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心比心     
<正> 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方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了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别看牛是畜  相似文献   

2.
韩国李朝时期有个名叫黄喜的宰相,在一次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位农夫正赶着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头更棒啊?农夫看了看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边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边小声评说道:边上那头更棒.黄喜十分诧异:你为何要这么神秘呢?农夫应道:牛虽然是畜类,心却和人一样,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行,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这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是最棒的牛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一历史典故的深刻寓意在于:对畜类尚且需要维护自尊、关照面子,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相似文献   

3.
<正> 有这么一件事:某个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上司问他: “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了一段时间,上司又问他: “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仍然不加思索地回答: “当然还是钱。”又过  相似文献   

4.
佚名 《经营管理者》2007,(4):124-124
<正>一个炎热的午后,一位穿着汗衫满身汗味的老农夫,伸手推开厚重的汽车展示中心玻璃门,他一进入,迎面立刻走来一位笑容可掬的柜台小姐,很客气地询问老农夫:“大爷,我能为您做什么吗?”老农夫有点腼腆地说:“不用,只是外面天  相似文献   

5.
标准答案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脑筋急转弯,觉得挺好玩儿,回家时就想考考儿子。吃晚饭时,我问儿子:“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儿子顿了顿问:“当时天黑了吗?”我说:“这跟天黑有什么关系?”儿子回答说:“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儿子说得有点道理,我只好说天没有黑。“那么,是黄昏的时候吧?”儿子接着问。我有点儿不耐烦了:“这有关系吗?”“如果是黄昏,开始涨潮了,潮水就把脚印冲刷掉了。”我耐着性子说是中午,心里想这回儿子可该说出答案了吧,没想到儿子继续问:“这个女孩是个杂技演员吗?”…  相似文献   

6.
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探险者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另一位记者问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句探险者答道:“会全力以赴。”记者问了第  相似文献   

7.
吵闹的青蛙     
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并说他那儿有整整100万只。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哪儿找到那么多青蛙。农夫回答说:“是这么回事,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  相似文献   

8.
放下即快乐     
忽一日,读到一则故事。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这时,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漾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农夫放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6则     
不可或缺一位女士在警察局苦苦相求:“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死了还是喝多了?世界各国做了个民意测验:让人看一张照片,问这意味着什么。照片上是餐厅,摆着酒菜的桌子,一名男子脸埋在色拉盘里,一动不动。所有国家的人都回答:“人死了。”只有俄罗斯人回答正确:“喝多了。”法官问被告:“您被指控犯了什么罪?”“说我提前进行圣诞采购,法官大人。”“这算什么犯罪!你到底是提前了多…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回答     
云岩昙晟禅师,是药山禅师的弟子,洞山良价禅师的老师。有一次,他对众人说:“有一个人,凡是向他提问题,他没有不能回答的。”洞山禅师问:“他屋里有多少典籍?”“一个字也没有。”昙晟禅师回答。洞山禅师问:“何以他如此多知呢?”“他日夜都不睡觉。”昙晟禅师说。洞山禅师问:“我可以问他一件事情吗?”“他的回答,就是不回答。”昙晟禅师回答。洞山禅师问:“既是没有不能回答的,为什么不回答呢?”“因为不回答,才是真正的回答。”昙晟禅师说。禅门的疑问是心智的开花;老师的答案是神秘的果实。神秘,就是不说破。不说破才是禅者用力之处。“…  相似文献   

11.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眼唐演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哇塞选种田的回报率好高耶:就是不懂经济学的人,读了这句诗,也会把种田看作几近是暴利的行业了。哪用得着层层号召、动员,不分男女老幼,只要胳膊腿能动的,恐怕都争先恐后奔赴第—线,“大办农业”去也。“农夫犹饿死”。w hy芽是用了假种子,不出苗芽是施了假农药、假化肥,毁了秧芽还是……答案在上句:“四海无闲田”。好一个“闲”字,画龙点睛:四海之内已没有可供农夫去种那“一粒粟”的闲置土地了。“田”都“忙”什么去了芽当然是拍卖给开发商,去搞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企业家? 这是一个问了许多年而且还会问下去的问题。“素质低下”、“传统文化糟粕”是近十年来国人在试图解答这一  相似文献   

13.
这一问有两种含义:一是你打算靠什么达到先富起来的目标?二是你先富起来了靠的是什么?二者息息相关,先富起来的对想进入“先富”之列具有示范作用。本文侧重讨论后一种含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今我国学术界有一股“阶层热”,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撰文、著书来探讨当今中国的阶层现象。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热呢?”难道是大家赶时髦、弄噱头吗?其实不然,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中国  相似文献   

15.
何为贫穷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5则     
导 游 导 游 带 着 一 批 旅 游 者 参 观 古 堡 , 在 很深 的 地 道 里 ,看 见 几 具 骷 髅 。 “这 些 骷 髅 是 怎 么 回 事 呢 ?他 们 原 来 都是 些 什 么 人 ? ”游 客 问 。 “我 认 为 ,他 们 一 定 是 些 舍 不 得 花 钱 请导 游 而 在 里 面 迷 路 的 人 。 ” 职 业 习 惯 医 生 冲 向 衣 架 , 喊 道 :“快 把 工 具 包 递给 我 ! ” “出 了 什 么 事 ,爸 爸 ? ”女 儿 惊 慌 地 问 。 “刚 才 ,一 个 年 轻 人 打 电 话 说 ,没 有 我 ,他 就 要 死 了 。 ” 女 儿 松 了 一 口 气 :“别 忙 ,我 觉 得 ,这 电…  相似文献   

17.
<正> A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便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听到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后来,狮子真的来了,使得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更快,这  相似文献   

18.
用贤之道     
齐桓公问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杯中变坏,牛羊肉坏在祭器中,这样做是否有害于霸业呢?”管仲回答说:“这当然是很不好的行为,然而并不影响霸业。” 齐桓公说:“怎样会影响霸业呢?”管仲回答说:“不知道谁是贤才,就会有  相似文献   

19.
一些业主的思维方式是庸俗化的,认为橘生淮南好吃,生在淮北也一定没问题,甚至更好吃! 据说1999年市场上卖得最火的是“商务通”和“农夫山泉”,“农夫山泉”完全是个人偏好,“商务通”则被认为开发出了一个新行业。火得妇孺皆知,火得完全有可能替代“掌上电脑”这个概念,直如几年前康师傅便是“方便面”的代名词一样。对于这一点,商务通也相当明确:“呼  相似文献   

20.
也来说“4”     
<正> 日前,我在某部营房门口看见一牌号为“0004”的军车,便上前问:“小兄弟,你觉得这号码……?”“是,这号码许多人认为不吉利,但我是军人!应该视死如归,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权力去挑三拣四。”这回答让人心生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