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骚》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以诗的语言写的一篇楚辞论。他从具体分析作品入手。站在当时的理论高度加以概括,肯定了《楚辞》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表现出了一位理论家的远见卓识,在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清代著名《楚辞》学者陈本礼的《屈辞精义》作了公允的评价 ,指出陈氏注骚的特色是以文学家的眼光来研究屈赋 ,在阐发屈赋的微言大义的同时 ,着重分析屈赋的结构和艺术构思的脉络、诗的艺术特征及其运用比兴的技巧。其观点和研究方法颇具新意 ,对后来的《楚辞》研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初文学思想的历史继承与转换刘怀荣《诗经》、楚辞的创作实践和儒家《诗》教在先秦时代的盛行构成了汉初文学思想的两大先在前提,并决定了其基本的发展方向。《礼记》对乐教和《诗》教的总结、三家诗对《诗》教伦理精神的发扬及汉初楚歌和骚赋作者对楚骚艺术精神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阮籍的《咏怀诗》和《诗经》、《楚辞》之间的渊源关系,认为《咏怀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讽刺精神,发展了《楚辞》的象征艺术,同时也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5.
以屈原创作为主体的《楚辞》备受汉魏六朝文人的关注与推崇,大文选家萧统也不例外。萧统的《文选》以文代评,以"选"文的方式表明对楚辞的批评态度。在"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思想指导下,他把楚辞归为文学之列,并自觉地将骚、赋独立标目,确立楚骚文体,推崇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人之文",而且重视楚辞的辞采、内容,还深入触及《楚辞》的情志等问题,对骚体文学的特征有了新认识,这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从中亦可窥见齐梁人文学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楚辞学史上第一篇从文学层面来全面而公允评价楚辞的专论。刘勰从批判汉儒以“经”解“骚”的错误观点出发 ,充分肯定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取熔经意”与“自铸伟辞”有机结合的艺术特征。由此总结出“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创作原则与文学规律。刘勰的楚辞论 ,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楚辞学史上第一篇从文学层面来全面而公允评价楚辞的专论,刘勰从批判汉儒以“经”解“骚”的错误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取熔经意”与“自铸伟辞”有机结合的艺术特征,由此总结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附其实”的创作原则与文学规律,刘勰的楚辞论,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勰《辨骚》的学术基础是两汉的《楚辞》学。汉人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虽然有褒贬两端,而皆以儒家经义之旨为准绳,往往失之于偏颇。刘勰始从经学中挣脱出来,多着眼于文学加以评骘,是其进步之处。《辨骚》列举十一篇《楚辞》作品之名,对于考辨六时期《楚辞章句》十一卷本,极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诗经》与《楚辞》,各自的风格特色是鲜明的,语言方面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她们使用同一种语言,又同属诗体文学作品,加上楚地士人时中原文化采取自觉学习的态度,所以两部作品在语言的某些方面又呈现出近似的状态。例如在句法上就有相当多的一致性。本文具体比较了两郑诗作的节奏、关联词的运用、并列结构及其他句法现象,试图从一个角度说明《诗》《骚》的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0.
自《楚辞》产生以来,历代学者对其风格有过许多表述。对《楚辞》风格的种种表述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以司马迁、班固和王逸为代表的汉代学者对《离骚》的总体风格的论述。司马迁以"兼"确认《离骚》的总体风格。班固以"弘博丽雅"定位《离骚》的总体风格。王逸以"博远"概括《离骚》的总体风格。以世界诗学为参照系对这些学说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离骚》的总体风格,也有助于认识《楚辞》和整个诗骚传统,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代楚辞学是楚辞学破旧立新的轫始,刘师培的楚辞研究则是此时期楚辞学走向新变的代表。刘师培1906年发表了《文说·宗骚篇》,论骚锐意创新,对于楚辞的起源与流贯提出了新见。刘师培论文推重楚辞,将楚辞视为文章之祖,体兼六经,秉承诸子。集六经之菁华,括诸子之旨要。刘师培认为楚辞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非复"六经"所比拟,解构了前贤"变风变雅"之说,反拨了"异乎经典"说,肯定了以惊采绝艳、奇幻瑰丽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楚骚美学。写下了近代楚辞学革故鼎新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读过毛庆同志的《屈骚艺术新研》(以下简称《新研》),掩卷回味,强烈感受到书中表现出一种开拓创新精神,扎实严谨作风,融会贯通功力。这是一部有成就的学术著作,令人可喜可贺! 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是本书特点之一。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学术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发现和深入说明客观事物的事理。作者十分明确地将“突破”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自觉地“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成果表达形式”上都作了“探索和改革”(见《后记》,下引作者文字均不注)楚辞产生两千二百多年,对于它的研究已有两千一百余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关于屈骚的文字、训诂、声韵的诠释考辨,对于作者身世、思想、作品的创作时地和内容的考证阐发,古今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之下,屈骚艺术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探讨相当缺乏”。作者胸中装着楚辞学全局,敢于犯难,以披荆斩棘精神,来开发楚辞学领域这块比较荒漠的园地。名曰“屈骚艺术新研”,顾名思义,其着眼点是屈骚“艺术”,目的是在这方面作出“新”的探讨和发掘。由于作者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攻坚,因而便能另辟蹊径。古今楚辞研究专著数百种,而专门进行艺术探讨的则屈指可数,《新研》选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六章,即“屈骚艺术背景研究”、“屈骚艺术心理研究”、“屈骚创作倾向研究”、“屈骚象征体系研究”、“屈骚结构语言研究”、“屈骚艺术影响研究”。如果我们再深入阅读内容,则会深切感受到,不唯选题角度新,同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和《楚辞》是赫然耸立的两座丰碑。《诗经》主要是北方中原地区的作品,语言质朴,以四言为主,反映了北方语言的特色,可谓北音的代表;而《楚辞》是南方楚地的作品,语言形式上突破了四言的藩篱,形成一种长短不齐的“骚”体,句法参差错  相似文献   

14.
屈原的辞作与道家《庄子》关系较深,其《离骚》、《天问》及《招魂》、《渔父》、《远游》等作品,从思想、观念到艺术,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庄子》的影响。作为楚辞变体的宋玉赋,既有浓重的骚影,又以《庄子》为嚆矢,其《风赋》、《神女赋》等作品,都与《庄子》中的相关描写存在明显的渊源和继承关系。作为楚辞余响的汉代骚体赋,既模拟楚辞,又与《庄子》关系密切,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班固的《幽通赋》,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庄子》的思想,并袭用、模拟其文辞。  相似文献   

15.
《文选》本骚类作品八篇小序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来治骚者所据版本主要是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对补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各篇小序中的矛盾与牴牾之处,治骚者已有所察并有所论,但由于资料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有待深入。从《文选》本骚类作品八篇小序中,可见补注本《楚辞章句》的版本问题;《文选》原本录有王逸《楚辞章句》的八篇小序,尤刻李善注本则基本保留了其原貌的文献价值。补注本《楚辞章句》中矛盾牴牾的原因,主要是多篇小序非出于一人之手,因而,《楚辞章句》成书之后,还存在一个不断增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离骚》之骚为地名说前人解释《离骚》题意,颇多异说,如: 一、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传》) 二、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离骚·赞序》) 三、离别也,骚愁也。(王逸:《楚辞章句》) 四、离别也,骚动也。父子离别骚动不宁,天之经也。(王(?)运:《楚辞释》) 五、离骚即《大招》所说的“劳商”,是楚国当时的一种曲名。劳商与牢骚意同,牢愁、牢骚、离骚为双叠韵,可以互相通转。(《楚辞论文集》)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先秦文学作品的《诗》、骚对汉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影响的表现又有不同。《诗》的影响主要在精神上,骚的影响主要在抒情上汉人在感情上,对骚的接受更自然一些,而对《诗》形式上的学习相对于骚来说,更自觉一些骚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对汉代诗歌创作群体的影响,远没有《诗》的影响大。《诗》骚又对具体作家、作品同时起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离骚》称经,淮南王刘安已肇其端,王逸《楚辞章句》以五经比附屈骚,屈骚被奉为经典.刘勰论楚辞为"辞赋之英杰",屈骚之为辞赋的观点被广泛认同,但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并没有中断,到清代更是达到了高峰.王逸最早以"依经立义"的方法阐释骚旨,到清代发生具体而深刻的变化,促进了骚旨阐说的发展.屈原由东汉初期的"妙才",到清代的"圣人之徒",完成了由文到儒的身份转变,同时屈骚"诗教"从"讽谏""寄托"说,到南宋朱熹形成"忠君爱国"说,到清代又完成"忠孝"说,至此屈骚"诗教"与五经教义完全吻合.清代屈骚阐释的"说经话语"和"经传体例",从形式上阐扬了屈骚"并驱六经"的地位.清人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加强了屈骚的经典位置,促进了楚辞学在清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 ,《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 ,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 ,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在唐代,由于文人重文轻术以及诗文革新运动刻意贬抑楚辞,楚辞学在唐代出现了衰落的趋势。在此形势下,《文选》骚类对唐代楚辞学的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唐代文人如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贺、皮日休等对楚辞的接受大都受到了《文选》骚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