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过欧美日等国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他们的国家处处显得很安静,而且很干净。秩序也非常好。去年,我带广东省校长教育考察团去日本,导游告诉我:要使中国发展,先得让中国变成一个安静的国家。为什么要变得安静呢?我问。导游说。因为安静才能够从容,安静才能够有办法,有智慧,有内涵,  相似文献   

2.
绅士汤姆     
彭波 《华人时刊》2006,(9):87-88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曾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英汉混杂,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跟汤姆成为朋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汤姆跟我一个姓。他有个中国名字叫“彭湃”,我知道了后,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眉头一扬,“你听说过彭定康吗?我随他姓。”我虽然对彭定康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我对“彭湃”这个革命先驱历来非常尊重,所以,对汤姆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汤姆曾问我,他这个中国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说,你叫的这个名字是一个革命先驱的名字,很尊贵的。他听了非常高兴,问我在中国彭湃的故事,我对他讲了,他边听边摇头,表示对彭湃的行为不理解。为了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绪,我只好把话题岔开。他高兴了,说:“你姓彭我也姓彭,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是哥们,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同族同宗的。”在谈起两国之间的区别时,他说中国人聪明,我非常自豪地微笑着,他看了,有些不高兴,说:“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内心复杂。”我让他说得具体点,他说:“有一次,我们公司从中国定了一批工作服,刚开始价格没有定下来,经过许多次谈判,最终才签定了合同,没想到,等工作服供货后才发现,这批工作服没有袖子。没法穿,公司便跟中国人交涉,可按合同,供的是衣服,上面没有说明有没有袖子。中国人没有错,你要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广西山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不索取任何报酬,没有任何功利企图。孩子们拿他当最好的朋友和亲爱的爸爸,一个学生对他说:“我觉得你一方面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他与孩子们一起写歌,每人一句,其中有个孩子这样为他写:“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意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南雪 《可乐》2011,(6):67-67
17岁时,我刚念大学,喜欢我的男生千里迢迢从另一所学校来看我,却发现我心有所属,很伤心。19岁时,还是那个男生,知道我和同校的男生分手,如今是一个人,又来找我。我让他走,说:"你怎么这么死缠烂打呢?"他红着眼,说因为喜欢我。我说:"喜欢又有什么用呢?我喜欢的可不是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我让他走: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去年我对学校一个班近50人的同学作了调查,结果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其中乐于写作文的仅有7人,其余的有的干脆写上“不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7.
王童性老师说:“我的梦想就是系统全面地让爱书法的中国人、外国人知道中国字应该怎么写,怎么写才好看,我要编一本书!” 他不是在夸口,也许他的梦想从他开始学书法那天就在心底里生根了。  相似文献   

8.
辛华 《华人时刊》2005,(12):14-15
在中国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法国达芬妮小姐对 中国有钱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她说:“我在名牌 店里看到两个中国女士挑鞋子,她们说,这双鞋才 6000元,太便宜了!”花一个中国农民将近两年的收 入买一双鞋,怎能不让这位来自讲究消费国家的女郎 瞠目结舌呢?! 另一位在华外籍人士也有这样印象,他说:“我去 年8月来到北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王府 井,看到人们在那里狂热购物,买的衣服常常几百块 钱一件,不禁想起一篇报道中说的,如今的中国遍地 可见百万富翁……中国人的购买力十分凉人。过去我 把积蓄都用在买书和旅游上,不在乎穿着。到中国后, 受到周围人影响,我三天两头买东西,或衣服或鞋子, 总抵挡不住购物诱惑。我每天还去饭馆吃上一顿。在  相似文献   

9.
光阴少一寸     
崔永元 《可乐》2010,(8):37-37
齐含笑大我一岁。他父亲是军医,家里自然医书成架,这让他有了骄傲的资本。一个下午,太阳晒人,我们钻进他的小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他忽然发问:“男生女生有什么不同?”我答得飞快:“女的头发长。”他仰天大笑。笑声没停,他就捧来医书,说:“你自己看吧。”天哪,我就这么启蒙了。上高中后,我每天放学照例去找他玩。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办教育不知道中国的情形,随便把外洋的东西搬进来:好像一个人害了病,不问他的病源,任意给他吃药,一定要弄坏的。所以教育办了几十年,对于中国本身没有发生什么好的影响。你若去问一个统计学家,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口,他一定回答说大约是四万万吧!有的说三万万五千万,有的又说四万万五千万,其间差了一个这样大的数目,全没有确实的调查。譬如人家问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都不能回答,这岂不是一件最耻辱的事。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一位长期在农村普通中学任教高中语文的好友笑着对我说,上学期他所任教的高一学生用省质检试卷来考试,成绩竟然超过了本校高三文科班。好友任教的学校在我市我区高中录取时成绩低,生源素质较差,但好友却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中很有想法的人,他所说的一些话,不自觉让我想起了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及我区的农村普通中学高中语文教育。于是就把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附上我和他的一些讨论分析写下来,让我们窥窥当前一些农村普通中学一线教师的心理动态。  相似文献   

12.
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 《社区》2013,(11):10-10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相似文献   

13.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社区》2008,(32):7-8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中国人见面最喜欢用的一句话:“近来做何消遣?”这句话我听着便讨厌。话里的意思,好像生活得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4.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平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温总理的话让我们想起了先贤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晓玲 《今日南国》2008,(19):41-41
有人说,李阳是中国教育产业里的比尔·盖茨,因为“李阳疯狂英语”让世界语言教学界为之疯狂:也有人说,李阳现象是一种哲学,他的哲学就是让哈佛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让“海归派”匪夷所思;中国著名策划大师王志纲先生则说他是一场革命,革命就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16.
我的小学教育还是遇到了好老师,是这个老师把我内心世界的黑暗点亮,让我体会到作为人的自豪和自尊。一个右派老师的儿子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被分到了我们这所村级小学当民办老师,在我所在的班上教我们的语文,那时已经是四年级了。他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青人,瘦高的个子,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活泼开朗,写得一手好宇,在校园里经常可以听见他的歌声,他每节课上完了总要找出一点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说如果我们学得快,故事就多讲一些,所以我们上他的课就特别认真,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17.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瞄准一个农村老头正在路上拾粪,忽然远处一辆自行车摇声大喊:,拔脚想”地一声,这时恍然得不让我一次在病生发现后上:“屁打儿子。什么要打他?”妻子说:“这个小东西,居然想长大了当警察。”吹牛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吹牛。一个说:“我们国家的桥很高,人从上面跳下去,一小时才跌入水中摔死。”另一个说:“那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国家,人从桥上跳下,没到底就饿死了。”利润甲:“听说你们厂生产的收录机,成本是500元,售价也是500元,那么利润从何出来?”乙:“从修理中来。”半聋某人对医生说:“医生,我…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田汉,夏衍曾经评价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曹禺说:“田汉是伟大的戏剧诗人,他的平生劳绩是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郭沫若则反复强调:“我要再说一遍,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应该夸耀的一个存在。”而茅盾对田汉一生作了这样的定...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从云南考察归来后,有一个萦绕心头的情结——“在北京,我常常问从农村采的人:农民笑了吗?要让农民笑得更好,一代一代笑下去,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他还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大事放不下:让孩子上得起学,让农民看得起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中国商报》)  相似文献   

20.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在临终时对中国教育前景的担忧被提炼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样,对中国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钱学森以他的求学和教育科研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才能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