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就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发展的动力和发展方向诸问题。它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是: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民族精神的扬弃。一、中国经济的振兴与中国文化的繁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反过来,一定的文化也要深刻地影响于它所赖以形成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因此,我们的哲学反思势必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开始。任何时代的文化生活,都严格地被该时代的经济生活所制约。社会发展史表明: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就会由它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过古代自然经济形态、近代半自然经济形态,当前正逐步走向普遍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2.
类哲学:哲学维度的思考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思想维度有不同的引发层面、不同的指向、不同的洞察视角.哲学维度的思考方式是人的反思的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不同于关于对象的意识的思考方式,其运思指向与维度是将对象意识与对象意识的意义加以区别,进而将对象意识作为反思的对象加以把握.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维度的思考方式表现在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进而完成其反思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哲学研究的中国资源既包括观点,也包括方法;研究者迄今为止大多只关注前者,对后者则注意不够.时于今天的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来说,实际上恰恰只有方法具有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而观点不过是达到特定人生境界的研究者对特定的研究方法加以运用的产物.因此,在今天的文化哲学研究过程中探讨和利用中国资源,与进行其他方面的哲学研究一样,研究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寻章摘句",而是实现对自己和被探讨对象的方法论自觉;只有这样,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避免"歪解歪批"而实现真正推动文化哲学研究顺利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典诗歌有表达哲理意义的传统,并以潜在性的哲学维度存在于艺术状态之中,表现在诗歌创作心态的形而上追求、诗歌欣赏心态的形而上境界、语言本体的形而上意蕴。诗歌创造出哲学的境界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仅是社会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且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探察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通与不同之处,是为了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来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大国靠天吃饭,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熟人社会以“和”为贵,催生出“君子风范”的礼仪文化,二者共同展示了礼仪之邦的深刻内涵与致命缺陷。为此,本文在深入揭示礼仪之邦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古代中国“君子”终难形成“风范”的深层原因及深远影响,试图对形式主义泛滥的社会现象作出哲学文化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文化的独特视野出发 ,对建构中国文化哲学的支撑点进行了探讨。第一 ,探讨了中国文化对人的生命的独特表达方式 ,分析了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第二 ,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基因”结构和“多圆”复合结构 ,对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比较。第三 ,阐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独特“天人”观 ,分析了中西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差别。第四 ,分析了中国文化对“人的价值”的独特见解 ,比较了中西文化在对待“人的价值”上的不同倾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引介和传播诠释学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联想性反思,中国经典解释传统中的丰厚资源能否得到开发和利用?如何把西方的诠释学和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思想表达结合起来?能否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诠释系统?这些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思考,不同路向和方式的理论建构工作也悄然展开.本文从西方诠释学的发展理路和当代境况入手,分析了中西"诠释"观念和系统的差异,认为中国传统的资源多半只能划归到"前诠释学"的形态,不能和当代诠释学同日而语.且就诠释的资质而言,因与自身传统的疏离化,使得当代的中国哲学在寻求诠释系统的建构时,资源并不显得丰裕.这种困境,加大了面对西方诠释学时有效理解和吸收的难度,使问题的处理变得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卷入整个社会文化转型的洪流之中。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缺乏重视逻辑分析来观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在转型过程中既要保持其鲜明的文化个性 ,又不能与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才能在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哲学表达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
中西形而上学均以本体之学为核心。西方哲学有“本体实而不显,现象现而不实”之说;中国哲学则认本体实,现象亦实,因而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论,本体与万物并不分离,且情系人生而为一境界。中国哲学之体悟,乃是人生与道同体之方,并非单纯的认知方法,这便是“爱智”与“闻道”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不仅体现在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 ,尤其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 ,深刻理解这一思想内涵 ,对推动进入攻坚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何谓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应是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 ,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这一文化应具有如下基… 相似文献
14.
断言心灵的规范性研究也是心灵哲学的组成部分,既有学理的根据,又有事实的根据。中国心灵哲学同时具有求真性和规范性双重品格,当然后一品格居主导地位,贯穿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心灵哲学的始终。它着力探讨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自己所拥有的心理,怎样让我们喜欢的心理产生和存在,以及怎样让有害的心理得到灭除。它追求的不是让心灵永恒,而是要让对人有害、不利的心得到减轻直至灭除。在揭示成圣的先天根据、内在机制、原理和实现途径的过程中,它深入到了心灵深处,致力于尽心知性,同时兼及对命、理、道、材的探讨。中国心灵哲学在发挥价值论作用的同时,从特定侧面助推着对心的求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5.
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中国传统哲学” ,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即自然科学哲学、人文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近世以来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用自然科学原理、人文主义原则和唯物主义思想认知、发掘、整理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本文旨在对这三种认知方式应用状况及其意义予以探讨 ,并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邢海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诗的哲学维度就是诗的艺术深处所涵纳的理性因素,是诗人凭借具象的形态所表现的对世界及自身的基本理解。诗的本质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表象内容进入深刻的经验世界,诗意也必然走向象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部分国外产品因技术领先,在中国市场占有份额很高。部分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情有独钟,青少年群体尤为突出。这种崇拜有其深层根源。对洋品牌的崇拜,不完全等于文化自卑。走俏中国市场、或为中国人接受的洋品牌,大多含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元素。学习并创新高科技,并将中国先进文化元素融入国内品牌,是祛魅器物崇拜、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必然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不断地吐故纳新才富有生命力,中国哲学也概莫能外。我国所进行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不仅全新的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而且,市场经济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直接的冲击,这使重建当代哲学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可以预言,不论中国当代哲学的重建多么具有时代气息和全新内涵,它都不能完全抛开自己的文化源头——中国传统哲学。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