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2005年重庆市爱国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面贯彻《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在城市以迎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召开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工作,在农村以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狠抓了卫生镇、村建设,提高城乡卫生水平,爱国卫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05,(2):38-39
2004年,重庆市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爱卫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建设系统广大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城乡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做好“十一五”的城乡建设,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建设工作实际,市建委制定了“十一五”城乡建设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初步设想,明确了2006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决策导刊》2004,(6):8-9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中。最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强调,住“十一五”规划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破除目前所有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决策导刊》2011,(2):4-6
攻坚克难,“十一五”科学发展、民生导向的步伐坚定执着;再图跨越,“十二五”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最近召开的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黄奇帆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市人民报告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以及今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当前,重庆市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尚未根本改变。“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市进一步“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关键时期,是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的重要关口时期。  相似文献   

7.
《决策导刊》2006,(1):1-1
新年的钟声敲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五”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我们迎来了“十一五”开局之年。怎样开好局、起好步?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OO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特别指出,“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转轨”,成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爱国卫生运动已在中国开展五十多年了。近年来,各地在爱国卫生工作的实践中,特别是在爱国卫生的立法工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爱国卫生”,是不是不卫生就不爱国?爱国卫生运动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主要是实行委员部门负责制,而各委员部门都有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有没有必要制定爱国卫生的法律法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末,重庆市金融业发展的不少指标位于全国前列,为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难以想象.重庆金融如何在“十一五”初以赢弱之态实现了华丽转身?答案就是重组.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话说就是“世界是可以重组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重庆银行的重组。重庆银行的前身是重庆市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三北”地区是重庆市北部新区、渝北区、江北区三个区域的略称。随着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北移西进”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条件优越的“三北”地区必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三北”地区复杂的管理体制、变错的行政区域也严重妨碍“三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为使三北地区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三北”地区作为引领全市经济的火车头作用,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是重庆市进一步“打基础、建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要求,今后五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城市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具体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重点解决环卫基础设施,城市人行过街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钢环保搬迁列入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这个曾因重钢而设、因重钢而兴的行政区域,正逐步走进“后重钢时代”。  相似文献   

13.
把握“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形势,研究宏观环境影响,对重庆市增强区域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国际环境分析。国际环境对重庆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总体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地区潜在的冲突和国际可能出现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领导者》2006,(10):63-63
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召开会议,研究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十五”时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一五”以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人口计生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面对的新形势背景,分析了当前当前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究竟如何看待重化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决策》2005,(5):32-33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不仅不可能越过重化工业的发展,而且应该充分利用重化工业发展的良机。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关键发展期”,实现新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7.
培林 《决策导刊》2006,(7):15-16
“十一五”期间,北碚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突出生态特色,以构建四大生态体系为重点,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区,为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先行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加强医院健康维护与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整体健康水平,努力创建“健康军营”活动。我院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更多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围绕我市“十一五?”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针对经济生活中短期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加大调整力度,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市作出的“314”的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的“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为全市的发展规划了蓝图。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市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攻坚区域之一。立足奉节县情,做大做强奉节脐橙产业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