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安全是一个伴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问题。它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和新安全观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要正视我国经济安全问题的结构性和复杂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切实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美欧债务危机后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表 《学术交流》2012,(7):93-96
美欧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安全问题受到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当前我国经济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贸易保护主义与我国产业和贸易安全;人民币过快、过度升值;资本账户开放过早、过快,我国金融市场过度依赖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等所带来金融安全问题;战略性资源安全;经济信息安全问题。如何认识和合理规避这些风险,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机制,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保持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联系都表明二者存在密切相关性。一些发达国家将国家经济安全风险防御重任赋予国家审计。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后,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安全正在倒逼国家审计承担责任,但由于我国国家审计风险防御系统存在缺陷,风险防御能力较低,国家审计只有转变和创新审计职能才可肩负此任。我国政府应尽快考虑和部署国家经济风险防御战略,构建国家经济安全平台和完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系统,建设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监测和防御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国家审计应当成为经济安全风险防御和风险评价的核心主体。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9,(4):150-162
后危机时代,外资并购美企股权或控制美国境内生产性资产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投资领域盛行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在此影响下,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呈现出借助并购审查制度限制外资准入、政治力量公然干预个案审查程序及外资安全审查导致"商业问题政治化"等三大趋势。美国政府和国会内的保守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频频对中国公司正常的并购业务进行限制和干预,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已成为制约中资企业赴美并购成败的关键变量。从"国际体系内中美实力竞争"和美国"国内政治逻辑下利益博弈"的视角来看,中美实力竞争、经济技术博弈和国内选举利益考量是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领域肆虐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统筹区域发展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五个统筹之一。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有约300万平方公里;中国管辖海域内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有7000多个,其中包括海南岛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岛,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国的台湾问题、海洋安全和海外利益问题,是新世纪人们高度关注的大问题。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规划海洋,并促进不同经济区域首先在观念上建立一体化联系,既是当前实现两岸三地经济互补、加速两岸统一进程的需要,同时也对优化大经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可达 《探求》2002,(2):32-35
我国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阐明国家经济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 ,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国企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因素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来轮廓,其已经超出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不仅涉及国际关系,更涉及一国国内的问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信息等方方面面。美国早在1947年就出台了《美国国家安全法》,并开始谋划国家安全的新理念。美国也是最早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假借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之名,已将国家安全的"防火墙"扩展至非涉密信息、经济、贸易等诸多领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安全观、战略和法律规制等述评,以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和战略的构筑以及法律规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炳炎 《创新》2014,(2):5-9
我国现阶段开放模式尚处在基于比较优势,片面追求外资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主要以增加GDP和出口创汇为导向,造成我国对外资引进过度、对外源依赖性过强、对外技术依赖过高、外汇储备规模过量、经济波动风险过大等问题,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需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新开放模式,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由以往"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拉动发展"的外源拉动开放模式发展为"内需开发—吸引外资—拉动发展"内源驱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茁 《求是学刊》2007,34(5):55-5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机制,主要职能是要监管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政府审计职能弱化有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严重,应当加以纠正。在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政府审计要有针对性地监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
朱碧波 《创新》2016,(2):39-46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在全球化的裹挟之下,中国经济结构由"传统农耕性质的内向型经济"转型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海洋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意义与日俱增,以海外利益聚积区和利益攸关区为核心的利益边疆逐渐凸显。利益边疆的浮现,迫切要求中国调整军事战略,尤其是海洋战略要从"近海防御"走向"近海防御与远洋护航相结合"。然而,中国军事战略的转型,又导致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误判和战略围堵,进一步掣肘中国利益边疆安全的建构。鉴于此,我们必须突破利益边疆建构中的安全困境,不断创制中国风格的利益边疆安全理论,确保中国利益边疆安全的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