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社会生活史作为建立在对传统民族史学扬弃基础上的一门新史学,它以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的群体生活和生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现象,研究与民族共同体成员自出生──成年──婚配──成为亲长──死亡,这一生命历程相关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人们围绕日历所进行的社会生活活动,研究民族共同体成员在具体的生活中所建立的可以维系和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以及构成社会生活内容的客观条件及影响、制约并给各民族社会生活史留下明显痕迹的诸多因…  相似文献   

2.
一、儒学精神的三个社会学命题及其内在规定性儒学精神是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所谓儒学社会,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即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或精神为依归。如果不仅仅就其理论形态而言,而且考虑到儒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那么儒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仁爱为基础、以君主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等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所谓以君主秩序为目的,指的是儒学的理想是建立一种“天下有道”(孔子语)的秩序或一种“王道”(孟子语)的秩序(天下有道…  相似文献   

3.
通过剖析德莱塞的人生经历,及以珍妮为代表的贫民阶级和以布兰德、莱斯特为代表的有产阶级的社会生活的悬殊性,及四个男人左右下珍妮的悲剧,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中金钱支配下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索,并把这种思索推向深入、推向现代。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一批破产、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出现,这些企业的职工及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加之一些离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构成了城市居民中新的贫困人口,同时原有的社会经济对象因物价上涨而生活更加困难,这些人的生活困境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一项旨在保证城市居民最基本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运而生并推展开来.这项制度以低标准起步、保障面宽、政府保障为特点,受到各界的好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保障线确定难、保障对象变更快、资金来源能否保证及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认真探索并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所谓社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全面变革和加速发展过程。我国学者罗荣渠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从经济体制改革人手,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作为以现实生活、尤其是以现实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的社会道德价值系统也必然相应地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伦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是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及相互联系、互相往来的经验总结和精神创造。是他们对于共同生活的社会成员确立的精神内质和行为规则,因而具有人文文化的性质。这一文化为民族社会的人们创制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也为人们的生活和言行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从而使我国各民族得以稳定、和谐、健康地生存。一、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涵盖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我国各民族的伦理道德文化与本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紧密交…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争相投入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龙头的信息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新飞跃。它将对整个人类社会以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及至21世纪,围绕综合国力的发展和竞争,...  相似文献   

9.
唐前期外戚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上,其短期性特点较历朝历代更加突出。外戚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政治命运的短暂周期及外戚权力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这也使唐朝外戚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我行我素,不顾礼法,及时行乐,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行为上倒行逆施,骄横不法,在社会生活上奢侈淫佚,竞相豪华,逞欲胡为。外戚短期行为导致官闱秽乱,暴虐腐化,使唐朝廷内官僚、士大夫结党营私,玩弄阴谋,使朝廷上层常处于血腥之中,由此形成唐前期政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空间·场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空间是自然空间的一部分,它是以人的生存、活动和交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部分。社会空间在外延上是有限的,在内涵上则是无限的。社会空间既不是三维也不是四维,而是多维的,它以差异性、独特性为表现方式和存在形态,是非连续的,具有无限拓展的条件和可能。社会空间以场的形式存在着;社会场具有动能和势能,其动能主要产生于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其势能则是由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社会场的势能在总量上是守恒的,势能和势能差是社会场的基本结构形态,它的运动构成社会生活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东亚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东亚传统文化及社会功能的重新估价,这是由西方现代化转向东方模式的一种人文反思。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经济是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文化因素并不直接对经济、社会发生作用。文化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它以价值观念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提供某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此,对文化机制的考察应该与社会结构,尤其是制度结构、政治结构结合起来。东亚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总是表现为东亚文化主体机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西方文化以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转型加速期,农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变化,邻里间在生产生活互助、儿童社会化、社会控制及情感交流等方面应有的社会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进一步改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邻里应有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邻里社会功能的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是经济生活的集中体现,是调节社会关系的特殊方式。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生活应当以理智化为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就象理性活动一样,非理性行为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人类政治事务的非理性行为和现象,既是人类社会相对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阶级社会内在矛盾的必然体现,并时常成为重大事件的动因。这正是我们力求社会关系理智化的原因。我们要尽可能合理地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形式。一、政治生活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人类力求社会关系理性化的愿望与实践,并不能保证政治活动符…  相似文献   

14.
宗法家族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由家庭生活渗透到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其在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中沉淀下来的社会心理特质至今仍参与甚至主导着中国人的生活。当前对历史文化对我们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审视、反思,是为了择优存良,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是作家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生命体验出发,调动自己的形象积累、感情积累,在审美理想的烛照下,围绕着某一线索,经过增删、整理、浸润,而予以书面化的十分复杂而独特的过程,文学作品则自然是社会生活通过作家头脑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作家生命体验的符号化。文学评论,或者称之为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成就、得失、规律的解读、阐释或评价,当然应当参照社会与人生,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所谓文学评论的社会人生参照,是指将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社会人生图景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与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社会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一种个体化社会的微粒社会现象日益显现。微粒社会的主体在求医和医疗方面将发生变化,微粒人在智能互动中改变生活模式也成趋势。这一趋势将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医疗生活技术为支撑。微粒社会的智能生活的数据化基础,存在一定的演化机制。算法社会的数据越丰富、单体越多,网络化与个体化程度越高。微粒化社会在医疗生活上,具有若干特质,并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控制与保护。微粒社会强烈的适应性和重建整体社会美好医疗生活的勇气及建构新就医和诊疗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微粒社会与算法的介入不仅需要建立规则,还需要寻求公正、公平及有效的智慧医疗生活的新标准和良性后果。当机器人拥有智慧医疗生活之时,高度解析医疗社会本质便成为一种虚拟理想及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常建华明代社会的生活性消费风俗经历过较大的历史变迁,它是明代整个社会风俗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问题,有助于认识明代的社会及其变迁。一、明代消费风俗变迁的内容与阶段大量资料表明,明代以衣、食、住、行、用为主的生活性...  相似文献   

18.
浅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张曙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社会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保...  相似文献   

19.
烙印群体作为一个被社会长期忽视的特殊群体,缺乏制度和公众给予的身份认同,接受了恢复性措施后,他们对于社会生活有着美好的回归需求。然而,烙印群体的社会融入意愿却因其越轨历史被不断打压,长期生活在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之中,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以刑满释放人员为例,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烙印群体,他们同样面对着不平等就业的现实。笔者对烙印群体的内涵及范畴做了具体的分析与界定,并试图以刑满释放人员为例阐述该群体在社会回归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难题与帮扶困局,进而对困局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以服务为目的社会政策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方向,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以及烙印群体的社会融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就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这是实现各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5条的规定,联合国有责任促进:较高的生活程度、全民就业、经济与社会进展;国际间经济、社会、卫生等问题的解决;国际间文化及教育合作;以及对全体人类的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与遵守。联合国负责处理经济及社会问题的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秘书处,此外,还有若干主要机构权力下的联合、附属机构以及业已同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