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往的教科书上都讲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证实,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有些部落,原来依靠采集为生向农业发展;而有些以渔猎为主的则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往的政治、历史教科书上都讲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证实,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本意的。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有些部落,  相似文献   

3.
据考古学推测,公元前三、四千年在北方草原已出现了游牧生活的人群,但游牧生产方式的确立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过程,用了多少时间,尚无法定论,现在可以肯定是在公元前三百年,游牧已成为草原部落的主要生产方式,作为游牧标志的马已被当作战争工具使用,组成骑兵同邻国作战,正因为这样《史记》才有赵武灵王着胡服骑射,与骑马的蛮夷交战的记载。恩格斯说:“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分离出来—一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分裂。而分裂为两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家庭、…  相似文献   

4.
讀了文史哲一九五六年第十二期上刊登的楊向奎先生:“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学習筆記一文以后,得到不少的啓發。但其中关于头一次大規模的社会分工问题,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見,特提出來与楊向奎先生商榷,并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楊向奎先生說:“现在流行的政治經济学,社会發展史或者是原始社会史,全说第一次社会分工是游牧部落从農業部落分化出來,使正常的交換有可能,因而發生了社会第一次分工”,但是楊向奎先生認为:“这种说法,根据恩格斯的著作看來是講不通的。”他說:“‘其余的野蛮人’,也只能是还没有达到这个階段(指游牧階段——濤按)的一些部落”“‘没有畜群的部落’不能理解为農業部落,只能說是比游牧更低一级的生產階段,……比游牧更低一級的生產階段也驯养动物和种植谷物,但他們不可能有‘大規模畜群底形成’。游牧部落是更發达了的畜牧社会,他們和其余部落不同,他們有大量畜群,他們可以拿出多余的資料从事交換,因而他們和其余部落区別开,也就是社会第一  相似文献   

5.
振兴东北与社会结构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现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以农耕——渔猎——游牧三大板块结合的社会结构,逐渐向以外来移民和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结构演变的过程。渔猎、游牧社会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因此,对现当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分析,重点就应放在移民的本土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克服间歇性发展的历史局限,代之以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改造传统的社会结构,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持续性发展需要的社会结构支撑与新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些辞书、教材和论著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解释为:在原始社会发生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我认为此种说法很不确切,有进行澄清之必要。关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恩格斯在《冢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这部著作中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恩格斯详细地分析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的历史时代、经济条件及其巨大的进步作用。在这些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关于社会分工历史演变进程的思想中,就包含有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经典的定义式的说明。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  相似文献   

7.
室韦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朝至唐代初期,室韦人主要从事原始的渔猎业、牲畜饲养业、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由于生产力水平不一,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存在差异,室韦部落间的经济状况又有所不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室韦社会停留在父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唐末五代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域的变迁和邻族的影响,一些室韦部落的经济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变化,社会向前发展,由父系氏族社会踏进了文明的门槛。室韦的经济北朝至唐代初期,室韦人从事的经济生产主要有原始的渔猎业、牲畜饲养业、农业和手工业。(一)渔猎业室韦居住区河湖星罗棋布,深山密林禽兽…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提法,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中首次出现以后,一直为各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程广泛采用。但它的应有之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却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我们的教科书和有影响的专家大都认为: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特指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勿庸置疑,本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一再证明了农业文化的久远历史。于是,有如著名的英国学者柴尔德所说:“有许多权威学者,现在认为任在何处,耕种都比饲养家畜出现得早。另外有些,尤其是德国历史学派,则相信当某些人群正开始耕种植物时,旁的人群已在饲养牲畜了。还有很少一些人,则认为在耕种之前,普遍地有一个畜牧生活的阶段”。史学界的这一动向,不能不影响理论界对恩格斯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规定的再认识。这恐怕是导致“农牧分工”论的一个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9.
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废除了旧的汗号,正式确立了新的汗号,建立了新的国家,努尔哈赤称“天命金国汗”,即“金国”。我们一般称其为“后金”。后金政权的建立,使得女真国家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不仅破坏了传统的部落组织,而且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诸方面都有了新的创制并付诸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后金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其中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真传统的渔猎、游牧、采集业为主体的经济状态,而且为后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后来的女真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提供了有利的保…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关城市是三次大分工产物的说法存在误区,城市的产生早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现,更早于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此外在我国学术界盛行的三大分工理论存在一个明显地不足,就在于完全忽略了城乡分工和脑体劳动分工,特别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统治集团的脑力劳动贡献在三大分工理论的框架下被忽略了,在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不仅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脑力劳动者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而且从事社会管理的统治集团所起的作用更是重要。城市革命所带来的城乡分工和脑体劳动分工,较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更加广泛和深刻,正是这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华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劳动显示出与汉族农业社会不同的社会劳动分工特点,其妇女在农耕纺织、采集渔猎等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这与华南地区生态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宗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恩玉 《文史哲》2006,(6):105-110
北魏离散部落开始于登国元年(386),即《魏书·官氏志》“登国初”的记载是可信的。被离散的对象包括被征服部落、降附部落和原有部落,其范围基本上是北魏境内所有的游牧部族。它以氏族或家族为单位,将游牧部落分解为若干小部分,使原来的君长大人变成了国家直接统治下的、有服役纳税法定义务的地方基层官员。它没有强迫牧民改从农业,并随北魏的军事征服逐步推行。北魏离散部落不仅削弱游牧贵族的势力,加强国家对他们的统治,增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且把游牧部族纳入了封建制轨道,加快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蒙古民族古代社会有着独特的游牧经济形态,因而其法制建设也有着明显的游牧经济特点。为此概说蒙古族的法制史,了解蒙古族历史发展各阶段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是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所必需,对于完善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更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代蒙古的习惯法。在蒙古民族的家庭、氏族部落时代,蒙古社会没有法规,只有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东北与振兴东北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千年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人又一次新的伟大创业。这次创业的实质,是东北及吉林省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第二次创业,就需要一种新的创业精神。打造新的创业精神,必须改变传统的地域文化。东北社会结构的变迁史,是一个以辽河流域为农耕社会桥头堡,逐步向北扩张的过程。解读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特点,应从农耕、渔猎、游牧文化融合入手。东北正经历传统的农业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阵痛。两次“东北现象”已表现出东北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矛盾。为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必须对东北社会的单位本位、人际关系非规范性互助与社会流动的保守趋向加以认真、彻底的改造,代之以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契约关系本位、科层化法制化的规范性人际互动关系,以及开放性和流动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克服间歇性发展的历史局限,代之以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持续性发展需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汉唐时期,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等游牧部族相继入主漠北草原而后迁离,使得蒙古高原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游牧部族不仅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变更,在社会组织形态上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与迁入、迁离漠北草原的活动相应,这些游牧部族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为草原部落大联盟,再到联盟体彻底溃散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满族早期,渔猎采集、畜牧以及战争掠夺在经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农业经济在此时处于从属地位,但已达到相当水平.而当努尔哈赤兴起时,满族进入辽沈地区,环境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满族开始迅速向农业经济过渡.满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也同其他活动一样反映在语言中,其独特的文化含义是与其他语言有别的.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北方,指包括我国东北、北部、西方及西南偏北的一部分,地垮西藏至黑龙江的辽阔地区,基本与通常所说的"草原"或古代"游牧"部落地域相当.狭义的北方,指辽宁省辽河以东至内蒙古西境及陇西,即考古界称的"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相比而言,黄河中游、下游的农耕氏族部落先民,迁入"狭义"北方与中原交界地带者较多(尤其是耕牧交错地区),迁入其它的北方地域者较少.按传统说法,父系氏族社会(即"五帝"时代)形成的"五大民族集团"中,"西戎"与"北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而广义北方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却反映出绝大部分地区的氏族或部落还处在渔猎、农业或农牧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费涓洪分工是社会发达的标志。性别分工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分工,从原始社会的妇女采集和男子狩猎,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始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工形式。但两性分工的具体形式却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甚大。中国农...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共同人性的由来人从动物界最后分离出来,长期以群居的形式生活于大自然中。这个历史阶段,有几十万年至百万年以上,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占了大约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愚昧和落后的岁月里,人类靠什么生存、延续、发展和进步的呢?靠人们的共同劳动,团结互助,拧成一股劲,为集群而生,为集群而死的共同人性。这种共同人性,支持和鼓舞着原始人,勇于向一切敌人进行斗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仅使自己生活下来,而且还能向着进步和文明的方向发展。以后,虽然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进步到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大分工,但生产力仍然极端落后,人们渔猎、采集和刀耕火种所得到的食物仍很有限,只能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其形成的方式并非是一个模式。总观古今中外民族的形成,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从部落发展成为民族,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初民族形成的一个基本的规律。对这种民族的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多次论述,其中最精辟的有两个论断。1846年,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