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与特征 我国为工业化已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我国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向我们表明一个严峻的现实,即占全国劳动力总额一半的农民,仅创造15.23%的商品性财富,却要供养着占全国人口63.9%的农村人口.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出路何在?还要从工业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就是靠发展制造、基础产业、服务业以及其它非农产业,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 所以,我国二重经济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推行工业化乃是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加强综合发展战略研究王建我国即将在未来20年内基本上完成工业化。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完成工业化的道路必然与日本和“亚洲四小”一样,通过经济的国际化来实现;但是我国有12亿人口,对世界市场的需求是他们的几倍,这就是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冷战...  相似文献   

3.
正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各种资源快速地向城市聚集,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症结。如何破解"三农"问题,重构科学的城乡关系?已经持续了近7年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的四川省成都市,为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工业化水平。发展中的城市以其聚集效应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并以不断增长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一直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人口还仅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已达40%以上。因此,大  相似文献   

5.
蔡美香 《经营管理者》2013,(29):152-152
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两翼,两者的发展及其互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对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体现出城乡关系的改善与协调发展,一个国家城乡关系状况影响着这个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必然向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一直以来是我们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几年我国各地人口结构均出现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生育率低、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出现了相对紧缺。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到的拐点就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本文正是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来观察桐庐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并深入分析了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对桐庐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对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好处,但更有不利的一面。桐庐政府应该抓紧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足量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趋势     
未来就业需求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未来20年,我国就业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最终完成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按照这样的趋势调整,我国的就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保守预测,在就业弹性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到2010年,我国的就业规模将达到7.97亿人。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将会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会调整为40:24:36。(《经济要参》2005年第33期)养老保障制度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老…  相似文献   

9.
所谓农村工业化,就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运用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机制,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和推进的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总体战略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域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势减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级政府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制定合适的公共政策。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城市化伴随工业化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启动期到发展期、再到稳定期的历史过程。所谓稳定期,就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基本停止了向城市的趋势性迁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近日在《农民日报》撰文指出,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苏仁彬 《决策导刊》2006,(12):27-27
从农民向市民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步非农化的历史。非农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其本质不仅是人口及劳动力的转移,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集中概括,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各种要素(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城镇化现象由此发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间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本文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视角之上来分析贵州省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以期能为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同时进行着三个革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向市场经济的转化。1997年,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儒家的关系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入了第二阶段,也是关键的阶段,也就是要对现代化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之中 ,工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资金、劳动力在城市的聚集 ,从而与城市化相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其原动力在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而这一切过程又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 ,经济与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就构成了整个经济发展 ,包括流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一、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然以工业化为特征。2000年 ,我国工业GDP占整个GDP的44.3 % ,是历史…  相似文献   

15.
李晓春 《领导科学》2003,(19):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四川省南江县,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工业发展的办法,运用企业经营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必须更新发展观,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理念谋划农业。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抓农业,就是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跳出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制转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民养老日益需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然而在转型期,关于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模式,理论界研究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促使发达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三连跳"即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积累了重要物质基础,储备了专业人才,开拓了发展空间。受劳动力素质、资本、区位、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工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落后地区工业化发展进行研究,指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梅香 《经营管理者》2013,(30):298-29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强,这对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必须对现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实现从传统"制约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不仅仅是社会的一种整合机制,同时还是社会的一种行为引导机制,会对人们产生一种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制度不公正是引发社会冲突与矛盾的根源。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城乡不平等的二元社会制度具有典型的以地域为标准的集体排他性,其内蕴含着严重的不公正的价值理念,对农村的发展一直带有集体排他性的歧视与偏见,导致了我国长期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然而,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基本要素上平等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彼此相互影响,进而创造、维持和改变彼此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咨询》2005,(11):17-19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04年中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7%.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5%、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4%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6%都来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