传播环境,媒介技术所提供的传播倾向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样态。将媒介环境学引入文学研究是对社会现实的呼应,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社会中,文学自身需要寻求能够解释当下复杂现象的理论,以期获得理性的思索,同时也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和理论生长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