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区域的发展集中体现于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越畅通,城市经济就越有活力.然而,现代城市交通问题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人类经历了从以兽力或人力交通为主阶段→机动化的公交交通阶段→机动化的私人交通阶段.各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对待交通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国情选择和确定主导城市交通方式,并通过政策和规划引导促进合理的城市交通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质量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福州市落实“强省会”“强门户”战略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支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是构建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该文系统分析了福州市交通需求特征、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功能布局、机动化出行需求、路网基础设施几个方面总结了福州市交通发展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家、省级、城市层面对福州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路网结构、倡导绿色出行、加强智慧交通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交通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交通发展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规划及社会等诸多学科,综合多种系统科学方法有效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城市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之  相似文献   

4.
高翠琳 《城市》2012,(9):55-59
一、引言城市交通按运行方式可以分成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两种类型,其中地面交通方式又包括步行、自行车和私人机动车3种出行方式;地下交通方式以地铁为主。按交通工具的所有权类型可以分为公共交通方式和个体交通方式(见图1)。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来说,如何处理好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关系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本文从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立场,选择按交通工具所有权的分类方法,分别分析了各国各地区城市采用的公共交通模式及个体交通模式。二、公共交通模式公共交通优先的模式适用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大、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公共交通模式不论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甚至在少量不发达地区都处于主导地位,适用范围广,是城市交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祯 《城市》2011,(10):57-6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与机动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交通拥堵和事故、机动车空气污染及交通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中国的可持续交通发展。国家住建部相关资料表明,当前阻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有限的道路资源被私人交通占用,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仅占各种出行方式的20%。  相似文献   

6.
王逢宝 《城市》2012,(12):62-6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交通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以交通拥堵为表征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城市病",正在由中国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快速蔓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涉及城市规划建设、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及智能交通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黄一凡 《城市》2019,(8):55-61
绿色慢行交通以最优的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多元协调。作为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满足了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实现有效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笔者以银川慢行交通为背景,从步行街区、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规划分析,探究了银川慢行系统中步行分区、街面设计、自行车道分级等关键要素规划内容,提出了银川慢行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新城墙"出现并对城市交通造成了较大阻碍.通过利用绿色交通的价值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引导,跨京张铁路清华段的自行车通道方案提出了发展绿色交通、 打破"交通新城墙"的"启航通道"新模式,为我国城市交通改善、 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时代,为广州郊区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与动力,以地铁交通为导向,以站点为核心,建立郊区型综合体成为了郊区发展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对土地的混合利用和立体开发,将城市的多种职能整合在一起,而与城市交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体。这种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形成的城市综合体,不但改善了人们出行环境,而且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促进了城市、建筑、交通的综合发展。可以说,这种“地铁+城市综合体”模式是增进城郊联系,促进郊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该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发展概况,从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需求以及交通供应三者之间循环机制着手,指出我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城市生态安全、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系统三者的规划与建设一体化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城市色彩环境为例,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广州城市色彩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色彩特征,对建立属于广州的城市色彩体系提出城市色彩规划策略建议,并提出以城市色彩结构特征为内在依据的色彩规划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州国际友好城市洛杉矾、温哥华和悉尼为例,探讨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管理现状,并归纳出这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特点和经验。同时,本文分析了广州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管理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广州借鉴国际友好城市先进经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密度极高、土地资源限制下,仍能保持交通便利与行车顺畅,其成功在于塑造了“公交都市”,通过一系列组合政策运用,避免了交通拥挤带来的问题。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表明,交通拥堵问题是系统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寻找解决交通拥堵的良策,这对目前正努力建设公交都市的广州未来交通政策的制定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下的广州市居民城际通勤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区域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的形成,区域内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日益密集,城际通勤者的队伍正日益壮大,并成为检验和分析区域一体化格局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广州为案例,。在分析城际通勤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交通设施、社会经济背景和制度政策因素等角度,分析城际通勤的影响机制。认为,交通设施决定通勤方式,反映于通勤时间,制约出行一时间比率;社会经济背景属性影响城际通勤,家庭结构越复杂、工作职务和收入水平越低,其出行一时间比率越大,“行政区”经济、市场化改革等制度政策因素也对城际通勤产生影响。并从完善交通设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改善城市与区域规划、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支撑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区域交通发展战略。通过交通现状调查,机遇挑战分析,提出了构建双港双高交通体系的发展战略,即:以世界级的空港、海港为龙头,以内外衔接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为支撑,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立足珠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南方交通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建军 《城市观察》2009,1(1):179-186
本文借鉴当前城市转型和公共交通引导发展(TOD)的理念,探讨了TOD模式在广州黄埔区转型中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TOD的转型规划策略,为当前我国大都市轨道交通发展背景下的近郊区转型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铁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铁的构建、运营以及地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系统阐释了地铁对广州城市发展、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伦敦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措施,发现我国中心城市的严重交通拥堵主要源于落后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大量引入多层高架公路进入市中心而忽视轨道交通建设,对公交优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执行不力;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营运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接驳;运营的低效率和管理不当,由此造成了典型的“大城市病”。根据后现代主义城市建设思想,结合当前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12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广州在国内城市发展地位的演变,认准与先进城市功能发展的差距,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广州要从提升国家经济中心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性功能、决策控制和信息服务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等方面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