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针对2008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实行结构性松动。“双稳健”政策的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从战略上实现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稳定发展相结合,以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决策与信息》2008,(1):4-9
“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这是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定下的主调。中央的“双防”思路昭示着问题的存在,而由此提出稳健财政政策与从紧货币政策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尚属十年来的首次。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信息,2005年宏观调控应以中性、稳健为主调,不宜“下猛药”,政策信号既不导向紧缩也不导向扩张,针对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出台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主要就两国不同时期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宏观调控层面解释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自1997年10月开始,出现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中央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着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增加需求,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把拉动内需作为启动经济重大措施的同时,却对有效供给的研究重视不够,以致“通货紧缩”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面对的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央果断出手,宏观调控政策从容应对,“见招拆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去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经济企稳向好局面进步巩固。现将一年来最“给力”的经济政策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今年盛夏跌至GDP单季增长7.6%的近年新低。这并非短期的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正在内外夹击下探寻新的增长模式。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绷的大背景下,卖地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如何解决土地财政绑架房地产调控、如何根本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及中央地方两级财源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难题,都使得重构地方财税体系到了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8.
财经视点     
《决策与信息》2005,(1):87-8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提出许多新的精神和思路;“三农”再次成为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国家财政将大力支持“三农”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进入十几年来发展最好时期;联合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5%中美为主要动力;2005年我国几百种进口货物关税下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坚定不移促转型,心无旁骛谋跨越,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84.2亿元,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141.6亿元,增长41%;财政总收入14.8亿元,增长29.2%,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31.4%,向着全国“百强”县市、中部经济强市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国家的性质不同.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不同.决定着国家主体的经济活动目的及达到目的的途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发展的目标模式,其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是国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低成本公共财政绩效问题研究,对于强化宏观调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以最低的发展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9,(1):I0001-I0001,I0004,I0002,I0003
2008年,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这一年,中央领导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斌 《经理人》2008,(1):26-26
2007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8年经济的重要指示就是,“防止经济偏快转为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具体实施政策就是稳健财政和从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到“从紧”这是10年来首次。货币从紧政策会不会导致2008年银根紧缩、企业融资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3.
财政和银行是政府的两个“钱袋子”,如何理顺和处理好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否真正奏效的关键所在,也是国民经济能否稳定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这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作了重要讲话。金部长站在国家财政当家人的角度。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去年我国的财政整体运行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工作确实是有财有政。而且2004年国家财政的喜人形势,也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准备了条件。金部长对稳健财政政策也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稳健财政政策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转化。概括地说,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铜梁县抓住机遇,将房地产业列为县域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通过三个“转变”、两个“管住”、两个“培育”,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1至10月,房地产共完成开发投资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03%,是2000年的14倍;房地产业税费总收入达到1.13亿元,占县级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9.8%。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前两年中国的经济过热已经蔓延到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现在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进入稳健发展的“十一五”期间,我们痛定思痛,分析这种过热的根源,是投资总量和结构的控制不合理,因为,“经济增长不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投入资源的增加,另一个是来源于效率的提高。如果不是靠效率提高、而是靠投入增加来维持增长,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增长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可能会在2006年600亿元的基础上缩减100亿元左右。而对于中国经济2007年的走势,国外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势头难消,恐怕很难实现“软着陆”;而国内的经济学家及舆论则均认为,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2007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平稳期。稳健的财政政策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十年来首次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省经贸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工业流通经济取得新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0.
《决策与信息》2005,(3):8-8
宏观调控 2005年是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温家宝指出:“我们将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采用经济机制的调节和经济手段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