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发展结构、实践模式、发展建议以及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以期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农业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要使我国农业经济走出困境,必须使农业循环由单项循环走向多项循环,实现产业大循环,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新的赢利模式,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应重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循环性"为宗旨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管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工作应遵循如下思路:吸收本国和外国、本地和外地有关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行业组织、公民、政府等法律主体为对象,以减量化为重点,整理、制定和修改河南省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法规、规章和标准,为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从总体上看,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增长幅度较快,但各分类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从单项指标看,排名靠前的阻碍因素有人均耕地、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和农业能耗系数;从分类指标看,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环境与安全指标对滁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著,加快农业产业调整,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化解"三农"问题,必须构建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放性思维、知识和实践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性因素;以人为本是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是农村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农村循环经济价值实现的途径;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加强对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贵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欠发达、欠开发"的危机感与追赶意识下的粗放增长发展方式路径依赖障碍,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低、转换缓慢的结构性障碍,技术水平落后和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内生性障碍,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制度性障碍,贵州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才缺乏形成的人力资源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7.
翟晓岩 《兰州学刊》2006,(9):139-141
循环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节约和降低发展成本,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的位置,围绕循环经济制定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产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常重要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为了实现河南的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如何通过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制定和实施为循环经济保驾护航,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文章通过安徽省铜陵市的实证研究,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生态足迹等分析工具,从量上对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和规范,从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以及保障措施四个层次进行研讨,指出矿产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并为其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导下的一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思路,树立理念,探求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强化行政和政策推动。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及其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农业生产过程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由"资源-农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质流动方式,转变为"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从法律、政策、体制、技术、观念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结构,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并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经营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创新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制定有利于循环农业的投入政策、加强宣传教育与加快观念转变等六个方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而物价指数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本投入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低度化;过分依赖资源禀赋优势,导致"资源转移效应"与"支出效应"等.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来发展和提升原材料和能源产业,培育特色农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实现贵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贵州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地方的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和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模式,但就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局里,贵州农业经济却取得一定的发展,其中还出现了突破封建自然经济模式的商品化倾向的重要变化.因此,研究抗战时期贵州农业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弄清楚贵州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于当今贵州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实行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认为循环农业是基于循环经济的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不仅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产业、技术、法律等条件的支撑,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南充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充市是典型的丘陵大市,其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格局正逐步形成,生物质能利用实力和农业循环经济效应日益凸显。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南充市农业经济划分为粮菜牧、粮蚕牧、粮油果蚕牧为主导的三个区域,分三类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最终,在南充建立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系统.促进系统内部物质多层次循环与能量高效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都是人类反思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矛盾的结果.我国在现阶段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都存在无法突破的困境,实现两者的系统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通过从发展背景、目标、推动力、运行环境及实现途径系统地考察两者的异同,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有效整合两者的异同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对策,实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无疑是走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单行推进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