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哲学兴起之后,工程史研究也开始兴起。虽然从通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但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却应以洋务运动为正式开端,这就出现了“二十年延误”。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三场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从军工产业和军事装备特征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近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与中国古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的战争,而太平天国战争则涉及中国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从古代形态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问题。造成中国工程近代化开端“二十年延误”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封建意识形态和封建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阻碍和抗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二十年延误”的后果严重,教训沉痛。  相似文献   

2.
探讨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其战争过程,离不开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而对于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以往人们往往忽略了贸易关系得以发生和展开的一个重要环节,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相互怎么认识?相互之间认识的差异及其原因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作些思考分析,无疑有助于深入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原貌,也有助于启发当代中国人对“世情”和“国情”的认识,增强我们的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是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在英美史学家的通史和专著中竟很少提到。即使提及,其看法也往往是歪曲的、片面的。英国史学家马瑞奥特认为,鸦片不是战争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是一个“偶然事件”。“英国政府是无可非议的”,应把战争的责任归到林则徐身上。吴德渥德则更明确提出,战争的主因是东方和西方的政治不同,这种不同无法解决,所以最终诉诸武力。渥尔德和吉赤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外交人员地位的承认问题”。威廉森认为,战争的原因是“1833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取消和中国方面的严厉禁烟政策”。还有的认为,“中国的禁烟,威胁了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生存,战争在所难免”。美国第六任总统约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中的台湾与大陆周文顺鸦片战争中遥相呼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①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百余年历史,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书写的一部长长的侵华史。但是,西方一些政治家或学者,却经常滔滔不绝地谈论西方列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功德”,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某些进步记在自己的帐上。美国人丹涅特在论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它不要在相互平等的条件上,而要在君臣之间那种侮辱和卑贱的形式上维持和其余人类的商业交往。”把英国推行殖民制度,对外扩张导致的不义战争,解释为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鸦片战争档史料以及史学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道光年间戒烟运动的“得”与“失”作了新的探析。文章肯定禁烟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认为“重治吸食”政策违背了法制通行原则;同时由于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的过激行为,过早地引发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以外交途径避免战争的机会;另外,政府缺乏足够的宣传教育及其他相配套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鲁迅关于发展的思想,人们习惯用“发展观”来称谓之。当人们一涉及鲁迅关于发展思想这方面内容的时侯,脑海之际也往往泛起“进化论”一词。笔者认为,与其用进化论称谓鲁迅的发展思想,不如以“发展论”称谓为善。  相似文献   

8.
清代竹枝词中的“叶榆”、“鹤拓”是大理古代地名,“云南”是祥云古代地名;“白人”、“人”、“西爨”、“白蛮”、“夷”是历史上对白族先民的称谓。竹枝词反映了大理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描写了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应把“两课”称谓改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课。马克思主义教育课 ,不仅体现了“两课”课程性质和内容的共同特征 ,全面、准确反映课程体系 ,而且有助于克服当前教学中的不良倾向 ,充分发挥课程功能 ,并避免“两课”称谓造成的概念模糊和与中小学德育课在名称上的雷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对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9月4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九龙之战。这是由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九龙洋面首先开炮引起的。自此以后,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三年,……①这种看法把九龙之战作为“鸦片战争爆发的...  相似文献   

11.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武力叩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场战争是英国对华实施“炮舰政策”的一个典型例证。这一政策从酝酿到实施历经八年。其间,英国国内鼓吹发动侵华战争与反战者均大有人在。后者在道义上、舆论上、人数上甚至还占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战争最终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嘉道年间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包世臣敏锐地意识到鸦片耗银于外夷是导致银价踊贵的主要原因,果断提出杜绝夷舶与撤关罢税的禁烟措施。包世臣于战前即已留心海外、关注夷情,发出战争警报。鸦片战争期间,包世臣时刻关心着战局变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反侵略战争,指陈形势,筹划御敌之策,其中“必宜通筹全局”、“以夷攻夷之策”、“草泽中固大有人在”等思想最具时代特点。战争结束不久包世臣即提出总结战争经验的命题,他认为战争失败患在封圻节钺,若言补救,唯在收摄人心、物色人才,这是包世臣民本思想在经历战争之后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的失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作为鸦片战争的直接组织领导者,道光皇帝对战争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狂妄自大、对敌颟顸无知和严重的民族偏见,是导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一系列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60周年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事件,抗战是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人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一场大规模民族战争,无论从哪样一个角度来看,对于激励我们的民族精神,推进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变革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与抗战的关系也主要被置放于“爱国主义”的态度上,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是非分明的和平岁月,一个给作家对于战争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抗战无关”论理所当然将被视作是对文学“进步”主潮的反动。应当说,这样一些文学的“尺度与标准”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时间距离的拉开往往也可以给我们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称谓转指是“的”字结构的转指功能之一 ,但不是所有的“的”字结构都具有称谓转指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VN的”结构称谓转指的认知基础 ,探讨了动词认知域系统对称谓转指功能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这里要谈论的是《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北京人在纽约》、《末代皇帝》四部片子中折射出来的华夷观念。 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对于一般中国人,“外国人”这个词汇似乎很遥远,那是些野蛮不化的夷族人。然而鸦片战争的炮声却使得“外国人”变得触手可及而且大多“面目狰狞”,乃至成了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政治家都不能回避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责任编辑的称谓问题 顾名思义:“称谓”就是对某种事物或人的称呼、叫法。不过,这里所说的“称谓”,决非直接对人而言,而是专门指对“责任编辑”这一神圣职业的称谓。不难看出,一经在编辑之前加上“责任”二字,便会使原有的“编辑”这一单项称谓,立刻变成了偏正结构的双项复合称谓。相比之下,后者的复合称谓,在突出与强调编辑职业的严格责任要求上,要大  相似文献   

18.
《红岩》中称谓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岩》中的称谓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保护性“策略”,业缘关系的“同志”称谓具有支配地位,血缘关系称谓则被严重边缘化;这种称谓结构实质上也是新时期语境下的重建。对其称谓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解读,可以反映出该作品的时代、社会特征及其被“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庆的古称谓中,“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也是最古老的一个,既是古国名,也是古族名,既是古行政区划名,又是古地名.与“巴”有关的称谓还有“巴郡、三巴、巴州、巴县”等称谓.历史上的称谓还有“楚州、渝州、恭州、江州、荆州”等.今天重庆简称“渝”.此外,还有一个长期被误解的重要地名“垫江”.本文对这些曾经出现过的历史称谓及其语源进行一一梳理.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固在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然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发展局势的茫然无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战事三起三落,中国败而再败,然清政府对战争因何而起,战势如何发展,战争为何失败,却始终处于盲目状态,这种败而不知其因,败后不明其训,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剧。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史学界的结论很明确:政治腐败、军事落后。但是,如果我们今天重新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对世界的茫然无知,亦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