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美感性杨铁星《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为历久弥新。读者打开这束绚丽夺目的画卷,神游多娇的永州山水,若饮陈年醇酒,清冽芬芳,从中获得赏心悦目和恰情的美感享受。柳宗元把永州山水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
苏轼与柳宗元同为唐宋时代的散文大师,他们皆创作了较多的山水游记。仅就游记而言,苏轼的《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诸作,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同是传颂不衰的佳作。但是,如果我们把游记文作为一种文体,进行一番历时性的考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游记是承接柳宗元《永州八记》再现自然山水的真实面貌的路子发展下来的。苏轼的游记尽管也有一些广为流传的佳篇,但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3.
<正> 宋代山水游记是宋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发展了游记散文的优秀传统,开拓了新境域,获得了突出成就,对后世游记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山水游记创作蔚为盛观,其作家作品数量之众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先秦两汉时期,史论、政论散文取得辉煌成就,但专以山水自然类为摹写对象的散文作品尚未产生。虽然在一些作品中对自然山水有过生动的描述,如《山海经·西山经》描绘西岳  相似文献   

4.
《永州八记》(以下简称《八记》)是柳宗元创作中备受后人称道的作品 ,是“柳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八记》赏析分析 ,一般认为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 ,在游历了湘江西岸的山水后写下的游记散文。文章以“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的艺术之笔 ,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山水之美 ,寄托了贬居永州期间忧愁愤懑的情感。这些观点大多是从整体上对《八记》予以评价 ,而未对《八记》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因此 ,笔者在闲暇之余重读了《八记》 ,并对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 ,观点如下 :一、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本文写于元和四年深…  相似文献   

5.
张鹏飞 《船山学刊》2010,(3):185-188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夹杂大量清丽可喜之山水景致描写,实为卓绝一世的写景佳作,在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山水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本文从《水经注》之写景内容、写景艺术、《水经注》与山水游记散文三个方面探析《水经注》之山水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维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其山水游记文与山水田园诗相辅相成,既有诗的韵味,又有文的魅力:形式自由随意,散体化倾向明显,在盛唐骈体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透露出淡淡的人文关怀;勾勒出唯美而不失现实的王维式的理想家园。王维山水游记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启迪了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唐代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散体化的有意尝试,对于中唐古文运动,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是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期唯一纯写柳州山水的散文,他仅用不足五百字的笔墨,记载了近治十多处景物。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为文谋篇上,都与永州时期的山水游记有着明显差别。这种差异折射出的正是柳宗元屡屡逢殃的仕宦历程中,在心性人格、处事态度、理想情志等各个方面的坚守或改变,反映出他当时真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小云山记》和《船山记》是王船山生平仅有的两篇游记体散文,是我国古代游记体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上,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词敛语约,洁廉果敢;二是句意曲折,摇曳生姿;三是动静相宜,神韵优雅;四是心凝形释,含蓄深婉。  相似文献   

9.
元结的山水诗山水游记前承陶渊明,后启柳宗元.他的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构成了一个理想的山水世界,这个理想的山水世界寄托了元结多重的人生企求与愿望.其创作心态主要是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同时还受儒、道意识以及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作为散文的一脉,有着完整的艺术形式的山水记,始成于唐。散文大家柳宗元以大量的创作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山水记的表现手法,确立了山水记特有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柳宗元卓越的创作实践,使得山水记闻世之初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但是,一种文体的生命力要能常盛不衰,则必须由后继作家对以往成就继承发扬,并不断有所突破和更新。即以山水记而言,柳宗元在描写景物刻形传神上,几乎达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少小离家老大回,对故乡的山水反而不很熟悉,近来喜读付通先同志的游记散文集《天堂游踪》,立即被书中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知识,新颖的角度和铿锵的文字所吸引,一遍通读下来,又择要细阅,可谓爱不释手,余味无穷。 我以为这本书有以下的鲜明特点: 一、感情真挚 寓庄于谐 散文是美文,更是真文。作为散文的一个品类——游记散文,同样也应具有这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文情并茂,峻洁精奇的山水游记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特别是他被贬谪在湖南期间写的“永州八记”更是千古不朽的佳作。通过这些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品德为历代进步人士所钦敬,那因进步的政治主张不得实现的忧愤压抑更是激起一代又一代革新派的深切同情和强烈共鸣。而其卓越的才具,精湛新奇的艺术技巧,融情入景的动人描绘,更是开拓了文学  相似文献   

13.
徐翠先 《中州学刊》2005,(2):203-205
柳宗元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永州山水游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主要在于它们与时代的审美文化同步.柳宗元对自然山水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在神与物游的感兴活动中,形成独特的文学意象,又用"牢笼百态"的笔墨加以表现出来."永州八记"完美地体现了作者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度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14.
张齐政 《船山学刊》2005,(1):136-140
南岳寺庙散文的产生归结于佛、道的传入南岳和南岳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南岳寺庙散文,就其表现内容和形式来说,主要有赋、游记、序跋、碑记和书院记等五个大类。  相似文献   

15.
在朱熹的散文中 ,比较富于文学意味的有三类 :一以写景为主 ,包括游记、亭台记等 ;二以记人为主 ,包括墓志、行状中的片断及记人物言行的短文等 ;三以抒情为主 ,包括序跋、书札等。他的散文写得既平正周详又简练明快 ,是宋代理学家中成就最高的。他的创作实践 ,为我们理解理学家文学提供了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与山水共清欢》是王乐群、郝玉梅的散文合集,该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散文集共收入85篇散文,其中游记44篇.这些作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表达了作者对旅游与人生价值、志趣的理性认知;二是表述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鉴赏和理论思辨;三是表现了散文题材、体裁的丰繁和多样.这些特征展示出作者丰富多样的经历和志趣,呈现出作品多姿多彩的风格韵致,从而给读者带来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和元结都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使山水游记在艺术上走向成熟,仔细研读两人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有颇多相似之处,柳宗元在艺术上对元结山水游记在景物选取、意象描写、环境创设及情感透露等方面有很多借鉴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以山水游记来表达或体现哲理,源远流长。为了深入把握山水游记的哲理蕴涵,本文提出了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是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二是山水与人生的关系。文章还分析了山水游记表现哲理主要采用的两种形式形象与哲理的结合;寓哲理于形象。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我国山水游记体的奠基之作,历来被誉为散文中的精品,它们善于精微地描写自然景物,“语语指划如画,千载之下”,读之如置身于其际”,(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富有诗一般的韵味和情趣。明代茅坤认为;“愚窃谓公与山川两相遭,非子厚之困且久,不能以搜岩穴之奇;非岩穴之怪且幽,亦无以发子厚之文”(《唐宋八大家文钞·柳柳州文钞》卷七)。《新唐书》本传也说:“(柳)既罹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正是由于作者在流落南荒的孤苦生活中,对自然美获得了深切的感受,从而在山水游记中写出了充满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个人审美理想的自然美景,创造了深邃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李建军 《兰州学刊》2009,(12):196-199
王士性的《五岳游草》在纪行中彰显出了气习旷达、气魄豪迈的作家主体形象,在写景中凸现出了气韵生动、气势恢宏的自然客体形象,在抒情论理中又展露出了气象雄奇、气局壮阔的主客交感形象,这些形象携带着磅礴的气势丰富了该书的审美意蕴,提升着该书的艺术水准,使其可以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中国文学散文之林。以《徐霞客游记》为参照,《五岳游草》一样地既以科学考察的内容成为山水游记中的异彩,同时又以独具一格的恢宏气势成为晚明散文中的奇葩。而且两书在具体风格上又各有千秋,其文学成就可以说是伯仲之间,难分轩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