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1,2(3):1-8,90
在1956-1957年民族大调查中,西南民族学院成为四川各调查组的联络站及协调处,民族研究所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分赴甘孜、阿坝、凉山及贵州等地,对藏、彝、羌、苗、侗等族开展调查。这些民族调查资料,为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制定相关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提供了决策依据和资料借鉴。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西南民族学院民调工作组在民族大调查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改革既有共性,又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而具有个性。本文将在简要叙述云南少数民族民主改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其改革特点及其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改革既有共性,又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而具有个性.本文将在简要叙述云南少数民族民主改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其改革特点及其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黑人社会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在美国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黑人却一直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一部美国黑人史就是一部美国黑人的抗争史。南北战争后,虽然奴隶制被废除,黑人争得了公民权,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作为美国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相反,他们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的樊篱之下。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定了“隔离但平等”(separatebutequal)的原则,使种族隔离具备了法律依据,各州遂在居住、交通、教育等方面对黑人实行公开隔离。黑人为此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是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手段,知识分子把土地改革作为改造思想的革命平台.上下互动,推动着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成为建国初期最有成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8.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8,9(3):31-36, 106-10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共产党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了治理,其主要途径有:解放军进驻,维护安定,作为治理的保障;派遣中央访问团,传达中央政府的关怀,宣传共同纲领,争取及团结少数民族,构建新型的关系;建立民族自治区或联合政权,实行区域自治,改变旧的管理体制;开展抗美援朝等运动,向少数民族宣传爱国主义,树立祖国观念,形成并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人的共同意识;选拔、培养及任用民族干部,管理本民族事务;进行民主改革,完成对所有制的改造,开展民主建政,统一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10.
新疆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土地改革 ,是因为正确地选择了土地改革的时机 ,确立了“慎重稳进”的原则 ,扩大了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并充分准备了土地改革工作所需要的领导条件、干部条件和群众条件。归根结底的原因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进行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11.
历史巨变后的沉思──50年代新疆社会改革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50年代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社会改革运动整体过程的叙述和评价,赞扬了党中央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路线方针的正确性,肯定了那个时期新疆各级党和政府创造性的工作,总结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许多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顺应西藏各族人民的呼声,决策解放西藏。随后党中央制定四个方向,五路大军的多向进藏策略,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方向,分别派遣人民解放军部队协同进军西藏。其中,新疆进藏部队先遣连于1950年8月1日启程进军西藏,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先遣连的致胜原因及其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使得中国土族经历了一次极为重要的群体身份蜕变,即从"土人"到"土族"的民族身份的合法性获得与转换。本文基于文献及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口述史资料,对于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过程加以尝试性分析,试图还原土族被识别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4.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4,5(4):24-40,112-113
木里藏区的社会演变及民主改革是20世纪中叶川滇藏区民主改革的典型事例。旧木里社会虽系政教合一,但政主教从,土司掌握大权,八尔家居于特殊地位。解放后,木里地区废除了33种负担,调整了债务,耕地实行谁种谁收谁负担,变相实行农民所有权。木里社会之所以能有这些变革,除社会制度改变外,关键在于人民政府实行"赎买"政策,安置中上层人士,给予薪金或粮食补助;"包"了众喇嘛的生活费用,资助寺庙的活动费用,为尔后开展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木里开展的民主改革只是事实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解决寺庙及喇嘛的土地及枪支问题,调剂富农出租的土地,解放奴隶等。但是即使具备实行"温和"改革的社会条件,改革仍遭致个别中下层人士的反对,出现叛乱。这说明藏区改革是彻底改变旧制度的行动,局部的反对难以避免,要坚持及维护改革,只能平息叛乱。  相似文献   

15.
自1949年以来,中国参照苏联模式建成一个"多民族国家",在50年代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调查,最后正式"识别"出56个"民族",这样一个民族格局构成了现今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所有制度、政策设计实践的基础。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建国后60年中国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实践,反思在民族工作中出现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思考并开展对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口述史调查,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讨论这一格局对今天中国民族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讨论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民族问题研究者面对的几大难题,简略分析了"民族识别"工作的基本情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解放,学术理论上也开阔了视野,对于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再认识,理应成为今后中国族群问题一个重要研究的专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对1949年至195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大力改善西藏人权和民生的情况及西藏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述。对有人提出的中共当时只关心国家对西藏行使主权,根本不关心西藏的人权和民生等说法予以驳斥。  相似文献   

17.
珞巴族属于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藏东南的珞渝地区,那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很少进入外界的视野。冀文正同志在墨脱工作了16年,他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珞巴族民俗图片,记录了当时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珞巴族的民风民俗及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珍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更具有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价值。这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能够使外界了解珞巴族的过去,关注他们的现状,帮助珞巴族在未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70年代的城市文学并非如大部分研究者所简单认为的那样乏善可陈.在意识形态话语强力压抑城市的文化多元性和世俗魅力的同时,这些文本内部所发生的不同话语间的潜对话其实正瓦解了宏大叙事的空洞,向后世读者透露出这时期城市里丰富的人性气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在西藏传播的历史背景,以及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后到西藏的内地画家及本地受其影响的代表画家和他们的艺术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详实的论述和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西藏现代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汉民族形成问题论战,持续三载后,以悬案挂起.牙含章、叶江分别从“民族的译名统一”和“厘清‘nation’和‘ethnic group’的内涵与外延”角度力图终结悬案,但仍未解决论辩双方的根本分歧.本文认为在斯大林民族定义范式下,围绕着汉民族形成以及是否为资产阶级民族进行的这场论战,问题的关键在于忽视了国内各民族形成的特定历史环境.需站在历史角度,管窥问题所在并拾掇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