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问题关键在于它是不是等于“之于”或“之乎”。动词后用“诸”的情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 诸”,(二)“动词 诸 乎”,(三)“动词 诸 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听老乡反映,现在干部下基层的次数多了,调查也深入了,发现了不少真问题.但一谈到怎么解决,一些人留下一句“回去就办”“回去就研究”后,就难有下文了. 到基层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作风值得提倡.受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现场办公”,“带回去研究”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回到办公室,就把发现的问题、做出的承诺丢到九霄云外,缺乏回复、交代,结果只会让群众在等待盼望中寒了心、伤了情.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非常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西南民族大学“西部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课题组对西部地区主要省市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对该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本文选取在调研中获得的真实案例,就西部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作以简要分析,其目的是查找犯罪根源,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使未成年人犯罪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4.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这句名言在我们党内讲了多年。然而,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怎样写好一篇调查报告?对我们许多同志来说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单单是个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根本态度问题,一个学风和文风问题。我们不妨剖析几种类型。(一) 现在,我们一些同志下乡调查,人未成行,电话先到,于是支书、村长、甚至乡长陪同一大群,老百姓一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制定政策,研究问题,落实任务,推动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但是在当前农村基层调研中,相当程度存在着“六多六少” 的不良倾向,导致调研工作质量难提高、精品难出、作用难现。  相似文献   

6.
稍稍浏览一下当代文学作品就会发现比喻的大量运用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隐喻,几乎成为当代文学语言及叙事技巧的主要特征。“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的有关论述颇具代表性:“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①有些学者甚至把比喻提高到与一般言语方式并列的高度:“最主要的非言语本身所固有的形式就是比喻。”②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喻的方法甚至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与人类的精神结构和意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显然,传统修辞学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亚里士多德直到现在的修辞学研究,很少甚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61年初,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谭震林分别率领中央工作组到河南省长葛县和尚桥公社、新乡县七里营公社蹲点调研。省内其他地区的整社工作也围绕调研试行《农业六十条(草案)》和小队核算展开。经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人民公社的体制弊病不断被发现和纠正,“大跃进”以来积累的严重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做好工作要有三条:一是情况明,二是决心大,三是方法对。”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将“情况明”作为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提出,就是因为“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我们必须强调过细地进行调查研究,对各个领域的客观实际和历史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真正做到亲知、真知和深知。做到真知、深知很不容易,这不仅是由于调查者的素质和水平因素影响,还因为可能受到弄虚作假、假报虚夸、看风使舵等不良风气的严重干扰,调查研究有时得到的往往是浅知,甚至是假知。因此,在调查研究中必须力求做到八戒:  相似文献   

9.
一、突出重点。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都有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个重点进行,为中心工作服好务。为了与中心工作的步骤合拍,调查研究必须具有超前性,否则,调研工作会成为“马后炮”,失去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的意义。搞好超前调研,主要是指调查研究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具有超前性。这要求从事调查研究的同志,第一,有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把握整个社会的宏观趋势和事物的微观特征;第二,强化超前和先导意识,目光长远,具有一定远见和“透视”功能;第三,有努力开拓、勇…  相似文献   

10.
舒君  江红萍  姚丽芳 《社区》2012,(21):8-10
3月中旬,湖北省荆门市民政局对中心城区53个社区的公章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全面摸底。由东宝、掇刀两区民政局组织辖区街道、社区对社区盖章项目逐一清理登记,了解了社区公章使用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二是座谈走访。实地走访了凤台、白云楼、大桥、牌坊、虎牙关、名泉六个社区,在此基础上,召开了街道、社区相关人员座谈会议,了解了社区基本工作情况,听取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束时,调查组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也初步揭示了社区公章何以成为“万能章”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想象力”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品质。本文通过反思我国20多年的传播学研究,发现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想象力”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传播研究者质疑精神与问题关怀的缺乏、传播研究核心议题对“人”的研究的忽视以及研究方法的僵化三个方面。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传播学科的建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新闻     
《社区》2005,(10):16-17
民政部正式启动“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2005年4月29日,民政部召开“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启动暨培训视频会议,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宣布“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正式启动。这次调查分为民政部与有关社区建设专家分赴10个省进行的专题调研和“百城问卷调查”两种形式。此次问卷调查共有三类调查对象:一是城区(县级市)政府负责人;二是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三是社区居民。这次调查主要是围绕如何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阿眉斯聚居于台湾东部纵谷及滨海平原一带,是高山族人口众多的一个族群。关于它的名称,历来就有“自称”、“他称”的不同提法,与此有关的名称的译法也有二说,一日“阿眉斯”,一日“阿美”。六十年代国内报刊似乎通行“阿眉斯”,到了最近几年都不约而同改用“阿美”,原来用“阿眉斯”的人也弃而就“阿美”,“阿美”一词几成风靡之势。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符合历史事实、语言习惯,同时合乎汉译的规范呢?本文不揣浅陋,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学者们研究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不同的三种主要观点与我国《格萨尔》这部活形态史诗的说唱、流传、记录、整理等诸多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史诗研究的实况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那么争论旷日持久的“荷马问题”也许能够得到解决,至少可以启发研究者拓开自己的视野,不要就“荷马问题”研究“荷马问题”。我们可以说所谓“荷马问题”中的“短歌说”、“核心说”和“统一说”是每一部民族史诗在其创作和形成过程中都经历的几个阶段,均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世界回答中国有没有翻译学的问题,解决一个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二是给历史一个交代,解决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三是为未来树立一个标的,回答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前途问题.关于有无“中国特色翻译学”的争议归根到底是由一个世纪来“整理国故”的方法论引起的.这个方法造成了三个后果:一是中国传统学术先天不足,二是中国传统学术天然地落后于西方,三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唯一途径是不断由西方引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途径只有从逆“整理国故”开始,反对“格义”式的以西律中,发掘本土资源,重建中国话语,与世界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这是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提出的。情况确实如此,尤其是科技翻译,逻辑思维是解决翻译问题的重要前提。翻译绝不是语言、文字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而是用一种语言、文字符号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始于语言,并以语言表现翻译结果。不管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符号系统。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据法的立法模式”说存在着三个内在矛盾和二个范畴错误 ,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不能有效成立。对它未能解决的问题 ,应通过提高造法效率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等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比如说,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惟有这样的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壹前言贰通论部分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上古汉语有系词 (一) “是”字在光秦就有系词的用法 (二) “非”字在上古是系词二、上古汉语否定句的两种句式同时并存三、前置宾语后的“是”字、“之”字不是“复指提前宾语”的代词四、“其”字并非只能作定语,也不等于“他的”五、“之”字并非只能作宾语六、关于“之”和“焉”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读大学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棵粗,另~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