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她很平凡,是因为她的工作岗位确实平凡;她是生命使者,是因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承载着一个个孤残儿童的生命。 金礼贤,一位拥有大专学历的女同志,自1990年走进辽宁省辽阳市福利院以来,一直从事着儿童养育护理工作。22年来,在这个极为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豪言壮语,但却被送进福利院的一个个孤残儿童记住一辈子,并且成为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一支笔 ,可以写出无价的艺术瑰宝 ,流芳百世 ;也可以自画贪官的丑恶嘴脸 ,遗臭万年。今年3月8日已被执行死刑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胡长清 ,也曾被人称为书法家 ,然而他摇晃手中的笔 ,除了欺世盗名 ,更看重的是贿赂 ,是不义之财 ,是聚敛千万家私。到头来 ,他把自己画成了巨贪 ,走上了不归路。蓬门苦出身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 ,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好地方。1948年10月 ,青岗村一间破烂的茅屋里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哭声。喜得长子的胡家高兴极了 ,几经商量 ,给孩子取了个吉祥的名字 :长清。希望他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做…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福利院,承担着全镇24个村,3.56万人的敬老养老重任.多年来,该院不仅用真情与汗水把福利院精心筑造成老年人的幸福港湾,而且先后12次被市、县民政局和镇党委评为"模范福利院"和"敬老养老先进单位".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敬老平台.  相似文献   

4.
连谏  倪妮 《现代妇女》2005,(3):40-40
大约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朋友送我回家,车过某小区边缘时,一女人的号哭夹杂着骂声在寒冷的冬夜里越逼越近,我是个有好奇心的人,遂摇下车窗去听。离哭声近在咫尺时,终于看清,女人坐在冰凉的马路牙子上,因长发散乱看不清面孔也就无从猜度年龄,她旁若无人的大声哭泣,倾诉着某男人丧失了良心,不得好死,当年怎么海誓山盟把自己骗到手如何如何。或许这样因情变而生的怨恨,在都市里已是司空见惯,所有黑着或是亮着的窗子,都紧闭着守护自己的温暖,她的哭诉没有邀来同情或者愤慨。离她的哭声渐去渐远,我对朋友说:又一被抛弃的第三者。朋友笑笑:你错…  相似文献   

5.
张骥良 《老年人》2005,(7):23-23
我拿起笔,只想写点文字献给我的母亲。我深知手中的笔太轻,无法承载母亲在整整半个世纪里给予我的爱。2004年6月30日,是我50岁的生日。也就在这一天,母亲讲出了我的身世。50年前的这天,天空飘着小雨,父亲下班走出医院大门,在一家店铺的门口,隐隐约约听到了哭声。走过去一看,他发现破旧的纸箱里躺着一个出生才几天的婴儿。父亲抱起婴儿,在那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直等到天黑,也没看到孩子亲人的影子。无奈,他只好把孩子带回了家。这个婴儿就是我。父母当年没有生育,很想要一个孩子。尽管如此,他们总想着为我寻找亲生父母。然而,偌大的北京城,又到…  相似文献   

6.
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一个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诞生了。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把聚焦的镜头对准了她.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称谓——"试管婴儿"。10年后.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了.她叫郑萌珠.今年20岁了。  相似文献   

7.
正女友以"恐婚"为由,只恋爱不结婚。为让女友嫁给他,他不停地发微信红包以示爱意。当他把十多万元积蓄都发给女友后,女友却失踪了。一气之下,他把女友告上法庭,要求女友返还红包。法院是否会支持他的主张呢?屡屡求婚一再被拒,女友推说患了"恐婚症"2017年11月的一天,济南一家大型女子美容会所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大声斥责着一个女孩,说她骗走了他十几万元钱,让她马上退还。  相似文献   

8.
皇甫晨霞今年25岁,是中山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去年12月考入南昌市青云谱区社会福利院,专职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她一来到福利院,就对老人们的需求重新进行了调查评估,建立和完善了老人数据库,并为老人们量身打造了服务方案,通过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开展老年服务。  相似文献   

9.
世界     
正年轻的母亲与她的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去乡下的娘家团聚。突然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也无法移动自己的双脚。她知道她在呼喊"我的宝贝",尽管婴儿就在她怀中,就被她紧紧地拥抱,她想要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她想要知道世界把她们母子驱赶到了什么地方。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她看见了  相似文献   

10.
1994年除夕之夜,古城宝庆沉浸在佳节的喜悦与繁忙之中。一位年过五句、脸庞端庄、短发明眸的阿姨却在车内抱着一个刚满4个月的婴儿,风驰电掣般地驶向医院。她是谁?谢华容。童臾皆赞、名振三湘的“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工作者”、邵阳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谢华容。她在社会福利事业这方土地上勤勤恳恳耕耘了35个春秋,毫无保留地把八世间真诚之爱顺注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孤老们。1960潭秋,命运Z神将刚从邵阳工业专科学校毕业的谢华客,置于这个侍候人的位置上。打那时起,她便将自己满腔的真情与汗水。一股…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受欧洲和我国香港地区养老机构经验启发,开始接受社会工作理念,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服务工作。在2007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之前,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已初具规模,在引进海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深化创新,形成了适合自身的本土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自己代言     
正"放"出来的能力跟很多孩子一样,贝贝一出生就备受关爱。贝贝7个月开始会爬,看到新鲜的东西,正想爬过去,奶奶一把将东西抓过来递给她。贝贝10个月时,想抓着小床的栏杆自己站起来,外婆赶紧把她扶起来。贝贝14个月大,开始走路了,每前进一小步,她都兴奋不已,妈妈心疼地把她抱在怀里,说:"宝宝不走了,休息一下。"贝贝1岁半了,拿起勺子吃东西,把食物洒得到处都是。几个大人一起过来,有的擦嘴,有的收拾  相似文献   

13.
郭爱华 《老年人》2003,(10):38-38
两年前,张晓玲被任命为桃源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这年,她49岁,县里像她这般年龄的女干部大多已经改任非领导职务了。她有些犹豫,但想到这也许是自己事业的最后一站,就觉得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果然,她一上任,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去,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老干部身上。两年多来,桃源县老干部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她也被县政府连续两年记功,2002年被评为常德市先进工作者。张晓玲是一个对工作极为负责的人,一上任就深入到老干部的家庭和单位了解情况。她发现老干部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待遇落实不到位。为此,她组织全县…  相似文献   

14.
白玉洁的妈妈是个盲人,她带着妈妈远离家乡,在城里租了一间屋子住下,靠她打工维持生计。身材高挑、容貌秀丽、勤快孝顺的玉洁很快成为男人追逐的对象,但当她开出“要背着瞎妈妈嫁人”的条件时,不少追求者止步了,谁愿意娶老婆还娶回个瞎眼丈母娘呀!瞎妈妈觉得是自己耽误了女儿,有一天忽然离家出走了。白玉洁不见妈妈后,找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还回老家找了一遍,一连十多天,人瘦了一大截,还是没找到老人。她只好去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出寻母启事,希望好心人能把瞎妈妈送回来。这一招还真灵,三天后,邻县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流落街头的瞎妈妈被人送进了福利院。听到这个好消息。白  相似文献   

15.
李克 《老人天地》2008,(10):46-46
北京市石景区社会福利院是石景山地区较早开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老年福利机构,主要供养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福利院里有一位年轻的护理员小魏,他是医学院的毕业生,但是却放弃了医生的工作,毛遂自荐到福  相似文献   

16.
5岁的时候,她就知道她是捡来的. 养母向她描述捡来时的情节:那年冬天下着大雪,她上街去捡废品,经过乡政府大门口,看见一床破旧的棉被里裹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小脸冻得发紫,小声地呜咽着.尽管那时她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但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就把她给抱了回来.从此,她就有了一个多病的娘,一个高位截瘫的爹.  相似文献   

17.
年轻姑娘荀红波是一名护士,在厦门思明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工作,每天都与产妇、婴儿打交道,见识了种种奇事。一天晚上,荀红波值晚班,夜深人静时听到一间病房里爆发出婴儿的大声啼哭,那个病房住的是一个刚做过剖腹产的高龄产妇,荀红波心里猛地一跳,拔腿就往病房跑。进门一看,原来那位结婚十几年才生小孩的产妇毫无喂奶知识,坐姿不对,婴儿吸不到奶水,啼哭不止,产妇乳房胀痛,急得满头大汗。荀红波手脚麻利地拧了一把热毛巾,敷在产妇的乳房上,然后搬正她的身体,托着她的手教她抱好孩子。婴儿闭着眼大口大口地吸吮起来,产妇高兴地笑了。还有一次,一位产妇早产,生下的婴儿不到3斤重,像个小老  相似文献   

18.
何国是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收养的一位患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双下肢瘫痪的残疾孤儿。在不少人看来,像他这样的残疾孤儿要想上大学,简直就是白日做梦。然而,他不但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而已毕业后自愿回到福利院工作。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主观因素外,靠的是那些不是母亲却胜似妈妈,不是父亲却胜似爸爸的好心人奉献的一片片爱心。1975年的一天,出生才8个月的何国,被父母遗弃,从此成了社会福利院收养的一名残疾孤儿。当时,在该院工作的年近4O的陈小玲阿姨,为悉心照料何国,经常顾不上照料自b家中的小孩。从喂奶吃饭到睡觉小便,从依…  相似文献   

19.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将这首歌献给江苏省射阳县新洋港镇年近七旬的老人石正云 ,是最恰当不过的。她47年如一日 ,先后义务照顾42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人 ,被人们传为美谈。1953年秋 ,石正云和渔民杨崇达结婚时 ,还是个20岁的姑娘。一天 ,邻居陈锦夫妇出海捕鱼不幸遇难 ,留下82岁的老母和年仅3岁的女儿。听到这一老一少呼天抢地的哭声 ,石正云彻夜难眠 ,总想着她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她说服丈夫把老太太接了过来 ,小女孩则让人领养走了。新婚燕尔 ,本是小夫妻俩甜甜蜜蜜的日子 ,家里养着一个病歪歪…  相似文献   

20.
1994年9月初,被人们誉为“爱的天使”的南京社会福利院护理员刘新荣应邀东渡扶桑、专程赴日本三重县特别护理敬老院作为期12天的护理经验交流并友好访问。喜讯传来,福利院一片欢腾,院领导亲自上门表示祝贺,孤寡老人们乐得老泪纵横,聋哑人乐得“咿咿哇哇”地乱叫,痴呆人乐得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