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民主冲突     
民主冲突是重要的民主政治现象,也是政治学的基础范畴。但政治学理论对民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本文试图在民主冲突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下,对民主冲突的概念、民主冲突的发展过程有限民主冲突、宪政民主冲突和多元民主冲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主的多数原则与我国少数民族在代表中的少数之间存在矛盾;民主表达沟通机制与民族语文差异之间产生冲突;部分民族聚居型居住格局与扩大民主之间存在风险;民族政策的优待少数民族倾向给民主政治带来隐忧;民族关系问题会对民主政治建设造成干扰;各民族人口流动频繁对民主政治的弹性提出挑战;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浪潮和"民主化"浪潮陷阱。加强宣传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完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发展;提高民族素质,扩大政治参与;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敌对势力;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胡元梓 《学术界》2007,28(5):112-130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都处在民主治理与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迭荡过程之中.很明显,与这些转型相伴随的是日益加剧的政治冲突.我们看到,所有这些问题大多源于以宗族、种族、民族、部落、家族等为基础的政治认同,也与民主的发展同时发生.因此,民主发展与政治冲突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话题.毫无疑问,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化,也就没有民主与冲突这对矛盾.政治冲突的发生,从总体上说,是由于:1)政治权威合法性丧失;2)民主制度本身不能保证民主政治能够和平地解决冲突;3)暴力本身已经长期扎根于冲突之中并依此重新界定政治秩序、评判政治实践.根本不是民主的结果.政治认同问题的核心在于,它是政治冲突的一种症状而不是病根.作为暴力冲突潜在原因的政治认同,一是与作为手段而广泛使用的即作为动员社会团体与个人的政治参与而引起冲突的政治认同,这两种政治认同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当代社会的许多冲突属于政治认同的冲突大多仅仅是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说的.当然,一旦种族认同、民族认同和其他认同被动员起来,政治认同会以自身的方式变成决定性的因素.在多种族、多民族的现代社会中,要解决民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冲突,应该做出关于权力共享的永久的宪政安排和政治架构.要认识到,在多元文化的场景下,当代社会的冲突,不同的文化其认识是不同的.在其有限的范围内,国家不能是一个普通的文化共同体,它必须是一个源于各个文化共同体,并以各自的政治自治为基础组成的一个普遍的政治共同体.即"文化多元,政治一体".要通过民主制度,给所有共同体包括少数人以实际的利益,从而反映权力共享和选举成功的直接成果.要以广泛的认同和宽容的公民精神为基础建立一个普遍的政治共同体.总之,至关重要的是,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单一的政治共同体.它要求,在上层必须有更多的权力共享,在基层必须建立持久的认同和共识.不仅对少数而言,而且对绝大多数公民来说,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无论是一般民众的民主参与,还是民主化的进程,特别是以种族、民族为基础的政治精英之间,合作主义都是必需的,合作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春丽 《天府新论》2011,(1):6-10,9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用互联网推进和完善现实民主成为一种思路。然而,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存在若干冲突:一是网民做主与人民做主的悖论,二是自由至上与民主集中的矛盾,三是传播无序与稳定发展的冲突,四是文化多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紧张。必须充分重视和引导网络民主的发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民主赤字,是指政府的政治治理与民意相差巨大,即高层管理者构建的上层建筑得不到民意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民主赤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主赤字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民主赤字问题的几种方案,并结合《里斯本条约》通过之后欧盟的实际运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矛盾和冲突,冲突调节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使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强度与范围都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通过对中外思想家有关调节社会冲突的学说进行简要分析可知,建设民主政治是调节社会冲突、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观认同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根本认同和非根本认同之分。在认同的范围上,还有民族认同、区域认同和全球认同的区别。价值观之间有认同,但也有冲突,冲突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从冲突的性质和程度看,有摩擦和对抗两种冲突形式。从冲突的范围看,有民族冲突、区域冲突和全球冲突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道德素质。民族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激发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中央和地方农村政策的支持,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支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但由于政策制定的背景条件、制定的主体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和变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这不仅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也给政策的顺利执行带来了困难。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形式、冲突的原因、冲突调适的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进学 《文史哲》2002,(1):150-155
民主是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理性选择。由于民主的歧义性,人类在通往民主自由之路上,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能够行得通的制度性民主形式,是间接民主而非直接民主。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领域,而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又是我国人民民主领域的两大层次.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中,党内民主是先导,人民民主是主体;而在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中,社会民主是基础,国家民主是关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选择两条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一是充分发挥人大的制度平台作用,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内外互动;二是尽快启动县级政改进程.促进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上下联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651年,郑成功诛杀大将施琅的父亲与弟弟,迫使施琅降清。研究明郑史的学者多叹息郑成功这一决策错误,从而化友为敌,埋下32年后施琅率清军攻克台湾消灭明郑政权的种子。本文认为,郑、施虽为同一时代的英雄人物,但不同的政治态度注定了他们要分道扬镳;其矛盾激化在实质上是郑成功军队内部亲清派与拥明派的一场权力斗争。  相似文献   

14.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重新理解个性自由及个性自由与法治国家的内在逻辑联系;明确"个性解放”是个人生产力的解放;个性自由是法治国家的价值目标;法治国家将个性自由和个人创造性生产能力的保护原则上升为法治国家原则.提倡在法治规范下的"个性自由和解放”,通过个人创造性劳动的自由发挥,创造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以此建构尊重个性、崇尚个性自由、发展全面个性的法治文化,以此建设中国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吴小评 《北方论丛》2004,3(6):127-129
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一些流行的观点、看法存在某些不足,乃至误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构关系决定了整个治国方略的系统性质."依法治国"是"坚定不移"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略,正是这种结构关系决定了整个治国方略区别于人治的法治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问题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模式,基本途径是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7.
赵波 《兰州学刊》2007,1(1):128-130
研究任何法律都不可忽略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因为考察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法律能够更加深刻体会法律的地位和特征.在传统中国,法律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支配.儒家意识形态与法律的关系既有协调和统一的一面,也有冲突和离散的一面.理解这些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推动法律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构于近代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世界格局,从根拳上将民族的演进历程区分为王朝帝国的民族阶段与民族国家的民族阶段。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人类的民族形态与民族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族时代”。王朝帝国的民族阶段的法是宗族性法,民族时代的法是“民族性法”。尽管民族性法在当下世界各国国际国内都还有着现实基础和实际影响,但“后民族时代”的民族与法律的总体关系已经出现了对民族性法的一系列新的修正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自由主义、精英主义民主先后成为中国民主思潮的旗帜,但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廖仲恺逐渐认识到只有平民主义民主才能真正保障人民主权.为此,他积极致力于指导建设工会、农会的工作,希望由此将广大平民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共同体,并努力探索利用合作社制度为平民主义民主务实经济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政治冲突     
对于冲突,乃至政治冲突的确切含义至今尚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社会学已论述过冲突的含义并明确解释了冲突与矛盾的区别。政治冲突的概念也是基于对冲突的理解而得出的,但不同的是政治冲突主要是基于政治共识的非暴力冲突,而非暴力冲突是现代政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