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外来文化思潮与世纪初文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20世纪初叶,中国文坛由于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开始从传统文学走向现代化。虽然整个文坛的真正蜕变要到“五四”及其后才发生,但本世纪初已显露端倪。这一时期,被引进的西方文化思潮主要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的民约论及其返回自然论,叔本华的哲学及唯美思想,尼采的个人主义与“超人”学说,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以及欧洲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等。这些外来文化思潮的涌入中国,引发了中国文学从思想、理论及创作形式上的一系列嬗变,中外文学观念发生了冲撞及融合,其具体反映便是传统文学观念开始产生变化,各种文体形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在内容及体裁形式上都或多或少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翻译小说大批涌现。这些变化,为“五四”及其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与文化思潮,内部立说各异,基本主题是研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特征与文化精神。80年代西方学者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与研讨,是就社会进程、时代特征和文化样态两种涵义而言展开的,不同学派对当今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见解大相径庭,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也有不同的态度与论评,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起首要理论核心作用的哲学,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美国的新实用主义,反一切哲学传统,抹煞人的主体中心,是它们的特征;也有另一些学派的哲学家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今西方各种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回响。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有认识价值与借鉴意义,可以使中国现代化事业注意超越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避免有关的矛盾与问题,但不能将它简单地套用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大主题刘怀玉与“语言学转向”紧密相联,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还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常生活转向”性质的革命。作为这场哲学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论    文百年学术当代西方法哲学回顾与前瞻(1.2)…………………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1.9)…………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西方宗教及其哲学的变更(2.2)…………………………20世纪动机心理研究概观(2.9)…………………20世纪西方国际政治学:论争与超越(3.2)………20世纪与苏俄哲学(4.2)…………………………实用主义复兴概观(4.10)…………………………家庭、国家与世界:全球伦理的现代儒学探索(5.2)……………………国外社会科学发展百年回顾(6.3)…………………人…  相似文献   

6.
刘振怡 《求是学刊》2006,33(4):19-22
近年来,文化哲学逐渐成为哲学研究当中的"热点"和"兴奋点".无论是对人类自身理性的反思和检讨,还是对西方哲学史进程的总体把握,文化哲学理应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研究视域.因而,回顾和反思西方哲学史上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发掘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和思想脉络,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文化哲学的内涵,审视和批判现代西方文化危机,重建人类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西方哲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哲学思想,努力探求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全新视角和维度,从而为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一种平等、交流、开放、互动的心态去创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西方哲学东渐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化论"特征,表现为适应性、自发性、无目的性和渐进性等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化则体现了"建构论"的特质,强调主体性、主动性、目的性和交往互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思潮更迭、派别众多、变化频繁,然而其分化和合流、演变和发展则主要地是在科学哲学中流行的实证主义(亦称唯科学主义)思潮和社会哲学中流行的人本主义思潮的两元对立、双峰对峙(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十九世纪中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传折点。正是在康德哲学大综合后,开始分化出三条路线:一条是沿着德国古典哲学的路线,从康德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起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一条是与黑格尔同时代的叔本华创立了“唯意志论”哲学,连续演变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等,从而形或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所谓“人本主义”思潮;一条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差不多同时的孔德实证主义哲学,连续演变出从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到实证主义变种的语言分析派、结构主义、过程哲学等等,统称实证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9.
应当承认,20世纪哲学是以西方哲学的演进与扩散为主流的。理性是哲学的存在与表达方式,历史即将驶过千年之交,迈进一个新的世纪,此刻,通过理性的发展变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作一次总体回眸并展开一种内在批判是十分必要的。在笔者看来,20世纪哲学所经历的实际上是由传统的形上理性向现代合理性转变的种种尝试,而面向21世纪的理性哲学又必然是超越现当代西方哲学,在更加宏阔复杂的文化系统及发展境遇中向马克思实践合理性哲学的回归。一、由形上理性所主导的哲学传统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对于自古希腊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为止的传统西方哲…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月至八日在贵阳召开了现代外国哲学第四次全国讨论会,会议的议题是“现代外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会议探对了现代外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现代外国哲学科学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具体演变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当代西方哲学最新的发展动向和理论趋势、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如何进一步使学科深化等。会议指出,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科学地批评、吸取、开发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吸取和开发现代西方哲学中一切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有人提出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代性观点,即二者都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提出的问题作出概括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西方哲学是"伟大思想家和伟大体系"的哲学"英雄时代"。20世纪的西方哲学则先后出现了反对旧体系的哲学流派和局部主义哲学倾向。当前西方系统哲学虽又复兴,但它已同过去大不相同:它是"把有意义的诸多局部变成有意义的整体",是"复杂时代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西方科学哲学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否证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直至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 ,其发展虽学派林立 ,但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 ,科学哲学在概括和普及科学方法 ,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已充分实现了其价值。本文试图概括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特点 ,进而展望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 2 0世纪西方的一大主流思潮分析哲学与相关的科学哲学近百年来互动演进的角度考察 ,可以看出 ,分析哲学经历了从 2 0世纪前半叶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注重实证经验的逻辑与语言分析 ,到当代分析哲学强调动态整体论并形成多元化格局的重大转变 ;与之相应 ,科学哲学也从对科学知识的静态逻辑构造研究转变为紧密联系社会与人文因素 ,动态、整体地研究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并且开创了多种学派、多元学说竞立的新局面 ,它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实际也是相互适应的。回顾、总结这一百年历程 ,对研究理论创新与科学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准备、创立、繁荣、转折以及嬗变等五个时期。本文旨在厘清20世纪中国哲学纷繁复杂的线索,揭示其思潮的兴衰更替与消长起伏,把握东西文化论战的主题,并通过探索“中国当代文化精神”以显示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谈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不能不谈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因为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哲学所持有的观念。西方哲学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传统,因此,以人为本也很自然地构成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核心理念。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直到西方近代  相似文献   

16.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西方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源流出发勾勒出传播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发展脉络。控制论模式、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论是三大基础流派,形成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70年代以后的新学术思潮在学术方法上扩展和深化了传播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两个名词既被用来表述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向,也被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建构模式和理论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也成为了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两种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理论形态都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时"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文化的视角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来就内在于实践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文化哲学从 2 0世纪 80、90年代开始在中国哲学界成为显学。现代文化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走向自觉与 2 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层面上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 ,而在中国 ,文化哲学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现代文化哲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而是内在于众多现代哲学流派和学说之中的哲学主流精神或哲学发展趋势。在近现代哲学演进中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人的历史哲学理论、本尼迪克特等人的文化模式理论、以韦伯和帕森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以法兰…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传统,对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危机表现形式作了重新思考,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力图寻找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这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白银时代",也是俄罗斯哲学创作的黄金时代.以别尔嘉耶夫等为代表的宗教哲学是俄罗斯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它既传承并发扬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重新反思和构建了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又以特有方式直面现代西方理性文化危机,同存在主义等各种哲学流派与思潮形成互动与对话.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国粹与舶来品的争战中如何既批判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之优长,又批判继承本国传统思想精髓;既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异化与精神困境,又能够实现俄罗斯文化的现代转向与重建,成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与宗教哲学需要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和所肩负的现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