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讲学术道德,必须自觉树立学术自律意识,要从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做起;讲学术规范,要从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做起,从学术单位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2.
科学越轨行为与学术诚信建设:学理阐释与道德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越轨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对诚实性规范的背离,对普遍性规范的违反,对公有性规范的挑战和合理的怀疑受到限制。对科学越轨,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作出分析和探究。控制科学越轨,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应该以走道德路向为主,主要包括重视道德自律,培养诚信学术人格;加强学术引导,建立学术诚信航标;尊重自我意识,完善学术道德规范;加强道德控制,提高学术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要建构学术规范,首先,必须围绕其内涵,从操作层面、实践层面与价值层面展开学风建设;其次,要力求以学术自由、匿名评审与学术批评为突破口,创造一个良好的建构学术规范的外在动力机制;最后,作为一种系统的规范建构,惩治失范行为是一种逻辑和现实的必要,可从诚信档案、舆论监督与法律制裁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9所“985工程”著名高校学术道德规范文本的比较分析,发现各高校在文本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机构设置、处理程序和力度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特别是这些高校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在适用对象、问责程序、可操作性、透明度、参与度以及救济机制等方面的规定还存在问题。为了完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并加强学风建设,各高校应该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制定的沟通交流,从学理上理清学术不端的形式和范畴,建立科学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评鉴标准,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制定严密规范的问责程序,鼓励学术活动中广泛参与和监督,积极推行第三方调查问责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健全问责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他”诚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居于垄断和强势地位企业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诚信缺失现象。它具有与诚信相悖的不平等性、虚伪性、强制性等主要特征。“他”诚信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有损于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消除这种现象,必须要从加强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政府的监管等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05,(12):226-233
两年来,《江西社会科学》杂志“赣籍学术名家研究”专栏的设置,一批有分量成果的推出,是学术史个案研究的集中展示,对于学术史研究具有启迪性、示范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既要重视从古到今的通史式研究,又要重视当代学术的研究,还要特别关注现代学术的研究。因为现代正是一个社会激烈转型,学术多姿多彩的演变期。二是在空间上,既要重视社会思潮对学术的影响,又要重视学术事件、学术活动,还要特别关注学人个案的研究。因为学人始终是学术的中心,学术思潮、事件、活动及其嬗变,都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律动。三是在范式上,区域性学术史的研究,既要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共性,更要关注特殊区域内的个性。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各地形成的学术“小气候”与全国的“大气候”有很大的差异性。当前的学术史研究,应该从大呼隆走向厚重,从粗糙走向精致,从表层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服务。这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制定规则和施行规则。政府的诚信也主要来源于此。如果说,制定规则是确立政府“诚信”的前提,那么切实施行规则就是保证政府“诚信”的关键;亦即是说,不能制定“良法”的政府是没有诚信的,不能施行“良法”的政府更不会有诚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行政诚信即是资源,行政诚信即是环境;对我国政府管理而言,行政诚信孕育效能,行政诚信决定政运兴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校内学风浮躁与不良学术道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大多发生在论文发表环节,主要表现为: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缺少完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职制度异化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报学术道德建设的路径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报编辑"把关人"的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学术道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建设,充分借助网络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鉴别能力。高校学报应凭借甄别学术不端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肃学术道德的重任,从源头遏制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通过高校学报编辑的努力,增强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促共进,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是江泽民总书记“先进文化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如何把公民道德建设好,就要抓住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个基础和前提就是讲诚信。为什么要把讲诚信看作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是由当今社会道德的时代特征、当前道德失范中的诚信问题以及诚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一)当今社会是一个讲诚信、讲信誉的社会。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讲“信誉”的社会,“信誉”将成为人的重要资本。这一观点抓住了当代人际关系的根本和真谛。“信誉”是标志人们之…  相似文献   

10.
张文定 《云梦学刊》2006,27(4):23-2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一个时代的学术的发展与学术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去年的发言中曾提到学术发展环境问题,当时没有机会细说。这次会上,我主要谈谈学术发展的环境问题。我以为,学术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文化环境。一、学术发展的政治环境讨论学术与政治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很难说清楚。学术研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要讲理性、讲科学性。学者在研究中要有独立性。学术与政治的不分或者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看“风”使舵,是学术的悲哀,政治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徐思彦主编讲述1963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任何学术流派都有其相当影响,且独树一帜的学术内容和被同行学友、门人等拥戴的标志性人物。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高邮二王”(即王念孙、王引之)于音韵、训诂、校勘的成就,足掩前哲,竦桀时代,成为一座学术高峰。其学术渊源来源于乾嘉汉学,特别是直接衍承其师戴震;其治学宗旨为“实事求是,研经求道”;其学术风格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耻于蹈袭”;主要的学术表征是“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博精深,综贯会通”、“好学深思,创新兼容”。“二王”的学术思想、学术渊源、学术风格、学术表征引领时代,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有制度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和主体因素。解决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健全学术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评陈国生学术造假事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西南师范大学陈国生博士的学术抄袭、学术作假事实为例 ,强调了维护学术道德、建树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者呼吁 :“现在的关键是要将那种一时疏忽的失误与长期的、有意的、大范围的学术抄袭和学术作假区别开来、分别对待 ,对于前者是善意批评教育 ,而对后者决不能奉行好人主义 ,必修严肃处理 ,以正学风。  相似文献   

15.
“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荆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15日举行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教育界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校长等“会诊”学术不端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据2009年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早就提醒过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重申“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其目的就在于告诫和敦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的角度来加强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政治素质、政治品格、政治能力的培养和锤炼。领导干部如何从政治的角度来加强自身建设,我认为当前着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讲宗旨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干部自身建设上来,首先要…  相似文献   

17.
对学术研究实施量化管理是造成“量化模式崇拜”的直接诱因。改革和完善高校学术体制建设,一是高校教师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学术道德;二是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符合各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重视学生在学术体制建设中的广泛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体制的漏洞弊端产生。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数量化评价、官僚行政化评价和“学霸”评价。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术失范,主要包括剽窃抄袭严重,研究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虚报造假;学术原创性丧失,学术道德沦落。因此应从重质轻量、倡导民主化评价和确立专业性的专家协会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从2006年初开始,我奉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的指令,为研究生开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专题课。到2011年春季学期,这课程已讲了六轮。总题目不变,各讲则合纵连横,每回调换三分之一。尽管用心讲学,我还是担心浪费同学们的宝贵时间。八个二级学科,诸多专业方向,将近一百名学术趣味迥异的研究生,这课可不好讲呀!因是必修课(北大中文系规定,研究生须在此课程与“蔡孑民学术讲座”中二选一),即便讲得不好,也还是听众满堂;每念及此,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20.
宽容与大爱是学术管理的理想境界。学术管理是一种比行政管理更需要用心投入和智慧参与的工作。学术生产不是物质生产的简单翻版。学术生产的特殊性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第一,学术生产是个体性极强的一种精神生产。学术生产高度肯定个人的才、胆、识、力,那种靠集团军作战完成的所谓“集体创作”,大多是不值得炫耀的学术垃圾。第二,学术生产的资料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