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旅游的兴起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在城市更新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滨河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锦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已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理念和模式.立足于迎合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实践的迫切需要,以成都锦江滨河游憩带旅游开发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并提出锦江作为成都都市文化型河流游憩带的旅游开发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威远县的旅游资源,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威远县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一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文章分析了威远县旅游资源特色、发展现状、开发的优势条件,并针对威远县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新时期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其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的区域边界线,在城镇实际建设中承担底线控制和引导发展的双重作用。我国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总体采用底线思维,对于城市设计思维的考量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探讨。本文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的格局识别、方案划定、边界修正等步骤提出城镇开发边界修订方法,并建议在生态斑块和空间单元视角下丰富城镇开发边界规整工作。  相似文献   

6.
珠江横穿广州城市中心,两岸拥有众多漂亮的自然环境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具备沿江环岸旅游的较充足和良好的资源条件。文章对广州沿江环岸游的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整合资源、改善资源条件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广州沿江环岸旅游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竞争热点正从旅游资源开发向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这两个更高层次演变。城市古镇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个旅游消费热点,针对这种趋势,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为例,从文化营销的视角,探讨了古镇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品牌核心价值的路径与方法,为城镇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探析——以四川省老峨山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老峨山旅游区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文章在分析旅游区目前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策略和途径,希望能给老峨山茶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着力点,逐渐成为带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天津市河西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笔者通过分析河西区智慧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确河西区建设智慧文化旅游的优势及不足,并基于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从"旅""途"两个方向,由"点""线""面"3个层级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和商业社会的发展,城市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蚕食历史建筑,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域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也是保护地域文化。粤港政府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分析粤港两地历史建筑保护措施,提出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为蓝本,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城乡居民对统筹城乡发展现状的满意度及期望、城乡之间的主要差距和突出问题,对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是当前广州市政府工作的"重头戏"。城中村作为城市低收入群体,主要又是流动人口相对稳定聚居区,是具有自身逻辑的生存与生态体系。政府以大拆大建为标志的改造,改变的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与外在景观,更是特定群体的生存方式。若要最大限度地让城中村改造行走在公共利益轨道上,政府在有关基础性社会条件培育中,如树立渐进式改造理念,建立或完善公平合理而又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及机制等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14.
探索城市转型发展之路——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发展,是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近年来,广州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并且取得了积极成就,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但是,广州的转型发展仍然是初步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广州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符合本市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三虎 《城市观察》2013,25(3):111-124
产业融合代表着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企业界和经济界开出的重要战略管理菜单。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广州集聚全球高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而有利于升华广州低碳、智慧、幸福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必须重视三次产业的宏观融合、产业内部的微观融合和产业之间的空间融合。为此需要针对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和非制度性障碍,强化战略统筹,形成符合新型城市化方向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优化产业融合制度环境,鼓励企业制定商业战略,使产业融合成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济竞争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山  冯莉莉 《城市观察》2009,3(3):122-130
近年来,与创意相关的诸多话题渐成研究讨论热门,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本文对广州市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培育创意产业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目标下广州会展产业加快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成  刘力 《城市观察》2011,(1):135-144
作为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州会展产业加快发展,是实现现代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广州会展产业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的分析和思考,认为尽管存在着不利条件和外部竞争,广州会展产业的加快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李庆 《城市观察》2013,25(3):138-147,177
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种趋势既是外籍人员趋利行为的结果,也是中国更多融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外籍人口问题将逐渐从社会边缘性问题向社会重大问题转变,广州的非籍人口问题就是这种转变的初现端倪,中国崛起必将迎来外籍人口问题的挑战。从美国民族融合的历程看,老移民把自己看作正统美国人,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以偏见和歧视对待新移民,力图强迫新移民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美国化",这种做法使种族矛盾越演越烈,历经多年仍然余毒未消。预见到我国外籍人口问题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反思美国的移民社会融合教训,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外籍人口问题,把广州在推进外籍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试点的高度予以重视,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入手,探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外籍人口社会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migrants into China’s urban society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however, a growing number of new-generation migrants whose prospects of integration cannot be glean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predecessors—the old-generation migran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grant network is a lens through which one can examine the extent and pattern of their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using quantitative data derived from a survey of eight urbanized villages in Guangzhou, we examine the socio-spatial pattern of migrant networks and the role of receiving neighborhood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a focus on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new-generation migrants are more likely to draw on cross-class, non-kin, and non-territorial networks when seeking social support, but that hometown-based bonds and the urbanite-migrant divisions remain central to their social networks. For the role of receiving neighborhoods, although new-generation migrants have weak neighborly interactions, they construct numerous colleagues and friendship ties that transcend the boundaries of neighborhoods. Moreov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come level, and occupation structure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 nature of new-generation migrant network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enerational factors should be highly considered when studying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into Chinese urban society. Accordingly,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into the urban society will be a conflictual and contradictory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