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兴起的“黑色食品”热中,药黑豆是一种极待开发的天然黑色保健食品。药黑豆是安徽省凤台县良种研究所1991年选育成功的药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经连续两年在省内外布点试种和大面积种植,亩产均在150—200公斤,高达300公斤。市场销价8~10元,是种植其它豆类效益的2—3倍。特征特性:株高90厘米,单株分枝3—4个,主茎节数20,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有效荚40个左右,园粒,种皮乌黑仁肉青绿,  相似文献   

2.
刘玉连 《小康生活》2003,(12):38-38
GK—10懒棉花是北京北农科信农业发展中心选育推广的一个优质抗虫棉新品系,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管理简单,省工省力,比种植当地棉每亩可节省150元,增产30%—50%,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种植前景广阔,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发挥重大作用。一、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5天,株高130—140厘米,叶片浓绿,通风透光,茎杆粗壮更抗倒伏;植  相似文献   

3.
日本无筋四季豆是一种生长期极短的改良蔬菜新品种,自1989年从日本引进并推广以来,深受各地农户欢迎。该品种植株矮生,株高30—40厘米,开白花,荚长15厘米左右,种子较小,千粒重250克左右,一般亩用种2—2.5公斤。该品种属高产品种,一般亩产鲜嫩荚3000—3500公斤,豆荚青绿色,肉质肥厚细嫩,味道脆嫩鲜甜。生长期短,从种到收仅需40天;  相似文献   

4.
采用丹参 春玉米(糯高粱)可种植模式,亩产丹参500公斤,玉米籽粒(糯高粱)200-250公斤,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品种:不同产地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丹参 春玉米(糯高粱)模式种植的丹参品  相似文献   

5.
该品种株高80厘米,茎粗如筷,抗病抗倒伏,耐肥水,耐寒抗冻,抗旱,中熟,单穗结籽60粒,穗较粗大,呈长方形其籽白色特大,大如绿豆,千粒重达60—65克,是一般品种的2倍左右,见者无不称奇“8869”不但籽粒特大,而且丰满,克服了大穗大粒品种沟腹深的缺点,籽粒含蛋白质高达15.6%,品质极优,出粉率高。该品种适合高肥水地块种植,若麦、棉、瓜套种更能发挥其优势。亩产达750—900公斤,高产可超吨。亩用种4公斤。山东  相似文献   

6.
全生育期75天左右,株高45—60匣米,分枝3—6个,其株型矮壮紧凑,结荚特密。籽大,淡黄色。该品种虽然为特早熟品种,但产量不亚于中迟熟品种,而且稳产性好,南北方多处种植,亩产在250—400公斤。该大豆的最大优点是:由于矮壮、早熟,特别适合与蔬菜、瓜果、花生  相似文献   

7.
望丰一号黄瓜是黄瓜家族中的新秀,属特大黄瓜珍品。该瓜3—7月均可随时种植,全生育期90—110天,适应性广,对肥水要求不严。该瓜比一般黄瓜藤粗叶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瓜体粗壮好看,味道脆嫩爽口,瓜表皮刺少,成熟瓜为金黄色,瓜长1尺左右,单瓜重可达3斤,亩产高达一万多斤。当其它黄瓜罢市时,它作秋黄瓜种植,上市时正逢国庆佳节,特别畅销。该品种种植简单,可直接播种,也可育苗移栽,播种方法同其它黄瓜。春  相似文献   

8.
两个大豆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航豆808航豆808系通过卫星搭载诱变后选育的优良单株,定向培育的一个优质高产特早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春播株高1.6—1.8米,夏播1.4—1.5米。该品种稀植单株分枝6—10个,密植不分枝,一般单株结荚100个左右,多者达200—300个,3粒荚占90%。顺杆结荚,百粒重25克。特早熟,春播生育期105天,夏播85天成熟。适应性广,南北均可种植,抗风不倒伏,高产稳产,春播亩产400千克左右,夏播300千克左右。2、美国金豆一号该品种系从美国引进的一种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的优势。该品种植株呈扇形,株高80厘米,一般分枝10—15个,单株结荚300—500个。…  相似文献   

9.
(一)早熟密荚王大豆—89—9。该大豆是我国北方新育成珍稀良种,引自黑龙江。春播生育期110天左右,株高1米,分枝少以主茎结荚为主,茎节高达35节,单株结荚250—300个,顶端结荚多达50个,整个茎杆从底到顶都是荚,串串如鞭炮。一般亩产300公斤,最高可达450公斤,百粒重20克左右,亩播量3公斤,亩保苗应在7000~9000株,适宜山坡、平地种植,也可用于小麦下茬复种。(二)北方高产冠军大豆“太空2004”。该品种由美国农科学家采用现代航天高新技术育成大豆新品种,刚由美国  相似文献   

10.
苏荣吉 《小康生活》2003,(12):35-36
糯玉二号,属于国家审定品种,是近几年北京市种植面积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特种玉米。该品种株高2.8米,穗位高1.3米,穗长28—30cm,亩产鲜穗3500个以上、亩产干粒750公斤以上,籽粒为白色,千粒重400克(比农大108重50克),具有甜、粘、香的特点,淀粉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被食品  相似文献   

11.
河北巨葱是我国一代“葱王”袁振中农艺师与北农大的刘介卿教授共同培育而成的巨葱新品种,该葱植株特大,葱白粗长。一般株高1.5米左右,个别葱株高达2米。白长60—90厘米,横径3—6厘米,单株平均重0.35公斤,最大单株重1.5公斤,一般亩产14000斤,经对比试种较其它同类品种增产20%以上。该葱另外一个区别其它大葱的特点是其味道特辣、做成菜  相似文献   

12.
牵娟 《小康生活》2002,(4):40-40
丰芝1号系我所从我国近百个芝麻品种变异株中优选而成,经近几年在我国多点试种示范证明,该品种具有早熟、抗倒、结荚密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尤以结荚密、高产而著称。特征特性:丰芝l号属单杆型品种。一般株高在1.5米左右,高者达1.8米,高抗倒伏,单株结荚密而多,节间距只有2-3厘米,一叶节可结蒴果5-8个,在同样株高的情况下较其它品种每株可多结蒴果2-3倍。单株结蒴多而密,蒴果绕杆  相似文献   

13.
我在河北省沧县黄递铺乡文化站工作。由于家庭的变故,加之工资低,致使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作为九十年人的年轻人,处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我决心改变这种贫困的状况,在充分分析了我家庭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之后,我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搞新品种的种植和繁育良种。从外地一家科研所引进了农作物新品种——“美国 M—81E 特大糖高粱”。种了半亩地。这个品种也叫“二代甘蔗”。它株高5米,茎秆直径4—5厘米。茎秆很甜,可与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要选优选纯:薄荷多用地下嫩芽繁殖。高油品种有亚洲39、紫狼一号等,把备留繁殖用的薄荷田内的小叶、薄叶、异味、异株薄荷连根拔掉,留叶厚肥大、品种统、无病害的薄荷作繁殖用。(二)选地、种植、施肥:宜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PH值6.5—7.5,2—3年内未种过薄荷的田块二茬收割后耕翻土地,选留粗壮嫩芽开沟丢芽,直播于大田内,然后整平,也可育苗移栽。要求沟深25cm、株距20cm、行距40cm左右。以全草入药的薄荷肥料以氮肥为主,以蒸馏薄荷油的薄荷要多施农家肥、饼肥,控制氮肥,配合施入适量的磷钾肥、  相似文献   

15.
一、省工省本稀插,故名思义,是将秧稀稀地插。杂交稻5×6寸或6×7寸也比不上“稀插”,该品种可以尺×1尺,6寸×1.2尺,最低8×8寸的株行距进行稀插,且每蔸县插1—2苗。老人小孩半天可插一亩田,比其它稻栽插酋一半工。稀插分蘖力持强,可稀稀地栽插,因而也省种,亩用种1公斤足够。稀插是常规品种,可连年留种,降低生产成本,也完全避免了假冒伪劣种子所产生的恶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随机抽取的70份绿豆地方品种为样本,研究了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全为春绿豆类型,生育期90天左右,品种间差异不大。株高的变幅为62.3—93.3厘米,绝大部分品种为直立茎。种皮以绿色为主,褐、黄色也有分布。90%左右的品种种皮无光泽。百粒重变异幅度为2.7—5.0克。品种间单株产量差异最大,变幅为1.98—8.01克。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以种皮颜色,籽粒大小等遗传稳定的质量性状尤为明显。种皮颜色和光泽与产量有一定联系,褐色种皮品种的产量最低(平均36.7公斤/亩),种皮有光泽的品种产量水平较高(平均49.5公斤/亩)。  相似文献   

17.
“安福1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黄义德等人采用生物技术和物理诱变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选育出超高产中汕稻新品种;凡适宜种植汕优63的地区,均可种植。(一)特征特性:“安福1号”属感温类,大穗型品种。一般作麦茬稻,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举,株高100—105厘米,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较  相似文献   

18.
1、双杂1号:是融高产、抗病、抗虫为一体的杂交抗虫棉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属中早熟品种。株型稍松散,呈塔型,株高米,结铃性强,铃卵圆形,1铃重6.5克左右。吐絮畅,衣份40%左右;霜前花率90%以上,该品种对枯、黄萎病及抗虫能力表现为高抗。经广泛示范种植均表现突出,一般亩产籽棉300千克左右,高时达400千克。2、Gt—2:该品种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型抗虫棉,具有抗虫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植株塔型,株高1米左右,铃卵圆形,铃重5.5—6克,衣份40%。该品种生桃早,生长快,疯杈少,结铃性强,耐涝耐旱,高抗枯、黄萎病,对一、二代棉铃虫不需防治,三…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是在中杨46的基础上,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杨树新品种。属欧系品种,长势旺,发棵猛,当年种条可长高4—5米。嫩尖稍红,浸有粘液,刺激生长,叶脉凸,色泽深,叶绿素含量多,光合效率高,积累有机质快,形成木质部迅速。导管稀、细,木质密,宜加工片材。固树坚实,强抗风吹。三年生树胸径平均35.6厘米,经济株高8—10米。  相似文献   

20.
“中科院85—1—2”旱地稻是“中科院85—1—15”旱地稻的姐妹系。是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吴世斌学者利用二系杂交优势法,经过五年时间培育出来的珍稀早稻新品种。它以旱地500多公斤,水田650多公斤的亩产,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关注。国家科委已将吴世斌的旱稻科研成果列入了国家863高技术计划。“85—1—2”属偏粳型早稻,茎秆基部不带淡紫色。全生育期140天,比“85—1—15”长8—10天。可作早、中、晚稻种植,但不能在水田作二晚种植。该品种株高95厘米,株型紧凑,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