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北京市地方标准《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档案记录与管理》在儿童成长档案的记录、管理和使用上,提供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的规范. 儿童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要求: 儿童基本信息:记录儿童来院前的总体情况,包括来源、残疾状况、医疗诊断及儿童离院、出院记录等. ——使用图A.3儿童基本信息/A.4儿童离院记录/A.5儿童出院记录,记录内容及要求见标准3.1.1条款.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1,(3):66-F0004
在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的统一要求下,2009年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完成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并于2010年申报了2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档案书写规范》和《儿童引导式教育康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4月《儿童引导式教育康复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成为我国以标准形式对脑瘫儿童康复进行技术规范的第一部标准。本文在此标准基础上,介绍引导式教育中的"每日常规"的概念、实施方法等。每日常规的基本知识引导式教育是一种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功能障碍的脑瘫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言语、智能、  相似文献   

4.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2,(6):60-62
北京市:出台两项儿童福利标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由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实施,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及北京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编制的两项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788-2011《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档案记录与管理》、DB11/T789-2011《儿童引导式教育康复技术规范》于2011年4月28日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同年8月1  相似文献   

5.
医疗康复设备是儿童福利机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对医疗康复设备的要求在逐步提升。如何深入开发医源,坚持科技兴院,如何更好地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内涵建设,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突出独特技术,保证养员利益,完成养员回归家庭、合理安置和收养任务,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医康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抢救成功率,控制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率,促进预防保健功能扩大化,积极发挥配具作用,确保医疗康复安全,均离不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进一步明确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仪器设备的高、中、低端配备,是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为新老儿童福利机构探讨资源共享,资金合理使用,医疗康复科室机构逐渐完善、细化,为建设发展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提供指南。故建议主管部门将其高、中、低端设备配置划分等级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儿童,绝大多数患有各种疾病或残疾,院舍集中养育的模式决定了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等服务。在儿童福利机构实行标准化的服务,以标准化的技术要求规范机构长效性的工作内容,是提升机构养育和管理水平,促进儿童福利事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北京市自2011年起,相继出台儿童福利相关技术标准,对儿童福利机构的养育、康复、教育等进行规范。结合标准,分期介绍儿童福利机构常见传染性疾病(麻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结膜炎)患儿的养护。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现代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儿童福利机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使儿童福利机构从单纯福利型转变为体现政府儿童福利政策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儿童福利机构也从政府唯一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的儿童福利事业的格局。儿童福利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的变化,这必然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儿童福利标准文化的涵义儿童福利标准。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儿童福利标准是指儿童福利机构为了维护工作和生活秩序而制定的规定、程序、规范等一种特有的标准形式。对儿童福利机构标准涵义的基本要素的认识,不管是人们在长期儿童福利实  相似文献   

8.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它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言语、智能、社交、情感及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克服身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问题。它的创始人是匈牙利的彼图教授。这种方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人香港,而后传人内地。在引导式教育的理论体系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引导员、小组、每日常规、习作程序、节律性意向等。引导员是用引导式教育的方法帮助脑瘫儿童进行学习的人;小组是指脑瘫儿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日常规可以帮助脑瘫儿童很好地…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10,(6):F0004-F0004
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早在1988年就针对脑瘫和肢体畸形患儿开展了引导式教育,1994年建立矫形工场,2001年开办矫形班,可提供假肢装配、矫形器制作、Ponseti石膏疗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引导式教育、生活自理训练等综合性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铜陵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根据儿童社工理念,积极探索转型,拓展服务。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提出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儿童抚育、社会工作、康复教育、医疗等方面着手标准化建设,通过构建儿童福利院标准体系、研制具体标准、宣传贯彻落实标准、监督评价标准、修订完善标准等一系列反复实践的动态过程,探索卓越绩效管理道路,最终达到提升儿童幸福指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扩展服务内容打造残疾儿童康复品牌 拓展功能,打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坚实基础。首先,重视脑瘫康复工作。福利院设立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中医中药疗法等康复治疗项目。2002年,福利院又与香港复康会合作,将引导式教育的方法正式纳入训练中来。另外,福利院根据脑瘫儿童认知能力较弱的特点,采取开设个训课、手工课及音乐治疗等特色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冬冬 《社会福利》2014,(10):41-42
正儿童福利机构是以养护孤残儿童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社会福利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机构养育的特殊性,传统机构养育的不足逐渐凸显,比如机构内孤残儿童的性格孤立、社会适应能力弱以及生活技能缺乏等。为了回应孤残儿童的需求,更好更全面地为孤残儿童服务,儿童福利机构在不断提升传统的医疗、康复、教育、护理等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意识到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说,社会工作仍属于新兴行业,大  相似文献   

13.
陆雯  刘丹  杨梅 《社会福利》2014,(9):43-4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机构接收的孤残儿童比例口益增多,儿童的残疾程度重,智力发展落后这一现状决定了儿童对康复与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高。社会福利机构中康复与教育两个部门的工作模式受到进一步的挑战,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有效满足儿童的康复教育需求?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尝试把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探索一条康教结合之路。福利机构康复与教育的现状康教分离,部门相对独立。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2,(7):65-F0003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于2008年建立了企业标准化体系,2011年完成了向服务标准的转化并通过市级验收,使儿童的养、治、康、教、置步人标准化管理正轨。院内设有三大中心:以0~3岁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的早期发展训练中心,以3~6岁儿童教育为主的多功能教育中心,以脑瘫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引导式教育中心。三大中心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类型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有效地教育与康复,使孤残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福利院康复中心设置于"蓝天大楼"一楼,工作面积约900平方米。内设物理治疗室、多感官统合室、引导式教育室、针灸理疗室、语言训练室和矫形工厂,配备有多感官设备、美国互动立方、挪威S-E-T悬吊系统儿童感觉统合系列、德国MOT0智能运动训练器、美国后置式助行器、美国婴儿姿势矫正器等康复器材,具备为脑瘫、唇腭裂术后、自闭症、生长发育迟滞、马蹄内翻儿童提供康复治疗的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6,(4):63-63
儿童福利机构是我国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208家专门的儿童福利机构,还有600个综合福利机构设有儿童部,共收养了6.6万名孤残儿童;改革开放以来,儿童福利机构在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转变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好的保障了孤残儿童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但是,儿童福利事业还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儿童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儿童养育模式的多样化选择和儿童医疗、康复、教育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和促进了儿童的养育水平,使儿童福利机构实现了从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13,(9):2
兴建于1996年的宁夏儿童福利院,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承担着银川市地区孤残儿童的养护、医疗、康复、教育及全区儿童福利机构指导等工作。多年来,在自治区民政厅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孤残儿童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新路径,使孤残儿童救治率、康复覆盖率、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供养型"向"供养康复教育型"的转变,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儿童乐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全国文  相似文献   

19.
包头市社会福利院在家庭寄养过程中,认真做好儿童福利机构程序性、技术性工作的同时,从“一切为了孤残儿童,为了孤残儿童的一切”的宗旨出发,积极探索保障孤残儿童进入寄养家庭后合法权益的途径,充分发挥家庭寄养在儿童医疗、康复、教育、心理发育等方面的优势。他们认为:首先,应选柽有能力保护孤残儿童权益的寄养家庭。要求寄养家庭的成员在文化水平、道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少有的省级建制儿童福利院,宁夏儿童福利院在做好银川地区孤残儿童的收养、收治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自治区各地市儿童福利机构的培训指导、社区困难家庭残障儿童的医疗康复等职能。在发展成为集要幼儿医疗护理、儿童养育照料、康复教育、技能培训、家庭寄养服务指导、弃婴庇护、儿童权益保护及社区残障儿童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化儿童福利资源中心之后,这所机构考虑的是如何更加精细化地从生命个体关怀的角度探索儿童福利机构的文化建设及孤残儿童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