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论生死哲学的学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要远远多于对自身的认识,这尤其表现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本文主要探讨生死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认为:(1)“求生抗死”乃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所以对生与死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有关人之生死问题的研究属于人文科学,所以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相比,在方法上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3)人生哲学、人生学、人生理论人生科学、生死学的研究和叫法各有短长,应该创建一门“生死哲学”的学科,以推进有关生死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徐春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4):49-53
王阳明的生死态度可用“吾心光明,亦复何言”来体现,它表明王阳明以人生使命的完成为获得临终安宁的根本途径,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功”层面;在生死价值上,王阳明认为人的生死只有付诸和践履忠信礼义等道德信念才有价值,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德”层面;在生死超越论上,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出生死”之道,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言”层面。总之,王阳明全面、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的生死哲学。挖掘和梳理王阳明的生死哲学既有助于对王阳明和儒学研究的深入,更有助于当今生死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陶新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生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关切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之主题。方以智在反思与批判基础上会通三教之生死旨趣,提出了生死之技与生死之道之分野,并从心通生死、生死不二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向度对生死之道进行了深度诠释。方氏关于生死的关切与诠释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生死观的内涵,形成了其特色独具的生死智慧。它不仅对其自身的生命路向的选择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下处于浮躁世风之民众超脱生命困境、考量生死之意义亦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与死是任何有生命的生物必须经过的两个过程,在进化中生与死并非是生命的界限,而是生命的接点。自然选择在生与死之间精确地保持着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为生者提供生存的保证,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推动着进化过程。人类的生死智慧在于把死视为自然事实坦然待之,把握住确定的事物,以现世为真、善、美永久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奉隆瑜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0-25
邵雍弥留之际,与前来探病的友人司马光、张载、程颐有三次关于死亡的对话.对话表现出邵雍对生死超越之态度,但未获得张、程认可.邵雍以天地万物运化皆有终始消亡,认知到人的死生为一之理,因此在临终时,邵氏表现出"戏谑"的洒脱之态.邵雍对生死的超越之境界,之所以不被张、程认可,在于邵雍未体认到儒者"在生"时的责任和担当,故而尽管... 相似文献
6.
7.
8.
"齐"生死与"化"生死分别是道家庄子与道教葛洪对待生死问题的重要分歧之一,"齐"生死遵循"道法自然","化"生死引导人走向长生,它们不同却又相承."齐"与"化"二字,在生死观念不同的背后,还引出了它们审美立场的差异与审美意蕴的不同.从这差异之中,可以看出道教美学作为一门宗教美学的一些特点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本土文化对生命的阐释是二重性的,既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又追求精神生命的永恒。死亡意味着自然生命的终结,但也蕴含着精神生命的永恒。当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二者不可兼得时,则视具体情况,或忍辱负重保存自然生命以求实现生命的更大价值;或牺牲个体自然生命以求种族自然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0.
黛素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4-17
儒家生死哲学对于中华民族的大众心理和民族性格曾产生深刻影响,毛泽东也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熏陶。本文从生死观的本体论基础,生死观的现实表现,生死观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儒家生死哲学与毛泽东的生死观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了论述,说明了毛泽东的生死观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死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王庆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20-23
长期以来,生死问题因其关涉重大而为人们所关注。在这方面,道家生死观独具特色并自成体系。文章通过对道家生死哲学观的历史梳理,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生死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郑晓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
1 我们首先应明白生死问题的普泛性和重要性,因为,人世间的生死困厄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严重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去世人口达到892万,以逝者一人有直系亲属五人计,则有4460万人有生死哀伤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人的三类生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2):7-13
如果说,当代社会中人生的问题在不断地获得解决的话,那么,人死的问题则越来越解不开,甚至于越来越说不清道不明了。特别是对现代人所遭遇到的三类主要的死亡问题——死亡的标准问题、器官移植问题和安乐死的问题,更是众说纷纭。提升现代人的死亡品质,也即是提升现代人的人生品质,本文对现代人三类主要的死亡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电影《入殓师》与文学作品《纳棺夫日记》为研究对象,从人物、结构、情节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两者生死主题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理清二者的关系与异同。 相似文献
15.
关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8-132
莫言以旁观者的身份建构"差异",以疏离姿态呈现反抗意识和众声喧哗之势。《生死疲劳》的叙事出于民间立场,在疏离的意义上寄托了对于人性的观照。平行的参照空间的设置,用以审视和解构人类社会的逻辑。莫言得益于"因"和"成",其"法"就是"疏离",就是对于惯常思维和僵化日常生活的批判和超越,以反其道而行之的疏离之式制造了反审判的架势。莫言以反现代的方式塑造现代,以朴素、本真的信念凸显浮泛虚伪、随波逐流的现代丑恶。不同于政治之"红"和情色之"黄",蓝氏男人打造了半个世纪的理与情的纪念碑。莫言在现世和轮回之间建立了互为注解的关系,而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轮回。 相似文献
1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7-21
中国民间清明节种种祭祀与游乐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死超越的最重要的追求:通过回归生生不息之仁来超越死亡,获得生命的永恒,并由此获得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表现于清明节背后的独特的生死超越的观念,凝聚我们的共识,以为世俗化、功利性不断强化而缺乏信仰的中国人增添生命的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黄芸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人的生死问题是由主体的生存现实、生存需要、生存期望三者之间的紧张而形成的不尽如人意、或不符合需要的生存现象。生存需要是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而必须获得满足的那些要素。生存期望是主体关于自身的生存现实和生存需要之间的紧张以及如何消解这种紧张的认识。生存需要和生存期望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现代人的生死问题可以分为现实性问题和期望性问题两大类。生死哲学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后一类问题的形成、解决和预防上。 相似文献
18.
19.
王项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2):35-37
在西王母的神格中,存在着“死亡性”与“永生性”这两种二元对立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追根溯源,分别论述这二者产生的根源,最终证明这看似矛盾的两种内涵在西王母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二元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也是神话仙话化以后,西王母作为道教神仙所反映出的道教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徐春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
生死问题是一切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文化终极关切的焦点.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更直接体现了一个文化体系的人文关怀和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