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为了实现其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主义"主张.积极引进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动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棉种的改良,促进植棉业的发展是张謇践行其"棉铁主义"主张的重要举措.张謇推进植棉业发展的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此有了巨大扩展,棉花品质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植棉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且棉花生产的扩张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直隶商会与近代棉业的发展(1903-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业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国际贸易,而且与民生日用休戚相关,历届政府都很重视棉业的改良与发展.直隶商会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经济社团,在济农兴农问题上,以挽回利权相号召,采取措施规范棉业市场,配合政府推行棉业改良,收到了良好效果,成为近代推动棉业改良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会议后,中日青岛及胶济铁路主权之争告一段落。双方围绕山东棉业利权的博弈浮出水面。率先落脚青岛的日资棉纺织工业极力沿胶济铁路向腹地山东延伸其产业链。青岛、济南等地民族资本也不失时机地依托口岸青岛和胶济线兴建了一批现代化棉纺织企业。民族棉业崛起迟滞了日资纱厂由口岸向腹地拓展的进程,挽回了部分国家利权。山东地方政府改良棉种、整肃棉花交易市场的工作增强了民族棉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了青岛腹地城乡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口棉花贸易的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口是近代中刚内地最大的棉花集散市场和消费市场。近代汉口棉花贸易的发展和演变,无疑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中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课题。一汉口地处长江、汉水交汇之区,“道通九省,冠盖辐辏”清中叶即列国内四大商业名镇之首,“为楚中第一繁盛处”,近代汉口棉花贸易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湖北植棉业迅速崛起的直接反映,它大致以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河南引进美棉品种,经过不断改良、推广,美棉取代传统中棉成为棉花种植的主体。河南引进美棉品种是为适应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地方农政机关大力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铁路开通等多种因素也为美棉的引进、推广起到推动作用。美棉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了棉花生产的商品化。但美棉的推广也使粮食作物种植受到挤压,造成区域农业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棉花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邱建军王建武棉花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植棉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已跃居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1984年我国皮棉总产达历史最高水平,占世界总产的344%,平均单产皮棉9045公斤...  相似文献   

7.
开始于元末明初的河北省的棉花生产,在1918——1947年间,曾经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占居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1918年到1934年的十七年里,河北省的棉花产量在全国十一个主要产棉省中,有一年(1934年)居第一位,有两年居第二位,有七年居第三位,有七年居第四位。有九个年份,河北省的棉花产量超过了棉花高产省份——山东。在这十七年中,河北省的棉花产量在十一个主要产棉省的棉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6%,仅次于江苏、湖北,列第三位。在北方的产棉省份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汉代山东制陶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是我国古代陶器发源地之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大批灿烂夺目的陶器更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制陶技术方面,是当时各国技艺最高的国家之一。两汉时期,山东的制陶业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全国制陶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要研究汉代的制陶业,就不能不对山东制陶业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新疆水源丰富,日照长,积温高,适宜棉花生产。自1980年以来,新疆粮食连续12年获得丰收,更为大力发展新疆的棉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久前,中央确定把新疆列为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这又为新疆棉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自治区的安排,199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将达到730万亩,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9%左右,棉花产量将达到4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0%以上;到1995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棉花生产基地。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新疆棉花生产的一系列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挽回利权,贯彻其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主义"主张.积极推动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棉种的改良、引进是张謇实现其"棉铁主义"主张的重要措施.张謇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美棉引种我国取得成功,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此有了很大扩展,棉花品质也有了提高.棉花生产的扩张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受到资源、环境等的约束,遵循生态种群的Logistic增长方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种群的环境容量,但长三角地区种群共生作用是不对称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共生作用远大于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生作用,表现为偏利共生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石涛 《晋阳学刊》2006,(2):79-82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中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一个朝代,造成这种局面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当今的学者已有不少论述。如果从黄河水患的角度,对造成北宋时期军事力量薄弱的因素进行探讨,可以看出黄河水患在很大程度上对北宋的政治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不能把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和孱弱的军事力量完全归咎于黄河水灾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但是,这些因素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移民区域。移民活动始自明洪武永乐年间,延续至21世纪初。黄河三角洲移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移民原因以内部"拉力"为主;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早期移民大多属转迁后移入;外来人口安置与区域内移民相伴进行。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升级与在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体制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把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型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先发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才能成功地进行发展动力源的切换。长三角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产业角度看,就是要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代表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争当价值链的链主。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首先启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等于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在目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存在投入相对不足、进入的行政壁垒较高、全球化发展程度不够的条件下,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像过去抓工业化一样抓服务业发展,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全球化视野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利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效应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协调地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朱莉 《阴山学刊》2007,21(4):88-91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目前已经成为地上"悬河",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泥沙的淤积。而这部分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区,特别是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通过高含沙水流的携带到达黄河下游,进一步淤积。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含沙水流的基本特点,分析了黄河干、支流高含沙水流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治的基本措施,为黄河泥沙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模型的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长三角地区作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发展是该地区产业竞争力未来提升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点。基于对这一地区不同城市间服务业效率定量评估的考虑,依据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相对效率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它们的规模收益与投入冗余率,指出了相对无效率城市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郭士立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期刊。该刊内容丰富而庞杂,它将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介绍到中国,推动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不仅对先进的中国人士有着启蒙作用,而且有助于中国早日开启近代化,同时也为中国近代报刊业提供了先进的模式,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河哺育着万物、创造着文明,为沿岸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目前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迫切需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依此完善水权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本文尝试运用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宁夏境内黄河水权转让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略,凭依保障水权、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9.
顾秀君 《学术探索》2013,(12):95-98
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中国行政划分的体制等问题,长三角物流呈现地区分割、流通速度不高、投入高产出低下等不相协调的问题;同时,国际环境压力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社会物流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要保证长三角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以长三角社会物流的协同发展为基础,结合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分布,打破行政划分的限制,做好长三角社会物流的规划,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系统健康持续。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