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桂英 《小康生活》1997,(10):39-40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有关工作,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条件。(一)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  相似文献   

2.
(一)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既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又进行了爽身排泄飞行,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的数量和质量,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的中期,要用产卵力强的新王来代替产卵力弱的老王,并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王产卵。在培育越冬适龄蜂群的过程中,要保持巢内有足够的饲料。所以  相似文献   

3.
流蜜期的蜂群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蜂蜜和王浆的产量,一定要抓好。(一)采蜜期前的准备(1)培育适龄蜂群必须精心安排适龄蜂群出现的高峰季节,使其与流蜜季节的到来正好吻合,才能保证获得高产。采蜜者主要是工蜂,工蜂从卵的孵化到成蜂出房一般21天时间,同时满15日龄的工蜂才能参加巢外采集工作。因此从流蜜期前的一个半月开始,到流蜜期结束前的一个月之内要抓紧做好适龄蜂群的培育工作。(2)修造巢脾在主要采蜜期前,必须利用辅助蜜源为每群造好10-15个巢脾,供繁殖、贮蜜用。这不仅增加蜂蜡生产,还可以减少分蜂热,促进蜂王多产卵。(3)组织好生产群在流蜜季节到来的前  相似文献   

4.
1、育新王繁冬蜂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要在前段贮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螨的基础上,抓好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时提出去,或者贮放在继箱内,逐渐把子脾集中在巢箱  相似文献   

5.
(1)越冬前巢脾的调整,在越冬包装蜂群前12天,应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对蜂群进行1次全面检查,将群内的巢脾进行调整。凡是单王越冬群,将半蜜脾放在中间,整蜜脾放两边,蜂路要加宽到14mm 左右,并在框梁上横放上几根直径5—10mm 的条棍,便于蜜蜂移动。若是双王群,应将半蜜脾放  相似文献   

6.
冬季孵蜂温箱由四川省青神县专利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成功。该产品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少量开水即可孵蜂,可使越冬蜂在春繁期间多孵育出2—3批幼蜂,不存在新老交替阶段群势下降问题。除此之外,该产品稍做技术处理还具有孵禽、育种、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在一个大流蜜期遇上良好的气候,不仅可以使蜂蜜获得丰收,而且蜂群增殖发展也很快,弱群成为强群,小群成为大群,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巢内的饲料得到了保证,而一群蜂一年要消耗蜂蜜60~90公斤,消耗花粉20~30公斤,天然花粉饲喂幼蜂不仅成本高,且市场不易采到,如果  相似文献   

8.
梅本立 《小康生活》2004,(12):30-31
近几年,我国各地养蜂业发展很快,但因越冬蜂病危害,常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常见的病虫害有蜂螨、蜂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下痢病等。现将这几种蜂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蜂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1)饲养产浆高的蜂种。密蜂和其他动物一样、经过不断选育,可使其某种性能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要养产浆高的蜂种。浙江“平湖”浆王,产浆居全国之冠;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培育的“国蜂414”,为王浆高产型杂交种。高产良种和一般蜂种产浆差异很大,养蜂户不可忽视(2)养强群生产王浆。蜂群必须达8框以上才具有产浆能力,15框以上的继箱群产浆更多。养蜂户不要分些弱群来充数,弱群不能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10.
杨淑玺 《小康生活》2002,(12):49-49
蜂群的越冬期,一般从立冬后开始到来年雨水前后。要确保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养蜂效益,在长达3个月的越冬期内,除了必须加强管理外,还要做好“三防”和“四救”工作。 (一)三防。(1)防饲料短缺。蜜蜂是在运动状态下越冬,不断消耗能量,必须取食一定量的蜂蜜,因此,越冬饲料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如发现饲料不足和质量低劣,或结晶发酵等,应及时调换优质蜜脾或补喂糖浆。(2)防温度变  相似文献   

11.
刘鑫 《小康生活》1993,(3):13-14
定地养蜂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我国三千年前已有“蜜”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把峰蜜列为医药上品,晋代称“石蜜”,“崖蜜”。古时养蜂是山区农家在山口,崖边、屋前、楼台放置蜂桶招引蜂群,这就是原始的定地养蜂方式。  相似文献   

12.
蜂群发生自然分蜂,一般先结团于蜂场周围的树上。应马上收捕,以防再次飞逃。准备一空箱,从蜂群里提出1张幼虫脾和几张空脾。若蜂团聚集在矮处较小树枝上,可一手托住树枝,一手用两面齿的锯,轻轻锯下树枝,将  相似文献   

13.
春季是蜂群繁殖、育王、分蜂、取蜜的主要季节。蜂群管理应抓好如下几点:(一)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检查时动作要快,并注意如下情况:(1)群势不强,即组织双王同箱饲养。失王蜂群,要在晚上进行合并。(2)巢内缺蜜,即进行补助饲喂。(3)巢脾过多,即抽出存放,使蜂脾相称。(4)清除箱底死蜂、蜡屑,减少工蜂劳动量。保温物要及时翻晒。(5)意蜂要注意  相似文献   

14.
虾的池塘越冬分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幼虾越冬是指8—9月份繁殖的虾苗,越过冬季留待翌年3—4月份放养;亲虾越冬,则是指选留越过冬季的亲虾,留来年繁殖。搞好青虾越冬对虾养殖十分重要。现介绍一种青虾越冬技术:1、池塘选择与放养准备。选形态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较多  相似文献   

15.
蜜蜂躯体嫩娇,非常害怕严寒。因此,越冬管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南北各省区的气温相差很大,蜂群越冬的管理方法也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窖内越冬和室外越冬两种。北方寒冷地区适用于窖内越冬法,南方温暖地区适用于室外越冬法,这两种方法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诱引和猎捕野生蜂,加以改良饲养,对发展养蜂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蜂种缺乏的有效措施。除可无偿取得蜂种外,还可收到大量蜜、蜡,确是白手起家、勤俭建场,投入少,效益高的养蜂好办法。诱引野生蜂,应选择它们喜爱营巢的环境,放置空箱,让蜂群自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青蛙。(1)蝌蚪:美国青蛙8—9月产卵孵化的蝌蚪,当年大多不能变为幼蛙,则以科蚪越冬。蝌蚪的耐寒能力较强,在冰层下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先将越冬池进行清塘消毒后,灌水1米深以上,将水培肥,适当投些饵料,将蝌蚪放入就能安全越冬,一般成活率可达90%。(2)带尾幼蛙前后肢都已发生,但尾部尚未消失,变态未完成的幼蛙对寒冷和不良环境抵抗力弱。越冬期或开春后死亡率常高达50%以上,需要特别保护。①开春按蝌蚪越冬保护法,在池上覆盖稻草,塑料薄膜等御寒  相似文献   

18.
郑延平 《小康生活》2005,(11):24-24
一、备好培养池 北方培育亲虾需在室内水泥池或水槽中培育:南方沿海一带可在室外水泥池或土池中越冬。但暖海性的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则需在有控温设备的室内越冬。  相似文献   

19.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王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强调要以大学校园为主阵地和主战场,通过课程平台哺育、校园文化滋养、社区精神涵育和社会实践体悟,以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