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逼上梁山”这四个字,是梁山好汉生平遭遇的科学归纳,它形象地概括了各路绿林豪杰,各色草泽英雄历经迂回曲折的道路,“殊途同归”走上反抗之路的共同历程,反映了“虽欲不反,焉可得乎”的造反的历史必然性.它犹如一道耀目的闪光,划破了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正是“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因此,逼上梁山“成为了封建社会造反者的一面旗帜,是《水浒》“乱自上作”、“官逼民  相似文献   

2.
北宋汴京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两大场景之一,汴京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在"官逼民反"的主题中,汴京是"官逼"的代表,水泊梁山是"民反"的代表。书中多有对开封景观的赞美,多是梁山好汉的视角。全书120回中32回有汴京场景,约占27%,分量不轻。东京开封出现的频次仅次于梁山。《水浒传》中汴京人众多,身份复杂,共同点就是配角,且大多是对立面,配合了"官逼"的主题需要。其中妇女的共同点是都会卖唱。《水浒传》成功利用汴京以及汴京人,圆满完成了对水浒故事的叙述、梁山好汉形象的塑造,起承转合无不以汴京为场景、以汴京人为契机,使汴京与梁山难解难分,交相辉映。中国白话小说起源于北宋开封的瓦子勾栏,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自然遍布着汴京的胎记。宋代京师开封对全国、对后代的影响,比其他朝代的都城影响更大。北宋以后,人们常将汴京与北宋合在一起,产生了"汴宋"一词,成为北宋的别称。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好汉属于什么性质是研究《水浒传》必须弄清的问题。从《水浒传》中的描写看,梁山好汉大多干的是“盗”的勾当,他们攻打官兵时往往没有计划,与敌人厮杀时不分老幼妇孺统统杀死,没有夺取政权的意识,只是固守梁山,占山为王。这一切都表明了梁山好汉是绿林豪杰。  相似文献   

4.
《水浒》是揭示“官逼民反”规律的伟大作品,水泊梁山一百八人经过各自不同的道路,一个个地被封建统治阶级逼上了梁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水浒》中所描写的一百八人不得不上梁山造反,其本身就是对以宋徽宗为罪魁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深刻揭露、批判和鞭挞,同时也是对梁山一百八人受封建统治阶级排挤和残酷迫害的同情,更是对他们敢于上梁  相似文献   

5.
梁山好汉推崇“仗义疏财”,但其中“义”的含义却很模糊。好汉们重视金钱,爱结交慷慨之人。对金钱的态度反映出好汉们所面对的生存困境,梁山好汉的这一性格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南 《社区》2012,(5):41-41
男人戴花,唐已有之。不过,不甚普遍。明清时期,偶有为之。唯有两宋,男人戴花蔚然成风。不信,回头再去读一遍《水浒传》,你会发现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浪子燕青,“鬓边长插四季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而刽子手、满脸横肉的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于是人家干脆叫他“一枝花”蔡庆……  相似文献   

7.
1.据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历史学家是以他所提出来的原因而知名的”[1]。例如对古代罗马兴亡史的研究,古埃及学者阿庇安(约95~165)的《罗马史》指出,土地问题是罗马共和国末年内战的基本原因;法国学者L.孟德斯鸠(1689~1755)的《罗马盛衰原因论》指出,罗马之所以兴盛是由于实行共和制,之所以衰败是由于实行专制暴政;英国学者E.吉本(1737~1794)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指出,“基督教和野蛮主义的胜利”,破坏了罗马的英勇精神,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德国学者B.G.尼布尔(1776~明对)的《罗马史》指出,“…  相似文献   

8.
“逼上梁山”是反映《水浒传》人物命运的一个专有名词,自《水浒》成书以来,数百年间早已家喻户晓。但是笔者细究《水浒》原著,却发现一百零八将中,真正被“逼上梁山”者只占极少数(最典型的要数林冲),绝大多数梁山好汉并非被“逼上梁山”,他们上山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作者在聚合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时,巧妙地赋予了它们以相互关联的整体结构张力其结构外部有“天降魔星,替天行道”来统摄,局部和整体之间则有“官逼民反,赴聚梁山”来贯通,内里局部之间还有“义气为重,忠心为本”来勾联。因此,只有从外到内把握了这种结构张力,才能窥测《水浒传》作者的艺术结构匠心。  相似文献   

10.
《水浒》是一部以精雕细琢为特色的现实主义巨著,其诗词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书中那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体现在诗词中的有两点最为突出,一是人物刻画的现实性,一是自然景物的社会化。这些诗词,对把握“官逼民反”这一主题,领会“梁山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梁山好汉的暴力行为?这是明清以来就争论不休的老话题。本文以为应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水浒世界的乱砍乱杀现象是正义集团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二是梁山好汉的暴力倾向是黑暗专制社会的产物;三是“替天行道”决非一块空招牌,不能否认水浒世界主流的正义性;四是《水浒》渲染血腥场景带有迎合市民审美口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鲍鹏山新说《水浒》,认为“鲁智深打人”是最有“艺术性”、“创意性”和“观赏性”的,并因此总结《水浒》好汉有鲁智深式的“艺术型”;李逵式的“效率型”;武松式的“综合型”三种打架方式,由是厚此薄彼。其实不然,如“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醉打蒋门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经典打斗,其效果较“鲁智深打人”,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且难以类别。鲍教授的归纳和演绎,破绽不少,抬爱鲁智深而贬低梁山其他好汉,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3.
《水浒》问世以来,“招安”问题时有争论。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招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认为《水浒》中的“招安”基本上是真实的,是宋江思想局限性的反映。本人赞同这一看法,但觉得言意未尽,故写出下面这些,以求教于大家。一、从宋江所处的环境看,宋江是被“逼上梁山”的,又是被“逼下梁山”的——“招安”是真实的。提到“招安”,首先应当提到的是宋江。宋江是“招安”路线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几经周折,他和众好汉走上梁山,最终又走下梁山。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写了不少女性,其中有的长得丑,有的遭到好汉们的残忍杀戮,有的与好汉们被逼上梁山有关系,但不能据此认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仇视女性并且刻意贬低女性的。透过对《水浒传》整个文本中男性描写与女性描写的比较,以及对女性类别多样性、女性对好汉们前途的作用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刻意贬低女性,更多的是同情和赞美女性。  相似文献   

15.
宋江的一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他既是梁山好汉的领袖.堪称“义”的旗帜,又做了朝廷招安的忠臣,不愧为“忠”的表率。他思想性格发展的全过程正体现着“忠”和“义”冲突的不可调合性。“义”迫使他突破了儒家道德规范的樊篱,发展成为打击封建传统势力的行为;招安纳降的“忠”又促使他恶性膨胀,成为纵容奸臣、放弃原则的愚忠。作为被统治、被压迫者的宋江,暴力革命逼上梁山与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忠君思想之间的激烈冲突,是造成他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前两回是点睛之笔。它打着“天道”的幌子 ,探究治乱兴亡的客观规律 ,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它规定着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向 ;揭示出农民起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形象注解“官逼民反”的过程 ;暗示出梁山起义军的主要斗争策略 ;透露出英雄好汉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部《水浒传》,一个“传”字就向读者传达出文体的信息、内容的信息,一个“水浒”的词,就向读者交代了水泊梁山的一帮好汉的生存环境、兴衰历史;但相同的内容换成了《荡寇志》,就成了对一群梁山贼寇的批判,文章的思想境界、作者的立场观点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如果把它换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那就具有了挑逗性的情色味。由此可见语文课不能离开语文的特点,语文教学不能离开对语言的品味。语文课应当让学生在品味汉语语言的韵味的过程中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释"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研究者对龚开《宋江三十六赞》给燕青的赞词多有误解 ,以为“太行春色 ,有一丈青”是暗示燕青的“放浪”行为 ,“一丈青”是某个妓女或女强人的绰号。实际上 ,“一丈青”是“浪子”燕青的另一个绰号 ,龚开的赞词是针对梁山好汉受招安一事而发的。“太行春色”一语 ,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性话语。了解这一点 ,有助于弄清楚《水浒传》成书过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早期宋江故事流传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悖入悖出何足称道──“智取生辰纲”性质辩说王振彦"智取生辰纲"作为梁山好汉们聚义的发端,是《水浒传》作者饱蘸浓墨重彩,着力渲染的一出重头戏。一来因为那环环相扣、明暗相映的故事情节,二来因为对晁盖、吴用、三阮、刘唐等艺术形象的鲜活历历的塑造,加上作者反...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儒”有教官、教师之义,但此义为《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失收,故今为之补。先秦时期,在诸侯国中传授专业知识、专门技艺的人被称为“儒”。《周礼·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德行”,指《周礼》中的“三德三行”(详后),属于道德行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艺。可见,师与儒都是教师,所不同的是,“师”是负责道德品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