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桂海 《理论界》2007,1(4):46-4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开创者,尤其是他在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廉政思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在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领域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提出了培育国民先进的政治心理、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创建五权宪法、实行民主监察制、加强党的建设、推行全民政治、依法治国等廉政思想。孙中山的廉正思想以其独有的特色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廉政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毛泽东批判蒋介石腐败政权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中山民权主义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理论局限性和实践局限性,在毛泽东廉政思想发展和实践中得到了应有的克服,同时,它的根本精华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地继承、贯彻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 ,廉政思想及廉政制度的提出和建立 ,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国古代的史治中 ,特别强调“以廉以本”的思想。廉政是我国古代官僚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廉政思想及廉政制度的提出和建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国古代的史治中,特别强调"以廉以本"的思想.廉政是我国古代官僚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针对国民党的反动腐朽统治,就提出了建立廉洁政府的思想,并且始终告诫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保证了党的战斗力,使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的廉政思想,对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起来 《船山学刊》2001,(2):15-17,40
在船山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中,廉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他在分析和评价传统道德、观念的过程中,结合对吏治得失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廉政建设的政治伦理规范。这些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故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吕氏春秋》)的重视廉政从严治吏的传统。正确总结和分析船山的廉政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就船山廉政思想的理论特色谈点一孔之见。一、把廉政看作吏治的根本所谓廉政,王船山是将它与廉德、廉行相联系来阐述的。所谓廉德是指个体道德情感上的廉耻心。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廉政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党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文章通过研究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分析当前廉政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旨在邓小平廉政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孙中山的思想发展道路,有必要考察他在兴中会成立前的思想活动。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教。孙中山开始用文字表达他的思想观点,是一八八五年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失败以后。在这场民族危机中,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暴行、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怯懦阻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思想为核心内容,以文化为载体的一种文化,是以追求和实现公正、效能、服务的廉政理念为目标的公共行政机构的文化,具有继承性、政治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特征。从结构上看,廉政文化可分为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物质文化三个层面。从价值上看,廉政文化具有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和辐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廉政机构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主次分明、专兼结合、内外协调、惩防并举的廉政机构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缺乏一个能够统揽反腐败工作的综合性、专职的廉政机构;廉政机构的地位不高、独立性不强,开展工作的权力和资源不足;廉政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合理,存在着组织协调机构重叠和纪委职责过宽、过重的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建立综合性、专门性的廉政机构--国家防治腐败院,统揽廉政工作;理顺廉政机构体系内部的关系,加强分工协调;提高廉政机构的地位和独立性,保证工作效力;强化廉政机构的自身建设,建立过硬队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既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实现廉政的关键和前提 ,又是检验廉政的根本尺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国廉政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单位仿效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治理腐败的成功做法而推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在我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廉政保证金廉政作用机制就是这一制度发生作用的形式,这一机制的发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廉政保证金的形成过程、判断公务员履职是否廉洁的过程和诱导公务员作出选择的过程。分别把我国廉政保证金制度作用机制三个阶段的制度环境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首先建立行政人员的自律机制;其次建立对行政人员有关越轨行为的惩戒机制;再次建立有关的防范机制;最后是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保生 《理论界》2009,(3):167-168
经济转型30年来,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表面看是因为制度缺失,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社会还未形成与廉政制度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体现出熟人社会和伦理社会两个主要特征,这是阻碍廉政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廉政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基本途径应该从廉政观念引导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两个维度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于兴治 《理论界》2005,(5):185-187
本文把廉政引入产业领域,提出“具有廉政属性的产业”(以下简称廉政产业)的概念。通过阐述廉政产业观、廉政产业的分类及特征、廉政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廉政产业化,试图使人们发现、了解和关心廉政产业,并通过发展廉政产业,不断扩大和巩固廉政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廉政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古代清官的廉政思想是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文章概括了古代清官廉政思想的内容,阐明了其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借鉴之处,最后得出重视和善待传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与行动、内因和外因、物质和意识的理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探讨先进文化是廉政价值观的思想保障,先进文化是廉政价值观的环境保障,先进文化是廉政价值观的精神保障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为推翻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建立民主共和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面对清政府实施新政以图自救、立宪派为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的局面,既点明了清朝的腐朽本质并认为清廷不能真正实现由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轨,也辨明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并指出清王朝已是“破屋漏舟”因而立宪法主张的君主立宪不可能实现,同时孙中山阐发了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思想内蕴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行政与道德、行政与为民、行政与公私等几个角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价值观,旨在加深对传统廉政思想的理解,以期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9.
廉政是现代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先秦时期的廉政思想颇为丰富,对当代的廉政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加强干部队伍自身修养,树立"尊廉抑贪"的廉政自律观;健全法制,弘扬"惩贪扬廉"的廉政他律观。  相似文献   

20.
论孙中山的铁路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和借鉴的思想遗产。他所提出的铁路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和计划,是他思想遗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铁路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重温和研究这部分思想遗产,无疑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