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既有异曲同工之点 ,也有大相径庭之处。二者能有许多相契之点的重要原因是它们根植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和时代生活中。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都主张历史与美学并重 ,反对割裂文学的历史属性和美学属性 ;在对文学的存在性状的探讨上都主张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双向的过程 ;在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上也颇多神似之处。但是接受美学过分夸大读者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有对文艺现象作孤立、片面、抽象的观照之嫌 ,仍未突破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则力主对文艺进行宏观总体、辨证全面的把握 ,反对任何极端化的文学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当代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 ,接受美学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执著于形而上追索的古典文化精神。二者在文学生产、读者、文学发展等问题上也颇多异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何关系?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又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以翔实的材料、慎密的论述,一一回答了上述问题。文章溯木正源,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形成的历史过程;列举了关于艺术学与美学关系的五种论说并作以藏否;对我国文艺学与艺术学研究现状的混乱作了辨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世纪之交的历史经验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的革命性、科学性与开放性的完美结合.它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一定会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中国文艺的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还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中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呈渐趋加强的态势。到世纪末 ,可以说已蔚成风气。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积极成果 ,以创造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密切关注工人阶级文化经验与大众文化转向的理论迈进中,形成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从“文化唯物主义”概念的提出,到后来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产生广泛影响,雷蒙·威廉斯都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在“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开始面向整个社会过程,开始从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结构方式的角度面对各种现实的文化关系与文化经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其实已经超出了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层面的意义,而成了一种明确而复杂的理论范式,它的实践影响和示范性意义在于它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真正带入了社会实践领域,不但对威廉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影响了包括“伯明翰学派”在内的20世纪英国文化研究的实践过程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实践,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理论特色。它以深刻的实践性求取科学性,以美学观点同历史观点统一起来为理论方法,是实践性与科学性、开放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文艺理论学说。它受到英美一些有远见卓识学者的肯定与重视。中外一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看成是不关心文艺审美特性与规律的“社会批评的一个特殊支派”,或不是一种有系统的文艺学说,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美学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文学与艺术同样表现生活,但是表现手法不同,文学与艺术是两个并立的学科。文学与艺术并立简称为"文艺",形成了"文艺学"。在学科目录中形成"文科艺术类"名称。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由并立、联合走向文学目录下的学科,艺术学一度失去了独立学科地位。艺术学与美学、文学、文艺学、文艺理论、历史学有学科的联系,艺术学学科独立以后,需要进一步明确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厘清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边界,明确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关系,因而其与文学理论、文艺学、文艺理论、历史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由于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艺术语言的不同,艺术学理论不同于美学、文学、文艺学与文艺理论。只有厘清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学、文艺学、历史学的关系,艺术学理论学科才能够真正地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美学不是一元发展的,而是多元并存的。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各具特色,形态各异,丰富了世界美学的园地。这三大美学形态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仍富有活力,为当代世界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资源和动力支持。融通三大美学形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始终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立足中国美学传统,走美学的民族化道路,同时加强与西方美学的对话与交流,努力实现民族美学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这是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必然选择和巨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转向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叙述,意味着当代美学研究的问题视角与实践意识的变化,这种理论取向突出的不是传统文学理论的本质论问题、美学的认识论问题以及文本批评的问题,而是从文化与社会语境出发重新厘定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实践性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处于文化转向的“语境化”过程之中,既在转向之中,同时又在强化“转向”,需要我们从“得与失”的角度予以反思,更新理论形态,拓展思想语境,最终实现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再现说”是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 20世纪中国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整体格局,也影响了人们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看法。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使“再现说”为承载社会责任而偏离了艺术对它的要求。因此,要结合各种观点的语境分析其合理性,并结合“表现说”来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美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次重要的转换。这一转换与中国已往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有着深层的联系,同时也昭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中国20世纪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力求原汁原味地解读和介绍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我们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中国21世纪的美学研究与实践导向健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 ,总体上是以西方美学为推力、为圭臬、为主导、为中心的历史 ;西方美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现代化的学术承诺、理性化的认知规范、体系化的知识形态、普遍化的阐释准则和科学化的研究方法 ;但西方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水土不服”的深在症状也已逐渐显露 ,所以至世纪末 ,中国美学研究的本土化学术倾向正开始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论被译介到中国以来,西方文论在中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并在20世纪中国文论的两次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初,表现形态是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西方文论是重要的外力和理论参照;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二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末,表现形态是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转型,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成为建构中国当代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的对立,基于对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选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在理论内容、致思倾向和话语系统上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对立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和其对立面的相互碰撞中显示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5,25(1):58-62
中国20世纪文论和美学的发展历史,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在外力冲击下内在机制发生质变、从而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历史,是现代形态的文艺学和美学,由旧的学术范型脱胎出来,萌生、成形、变化、发展的历史,是学术范型逐渐现代化的历史。这是中国文论和美学历史性的转变与发展,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中强制性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传统断裂,古典的理论形态被西方文论话语系统切换,文学理论的观念、范畴、研究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末当我们面临"全球化"的对话时代,痛感文学理论的"失语".中国古代文论更切合文学的具体可感的属性,更切近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深入发掘梳理,准确阐释转译,大力普及推广,使中国学者能够掌握古代文论的范畴体系,以此与西方学界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将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的理论范畴、表述方式、体系建构加以比较,精心选择,择优组合,融会贯通,是21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叶至今,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或日后经典时期.依时间序列和观念取向而言,后经典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可以分为科学型、政治型、社会批判型和文化分析型四种理论形态.四种理论形态各有其理论成就和局限,显示出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在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背后,也蕴含着理论主题上的共通性与统一性,这就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文学》为国内各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然而在讲授此课程时,重心往往放在了作家背景、作品的解释上,而对于文学理论,尤其是20世纪西方文论,却鲜有提及。鉴于文学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密不可分的互生关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系统的了解文学,我们有必要在讲授相关文学作品时导入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的西方文学理论。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文学批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