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简述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刘无怠回族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它是回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回族舞蹈是经过前辈人民艺术性的创造、发展和后代人民的历史性继承,不断创新、逐渐成熟、趋于完美的。迄今,已经成为民族气息浓郁、形式风格独特的一种舞蹈...  相似文献   

2.
回族舞蹈艺术多元化发展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舞蹈艺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振兴。21世纪的回族舞蹈艺术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树立现代意识,向人物性格的深层开掘,构建有地域特色的风格流派,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以多元化的格局,推动回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由于回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装饰与其他民族都有着鲜明的区别,所以在舞蹈艺术,尤其是舞蹈语言方面与其他民族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回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回族人民的传统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回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审美情趣及宗教信仰.笔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年大庆时创作的回族舞蹈——女子群舞《心泉》(编导袁媛,作曲朱嘉禾)为例,就回族舞蹈语言的风格特征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戏曲意象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艺术以形象反映生活。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它在不同的艺术样式和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态。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从戏曲艺术的舞台创作特点出发,对戏曲艺术的意象性美学特征进行阐述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回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艺术 ,既有一般建筑艺术的特质 ,也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蕴含着回族的艺术观、人生观、审美观 ,反映了回族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6.
论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产生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艺术需要。艺术价值的特质在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实质在于人文性,而人文性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归根到底,就是推动和帮助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完善。当前,重建和创造这样的艺术价值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体律动是舞蹈艺术审美造型的核心。从美学视角,通过人体律动的造型美、形象美、音乐美、风格美与抒情美的全面论述,揭示了作为舞蹈艺术的审美创造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益边塞诗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其艺术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的边塞诗之所以被人们赞为“绝唱”(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呈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他人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是与诗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对其创作的影响分不开的。诗歌是现实之树绽开的心灵的花朵,诗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能不受其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通过心灵而且是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成其为艺术作品”(黑格尔《美学》)。中唐与盛唐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诗人特殊的审美心境,这种审美心境直接影响了李益的边塞诗创作。李益有着与盛唐诗人不同的经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不仅要创造出动情的个性化形象,还要在思想和形式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炼性,即以最少的元素材料和最经济的表现形式来达到最大的艺术容量.人们在艺术活动中之所以遵循这一"节省律",不仅因为它符合了人类心智结构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因为它使艺术作品更具审美张力.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内容的"熔铸"、"炼意"和艺术表达的"修词"、"炼句",都充分体现了"节省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舞蹈是一门动觉艺术 ,是无声的美 ,它是人的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是人体美的具体反映。舞蹈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个性更加和谐 ,更加完美 ,能够达到一种美的思想境界。舞蹈在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美、精神美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舞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杜夫海纳的艺术时空观构成了审美对象自律性的理论基础,成为审美对象"准主体"的重要成因.正是通过建构"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相结合的艺术时空观,杜夫海纳赋予了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崭新的地位,从而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置于可逆双向的审美知觉意向性结构加以考察,实现了审美经验过程的交互主体性,进而揭示了审美对象"准主体"与审美欣赏主体在交感思考中的主体间性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传承与发展、和谐与共存是这个时代构建多民族文学共同体最主要的问题。回族作家在此审美多元化的背景下,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的回族生活主题。这些主题中持之不变的文化内核与渐趋嬗变的审美表达,构成了当代回族作家创作的主旋律:基于积淀深厚、融汇多元的回族文化,一方面恪守文学的人文性、审美性,一方面突显回族文学的独特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大众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审美时,常会发生"审美疲惫"心理现象.而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魅力有关.因此有必要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的互联互动历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审美疲惫"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为文学艺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视角,使文艺研究具有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活力,同时,这一理论也对艺术审美价值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艺术生产时代,艺术呈现出非艺术化的悖论性存在:艺术要获得存在,就要以一种非艺术化的趋向而存在,艺术的发展日益无法依据其自律性而发展,却日益依赖于技术和资本等艺术之外的因素,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艺术越要肯定自己,就越要进一步否定自己,而当艺术不断否定自己的时候,它也就不断地"前进"了。既然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处于一种非艺术化的悖论性存在之中,那么,在这种非艺术化的悖论中,艺术作品是否还具有审美价值呢?艺术生产还能否生产出艺术审美价值呢?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在大众文化当道和消费意识膨胀的语境下,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仍然能够被创造出来,审美价值仍然有实现自身的路径。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在于其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学的艺术风格,能够代表一个作家创作的成熟程度。显示其艺术才能与创作个性。它是作家审美创造独特个性化的自我实现与显现,“是作家对生活的自由理解,是作家对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第一个里程碑,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考查了艺术生产范围内审美经验的重构问题。灵韵的衰竭和震惊的出现使得审美经验日渐贫乏,艺术再也不是宛如神明之物;技术在祛除艺术灵韵的神圣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建灵韵的可能性,审美经验成为艺术作品化解生存危机的契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重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反映了艺术政治的革命要求和救赎意图,这成为经验重构的主要目标。本雅明理论为深入思考现代艺术的经验表达提供了独特解说。  相似文献   

17.
作为音乐表现形式之一的声乐艺术 ,以其独特的技术方式和手段来表现美、创造美 ,在诗乐合璧、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 ,给聆听者以淳美的艺术享受。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声乐教学中审美的认识 ,而把高师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 ,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最终导致了审美教育的失败。为唤醒高师声乐教学的审美意识 ,进行审美教育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回归声乐教学之审美品格 ,本文运用声乐艺术中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阐述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 ,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审美教育教学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审美想象是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的主要心理方式。审美想象在文艺创作中具有聚合时空,融汇成艺术整体;集纳美的元素,创造典型形象;补续事实链条的缺环,构成丰满完美的艺术作品;将艺术生命对象化,创造生趣盎然的艺术世界;转换角色、深入对象,深化对社会人生的体认等五项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感。艺术作品的情感因素探究,是一直延续到我们现今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艺术作品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方式等足以说明艺术语言传达情感的独特性。它也是艺术家借助于这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最终在艺术作品中去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20.
周宏 《延边大学学报》2014,(1):143-144,F0003
基于对舞蹈审美个性的思考,具体分析舞蹈创作中审美个性的特征,可以从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出舞蹈个性化的表现手段。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举例与分析,可以阐述出舞蹈的个性化审美内涵,即体现一定审美需求和渗透一定审美意识的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它是编导创作特性的表达,也是编导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了舞蹈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