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逻辑实证主义为实现其“拒斥形而上学”(即拒斥传统哲学)的纲领,提出“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的理论。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凡科学的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传统哲学的命题,仅仅是在表面上与综合命题或分析命题相似,实际上它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不能被逻辑证明。所以,哲学的命题是毫无意义的,由无意义命题所组成的哲学理论就应该抛弃。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经验证实原则”的初衷是要通过经验达到强的证实,即完全的证实。然而,经验并不能证实全称命题,一种科学理论用经验来达到强的证实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逻辑实证主义作为标准的科学哲学曾辉煌一时,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有严重的缺陷,它把科学束缚在僵死的框架中;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是动态的,它把科学从僵死的框架中解救出来.在逻辑实证主义向历史主义转变中柯瓦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柯瓦雷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观的批判以及他的科学史方法、科学哲学思想,在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派别形成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使了逻辑实证主义向历史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3.
历史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权威论点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在于能够把现象置于普遍法则的规范内来加以解释和预测。当合适的经验条件被赋于真实的陈述时,这些现象便可以从普遍法则中逻辑地推演出来。根据这一观点,假如历史解释是科学的,那么这些解释必须具有上述这种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举世难题。文章剖析了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其演变,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划界理论的预设以及它所面临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划界问题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一生创立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哲学理论——语言图像论和语言游戏说,分别影响了分析哲学中两大流派: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在语言游戏说中,维特根斯坦批判清理了语言图像论的理论缺陷,放弃构造理想语言的主张,转为对日常语言的哲学分析,用语言的正确用法诠释其意义,最终导致其对哲学性质与任务观点的彻底转变,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批判精神和严谨科学的哲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哲学理论缺少哲学根基和逻辑合理性,以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权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根基。反马克思主义者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错误评价的重要原因,从形而上学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不科学的。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否为哲学理论要从哲学的本质特性来思考,划清形而上学和哲学界限是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基础。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是否符合哲学特质,只有从哲学性质出发来对问题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形而上学"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不同境遇是它们各自运用新的不同方法以图超越传统思辨方法的结果.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运用经验的逻辑分析方法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辩证逻辑方法却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内容作了更进一步的解析.这使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比较对现代西方哲学有重大影响的两大哲学派别即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方法,是理解现代西方哲学不同走向的重要一环,并将给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在上个世纪成功替代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上的主导,这不仅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还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及科学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逻辑实证主义把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的信条推向了极端,他们从语言的意义理论入手,把传统哲学研究的问题统统归入不可用经验证实的、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加以拒斥,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与语义分析.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来看,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是不成功的.但是也应看到,他们也留下了值得我们珍视的、具有启示意义的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0.
逻辑实证主义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它其实就是马赫主义,不过是披上了新的外衣,采取了所谓“逻辑分析”的手法,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所谓的“逻辑分析”方法与科学的逻辑学全无共同之处,而是对于近代数学和逻辑学的歪曲,是极其繁琐的,伪装科学的形而上学方法。利用这个手法,逻辑实证论者捏造了关于意义的理论,企图说明有关世界本质的判断是没有意义的,从而抹杀唯心与唯物的区别。在意义理论之下,掩盖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唯心论本质,我们在这里要揭穿逻辑分析方法的伪科学性,彻底批判关于意义的理论。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维也纳,因之又称维也纳派哲学。维也纳派正式成立于1929年,  相似文献   

11.
哲学逻辑史既不是中国哲学史,也不是东方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同样也不是总和意义上的世界哲学史,而是一般的哲学史。哲学是对世界绝对本质的探求。哲学逻辑史是这一探求过程中表现为人类整体品质的思维的发展史。哲学逻辑史是哲学自然史上升到哲学理论应有的中介理论。哲学逻辑史是哲学理论建设的必要前提。哲学逻辑史的基本建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科学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逻辑实证主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促进了经济学的数学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实证主义的方法所存在的一些弊端。由此可以说,实证主义的方法不是经济学方法论唯一的选项。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主要传统在“社会科学哲学”中,可以区分两种主要的思想传统。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基本逻辑特征。他们所坚持的传统可以称为实证主义的。值得一提的是,“实证主义”或“实证主义的”传统,并非只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全面的逻辑统一,而且坚持一种特殊的科学观。科学被认为是对社会现实或自然实在的某一给定领域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研究的认识论决定其哲学理论观点,哲学理论观点决定其研究方法论。社会构建主义的研究认识论选择解释主义的哲学理论观点,解释主义的理论观点选择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客观主义的研究认识论选择实证主义的哲学理论观点,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点选择定量的研究方法论。基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同样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加上管理学界对定性研究存在一些偏见,国内管理学界应进一步从哲学的角度考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并对定性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1962年库恩以《科学革命的结构》力证科学进步是一场颠覆和重构的革命史。方法论上,库恩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但也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诸原则,进而建构了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上,库恩运用后实证主义整体性地诠释了科学革命的思想。通过辨析后实证主义的相关术语和援引自1965年伦敦科学哲学国际讨论会以来的“科学之争”,研究表明波普尔学派和历史主义的文本批判使库恩范式受锢于“文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则让后实证主义重新回归历史实践,并揭示出库恩“科学革命”的价值实际上在于从哲学上为人们思考知识发展和科学进步构建了一个“革命”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书刊简讯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Edited by A.J.Ayer.(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9.Pp.455.)这是一本由英国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艾耶尔编选的论文集子。全书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第二部分是“哲学、形而上学和意义”,文章有石里克的“哲学中的转折点”,卡尔纳普的“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排除形而上学”,石里克的“实证主义和  相似文献   

17.
由柏拉图奠基到黑格尔集大成的西方传统哲学在 2 0世纪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被指责为应被拒斥的“传统形而上学”。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反形而上学运动主要是从科学主义的角度来进行的。科学主义的反形而上学运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 ,它将形而上学把握为任何超出经验科学的理论思辨。本文重点对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原因、方式和结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以阐明其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作为科学哲学的成熟标志,它的兴衰有自己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即"经验证实"原则的追求与证实标准的确立之间的矛盾,也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症结.本文围绕逻辑实证主义的内在矛盾,对其由兴至衰的整个过程进行考察,凸现其发展演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蒯因后期主张逻辑仅仅是带等词的初等逻辑,既把带等词的初等逻辑作为其哲学框架,又承认物理对象(最终归约为类)和类,因而其哲学框架和本体论是不融贯的。弄清导致蒯因哲学理论不融贯的原因,让集合论充当蒯因的哲学框架,调和蒯因的哲学框架和本体论之间的矛盾,对于科学理论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给政治理论确立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但政治哲学是对政治权力作道德评判,而道德和价值判断与其说反映了“对象”,不如说仅仅出于人们的偏爱和选择,所以当逻辑实证主义揭示了政治哲学的“虚假性”时,政治哲学衰落了。然而,人类情感态度的表达和对政治生活的规范又离不开“非科学”的道德语言,当实证主义者无力证实可实证原则时,政治哲学再度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