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服装设计中的龙纹装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龙纹作为龙的图腾形象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有三种表现:古代服饰中的皇权象征,民族服饰中的吉祥意义,现代服饰中的图案装饰.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装文化是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文化,西方一些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服装理论家、美学家等共同构筑的以西方为代表的服装文化理论体系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而在有着千年文化的东方古国———中国,最具代表且流传至今的传统民族服饰当属旗袍。我们认为,旗袍虽经过数百年的洗礼,依然绚烂绽放,占领现代服装设计的一席之地,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作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的重要的依据和应该予以重点研究的对象,然而由于保护不够,失传和外流现象日益增多。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挖掘、征集、整理、保护等工作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健全的保护措施,使千百年来沉积的文化得以传承、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服装的民族元素是指某一地区、国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特有的图腾、民族图案、色彩搭配,等一些可区别于他民族的鲜明标识性文化因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人类光辉璀璨的文明是由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虽然每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经济都不尽相同,从而出现了不同国家的民族风格,而正是因为这些区别才构成斑斓的世界大家庭,是区分的标识,也是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只有许多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服装民族元素的应用是许多现代服装设计师设计风格得以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的源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许许多多文化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服饰文化在现今的发展也是空前的。虽现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仅有百年历史,但在这百年里服饰文化在时空的纵横上都出现了大渗透、大融合,许多国际服装设计大师在各自服装设计的技法上融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使得各个时装周上不断地出现让眩目的异域风情,众多的民族元素也成就了一代代的服装设计大师。一个国家成熟的现代服饰文化和服装消费观念必须有其强大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服饰文化彰显着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服装消费者的社交方式和价值观。服装的国际化是整...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走向市场化的基础上,借鉴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审美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湘西苗族服饰的款式特点,并根据当前我国及世界高端服装产业的特征和发展动态结合湘西服饰的特点以高端定做的市场进一步提出了湘西苗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极少的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主要经营牧业和狩猎业。在漫长的生活中,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而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 鄂温克族在冬夏春秋穿的服装基本上都  相似文献   

7.
图腾艺术所体现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延伸,并被现代设计师们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表达,最终成为一种新形式。设计师通过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运用,展现了远古图腾再现的艺术魅力,赋予了图腾新的时代特色,也使得图腾文化与现代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和图腾,它们或是寓意图形,或是美好物象的组合,或是运用汉语的谐音特点构图,在中国古代服装中起着“礼仪治国”的作用。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因极富装饰性而日益受到国际服装界的青睐。在应用中应注意推陈出新及对象的适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服装设计艺术语言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它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对美的追求后,已升华为对艺术的诠释和展现。本文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点,以服装设计为主线,以中国民族服饰及国际性服装为例解读服装艺术设计的语言表现。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的变服改饰有三大成因:同一民族适应不同自然环境而改变服饰;为利于族群认同对有图腾意义的部分进行巧妙保留;为呼应文化环境,外来民族变服化俗融于当地民族,包括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服饰实行移风易俗、相邻民族相互习染借鉴、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服饰。少数民族的变服改饰是少数民族对其他文化的主动接受、被动适应和各民族文化相互习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清代女子上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女装是我国古代女装发展的巅峰之作,其华美的服饰在我国民族服饰中也独树一帜,清代女子上装更是对现代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女装款式和清代女装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阐述了清代服饰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的经济、政治、满汉文化的融合对清代女子上装的变革所起的作用,以及清代服饰对我国现代服饰的影响,指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清代服饰对于现代服饰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服饰中,银饰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细究银饰,它的产生、形制和服饰文化一样,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营造民族文化风格的今天,研究银饰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为贵"和"合家欢"是浙江服饰艺术中所蕴含的和合观念,浙江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是其服饰形成"典雅、大气、简朴、精致"等风格的重要保证,和合观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继承和应用。浙江服饰艺术中的和合观念是全方位的,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东巴舞蕴涵着丰富的图腾文化、巫术文化、神话文化,欲寻找其源头,不应仅仅局限于其"近亲"——民间舞蹈和其"近邻"——本教、佛教、道教等宗教舞蹈,而应该走得更深更远,到先民们朦胧的意识深处去寻找。因此,运用文化人类学、审美人类学、美学等方法,从图腾文化的视阈探寻蕴涵丰富的东巴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探寻它的起源并探究它如何从实际活动的、文化的舞蹈转化成神性的、审美的舞蹈,也将对我们窥视纳西先民的心灵世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独具特色的服饰图案不但具有一定的叙述性、记录性,而且其浓郁的装饰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也深受人们喜爱,并不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重现与发展。通过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归纳与梳理,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现代针织男装设计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为我国针织男装设计的发展注入新元素,以寻求新的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6.
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鄂温克民族服饰也不例外。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往往形成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形成民族服饰的独特性。鄂温克族的服饰,与北方其他民族的服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使鄂温克族服饰又独具一格。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由于居住分散,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生活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有生活在草原上,以牧业为生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和索伦鄂温克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文化在鄂温克民族服饰上有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南永前的图腾诗立足于民族本位,挖掘诗歌的现代价值,既有对传统诗美的因袭,即对偶的运用、语词的反复,又融入了现代性技法,即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艺术和作者独创的感性诗形。南永前的图腾诗体现出一种至真至纯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服饰描写艺术在沈从文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少女的两种服饰描写艺术:简笔和工笔对比描写个体服饰:轻外在衣饰而重在精神的略貌取神描写。并透过这个物质层面的表象,在更深意义上揭示了湘西原生本土文化和健康自然人性被外埠经济毁灭的悲剧实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华夏文化中有关服饰的独创性传统,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历史时期的服饰外形、设计理念、社会功能等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中国人将服饰文化归源于黄帝,这是中华民族重祖法古的文化特色;中国历代都有《舆服制》《车服志》等法律规章来规范社会不同人群的衣着,等级管理制度注重突出社会价值,服饰代表身份地位是中国衣冠之治的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特色是承载着沉重的政治包袱,服饰是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等级秩序是衣冠之治的内容;古代帝王的衣着要处处表现信奉的伦理教化,官员们用冠服表达职业理念和道德崇尚,衣衫在质料、色彩、款式、花纹等方面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服此服而思其理是衣冠之治的道德教化功能;孙中山创制的中山装注重卫生、方便、经济等理念,结束了传统的衣冠之治观念,应该成为汉服运动中关注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