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省世居民族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和蒙古族。除回族外其它四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藏族和蒙古族有自己的文字,土族也试创了自己的新文字。藏族是我省一大主体少数民族,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藏族比之我省的其它民族相对地在经济、文化、教育上发展滞后。因此,青海的民族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在做好各个民族共同工作的同时,主要是指做好藏族的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同  相似文献   

2.
(一) 我们青海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在这七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除了汉族以外,还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等六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而居住的地区则达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八。这就不难看出,民族  相似文献   

3.
西宁市城东区作为青海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典型区域,在居住格局上形成了“混合社区”、“聚居社区”、“过渡社区”三种模式,这种状况造成了不同民族之间实际感情距离的疏远,进而对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对改善和解决城东区的复杂民族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成份,总人口为518.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5.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世居少数民族有 5个,其中藏族有 1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21.89%;回族82.34万,占 15.89%;土族 19.95万人,占3.85%;撒拉族9.58万人,占1.85%;蒙古族8.88万人,占1.71%。其它少数民族1.6万人,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5.
明代西北为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情况相异,很难进行整体研究,目前所见多为单个民族研究成果。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一个民族,对其在明代的发展情况,如明代的关西七卫,专家学者关注较多,尤其是对哈密卫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明代西北蒙古族的研究,涉及到蒙古族与土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等形成的关系,蒙藏关系,蒙古族向青海的迁徙,蒙古族在西域的活动等;对明代西北藏族的研究,则集中在明政府对藏区的治理措施、藏传佛教、藏族移民与人口等方面;明代西北的回族专论和综论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回族的发展演变、回族与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6.
位处甘、青两省交界的河湟地区,由于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经济结构的民族分工与协作的社会现象。例如:汉族、土族群众多半务农;藏族、蒙古族同胞大多畜牧;而回族和撒拉族人民多喜欢经商。结果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为民族团结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西北汉族、藏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群众,在特定的自然地域生态文化空间中,表达个人和群体心理情感及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跨越民族文化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行为和活动。它表达着各民族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状态,以唱与听的交流方式传达与沟通自我心灵的呼唤及意识互动体验,是西北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艺术表达,是各族群众交流互动和多元共存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个位于南京城南的社区,生活着回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撒拉族、东乡族、畲族、壮族等14个少数民族族别的300多户、800多人,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十分鲜见。这些不同民族的群众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又有怎样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民族预备班英语教学初探贾春兰我部是一所少数民族居多的学校。主要是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等,而且大都又来自各州、县偏远的乡村。这就决定了我部学生的外语水平偏低,加之在中学阶段学生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应试上,因此英语作为语言交际工具,在他们身上几乎体现不...  相似文献   

10.
保安族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关于这个民族的族源历来说法很多,目前根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经过多次反复调查研究,大多数专家认为,保安族可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別是元明以来,以蒙古民族为主,融合了当地的一部分汉族、土族、回族、藏族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族。根据1982年的统计,保安族已经从解放初的4000人发展到9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相似文献   

1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立足青海,放眼国内外,走出了一条自有特色的道路,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备受学界重视。我于1979年开始为这一学报撰稿,20年来我成了学报的读者、作者,与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报发行第一百期的时刻,写几句感想和体会,以示祝贺。青海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自古以来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为开拓建设青海作出了贡献。青海的古代民族有羌人、戎人、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汉人等,自元代以来又有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加上藏族和汉族,形成了今天的世居民族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又有30多个民族成份的少…  相似文献   

12.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5个可识别的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81.82%,除汉族外,有回族、藏族、哈萨克族、土族、满族、朝鲜族、苗族以及全国稀有的裕固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省内22个地(州)、市(县)内,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其中80%的少数民族集聚在各自治州、市(县)范围内,其余20%的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七个县与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的8个县(市)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以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另外,还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共有土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9.6%。  相似文献   

13.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都是中国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四个民族的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回族是仅次于汉族的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的传统聚居地以西北为主,但回族人口在各地的流动性较强.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分别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居住相对集中.对这四个民族的人口指标和历史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和发现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与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海,一片古老而神圣的高原净士。它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头”,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秉承著历史的文明,近年来,青海省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民族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青海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在青海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针对这一特点,青海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发展教育以民族教育为重点,发展民族教育以藏族教育为重点,藏族教育以牧区为重点,农业区民族教育以边远贫困山区为重点,撒拉族回族教育以女童为重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通河流域是青海省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春秋战国以后,流域内逐渐有羌人和匈奴活动,而在羌人、匈奴之后,汉族、鲜卑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和土族,先后涉足祁连山之南的大通河流域,作为统治民族的汉、藏、蒙政权还在这里设政建制,开始了对大通河流域的政治经营和开发利用。对大通河流域的历史建置进行梳理,对于研究大通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问题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过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院现有33种民族成分,它们是:汉族、彝族、藏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俄罗斯族、京族、门巴族。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除撒拉族、汉族和藏族外,还有人口近八千左右的回族聚居在县城及县城以西的托巴、瓦匠庄、线尕拉以及沙坝塘,号称中原四庄。 这里的回族操河州方言汉语,其风俗习惯既受汉族影响,又受到撒拉族影响,但他们的一切习俗仍然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点。今以婚俗为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悠悠岁月,积淀了青海丰富灿烂的文化。无论是民俗还是宗教,不论从城市还是到乡村,载歌载舞的节日,精彩纷呈的盛会,都赋予这方厚重美丽的热土神秘、犷远的地域特色和浓郁、强烈的民族气息,千年不化。 走进青海,歌如海,舞如潮。青稞蘸绿、菜花铺金的季节,嘹亮的“花儿”(青海的民谣称为“花儿”)自田间或原野飞出,此起彼伏,绵绵不断。河湟“花儿”、藏族“拉伊”,土族婚礼曲、回族、撒拉族宴席曲、蒙古族“高林道”,汉族平弦、贤孝等群众参与性极高的民间艺术活动遍及乡野,随处可见可闻。 景色宜人的夏季草原上,人们盛装云集…  相似文献   

19.
生息在中国西部的侗族、苗族、藏族、撒拉族、回族和蒙古族,其传统生计能做到对水资源维护与利用的完美结合。在“复原”这些民族传统生计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他们对水资源的维护与利用可以为今天的水资源管理提供诸多的启示,只要能做到认真发掘和利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技能,使之与现代科技接轨,并加以推广,那么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可望得到缓解,最终实现对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完美兼顾。用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摔跤运动,如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回族、满族式摔跤)、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的渊源、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摔跤所具有的健身娱乐、对抗竞技,以及传承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民族经济的价值,旨在繁荣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交流,提升民族文化价值,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