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随州市府河镇孔家畈村,近来来,开发传统的扫帚加工技术,形成了规模经营,走上了致富路。 孔家畈村,村民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瞄准市场,在信用社贷款的支持下,全村120多户村民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事扫帚加工,被誉为“扫帚村”。七旬老人孔照祥利用承包的岗地种2亩高粱,将高粱稍子加工成扫帚出售,经济收入颇丰,他自  相似文献   

2.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7,(2):44-45
卖扫帚的人和理发师一个卖扫帚的人去一家理发店修面,理发师向他买了一把扫帚,当理发师给他修完面后,问了一下扫帚的价钱。卖扫帚的人说“:两便士。”“不,不,”理发师说“,我只出一便士。如果你认为不够的话,可以把扫帚拿回去。”卖扫帚的人取回了扫帚,随后问修面要付多少钱。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国人所熟悉的题为《有的人》的著名诗篇,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它的作者———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之一,99岁的臧克家老人,不幸于2004年2月5日月圆之夜在北京悄然离去。作为一位有很多诗作被广泛传诵的著名诗人,作为中国当代诗坛最长寿的长者,作为一位走过世纪的文坛巨擘,臧克家老人的辞世,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怀念。臧克家老人走了,他家桌子上的两座奖杯———中国当代诗魂金奖、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终身成就奖,虽然不能概括老人一生的成就,但还是能让人们感受到老人…  相似文献   

4.
杨金高  俞正 《老友》2014,(12):28-28
正他义务清扫社区50年,扫坏扫帚2000多把,还带动邻里加入清扫行列,促使东乡县红星垦殖场红西社区成为文明榜样社区。他扫除的不仅仅是垃圾,还扫除了人们心灵上的尘埃。2014年9月,他成功入围"中国好人榜"。在江西省东乡县红星垦殖场,有一个家喻户晓、广受尊敬的人物。他50年来持之以恒,自掏腰包购买扫帚,义务打扫社区的环境卫生,与扫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他扫坏的扫帚有2000多把。50年来,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会准时起床去清扫社区的垃圾,成为红星垦殖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就是年过八旬的退休职工徐山林。  相似文献   

5.
高压锅,又叫压力锅,现在不少家庭里都使用它。其特点是烧东西时间短、味道好、易烧烂。在最早的时候,人们称呼它为“帕平锅”,因为它是帕平医生所造的。帕平既是位物理学家,又是一位机械工程师。在研究中他发现:气压的高低与水的沸点的高低成正比。于是他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密封的容器,装入水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容器里压力越来越大,水的沸点也升高了,要超过100℃水才开,食物也就熟得快了。这就是帕平制造的第一只高压锅。当时有一位英国贵族,得知帕平有这样一个“宝锅”,就邀请有名的贵族、绅士,举行了一个名为“加压大餐”的宴会,大家食后…  相似文献   

6.
刘志华 《社区》2013,(8):60
"补锑锅铁锅……"补锅匠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是"老成都"们最熟悉的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补锅这一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成都城西的荣光巷,一位九旬的补锅老人却仍坚持干老本行。"我92岁了!"老人得意地说。年轻时,这位叫曾运发的老人是烧锅炉的,1970年从西藏回到成都后就开始学补锅。"补锅其实很简单,我站在边上看了几次就学会了。"曾大爷说,那时他为了供养7个儿女,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骑着自  相似文献   

7.
何雪婷  柳景春 《社区》2012,(13):46-46
“蒋师傅,又从单位赶回来烧中饭啊?…是啊,老太太下午还有别的事儿,所以今天得早点开饭了。”蒋师傅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到他家里的时候,已接近午饭时间,刚和邻居打过照面,他就一个人在2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间里又是洗菜、剥豆,又是切肉破鱼,忙活开了。红烧大排、清蒸鲈鱼、豌豆炒木耳、香菇炒青菜、番茄蛋汤……没过多久,四方形的餐桌上就被蒋师傅的“手艺”给占满了,今天的菜有荤有素还挺丰盛的。平日里,他中餐、晚餐都会烧个4菜一汤,除了自己和家人,他还会多准备一双碗筷给他口中的“老太太”。“老太太”姓阮,住在隔壁一个单元,今年72岁,是社区里的一位独居老人。当问起为何天天要请邻居上自己家吃饭,蒋师傅笑着说,他和阮奶奶的故事还得从2010年5月份说起。  相似文献   

8.
“一把扫帚” 1987年,梁广霖离休后回到他战斗过的故乡,晋城市泽州县城,住进公路系统的家属院。 那时,楼刚建成,施工现场还没清理。瓦砾堆、灰渣堆、煤堆、土堆……不大的院子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厕所里便池不通,屎尿横流。尽管人人离不了厕所,但若不是无可奈何,谁也是掩鼻而过。更何况,有着三排楼房的这个院里住着公路分局,南、北公路段,民工等18个单位的人,谁也不想管谁,谁也管不了谁。但梁广霖一住进来,熟悉他的人都明白,他又要靠“一把扫帚起家”了。  相似文献   

9.
柔和的曙光悄悄地透过了窗棂,房东老太太又推开纸门屈身爬出来整理房间了。但身穿和服的鲁迅却刚刚倒在“榻榻米”上睡着。日本式的房间一般都离地尺许,木板地上铺着草席,每席长六尺宽三尺,两侧加麻布黑边,叫做“榻榻米”。人们平时两膝据地伸腰危坐,倦时则随便卧倒,晚上从壁厨取被摊开,就可以睡觉了。有些中国留学生睡惯了床,到了日本只好将壁厨的上层权作卧榻,鲁迅觉得十分可笑。长期以来,鲁迅一直过着简易的生活,所以他对于这种朴素适用的日本式的房屋倒很欣赏。即使地上只铺着稻草,他照样可以倒头酣睡。房东看到室内矮脚书几上的洋灯罩上熏满了黑烟,淡紫色的“七宝烧”景泰蓝花瓶旁边堆满了书籍、稿纸,炭盆里插满了香烟头,象是一个大马蜂窝,便知道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房客又熬了一个通宵。这是一九○七年的春天,鲁迅住在东京本乡区东竹町的“中越馆”。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尊老     
1943年,有个进步学生要到延安去,他的父亲闻讯赶到重庆送行,但儿子已起程,未能如愿。老人说:“如果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周副主席,就不枉此行了。”周副主席知道这一消息后,赶到招待所对老人说:“我就是周恩来。”老人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地拉住周副主席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当周副主席知道这位大爷60多岁时又说:“您和我父亲年岁差不多大呀,您应该是我的父  相似文献   

11.
孝子曹建林     
太原铁路分局太北机务段职工曹建林是个孝子,他数年如一日照料病床上的母亲,被人们传为佳话。 今年74岁的曹母1990年春天不幸得了“脑萎缩”,老人刚病的时候,是由于血脂高脑子供血量不足,引发左腿活动不灵便,说话咬字不清。当时,曹建林的哥哥在外地工作,两个妹妹出嫁,老人身边只有他一人,于是,他默默地担起了照料老人的责任。 为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建林每天早早起来扶母亲锻炼。老人行动困难,挪两步就得歇一歇,一个多小时下来,把他累得满头大汗。锻炼完,安顿好母亲,他还得赶往30  相似文献   

12.
年近60的英国人鲍勃·赫德逊,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老人,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名人,许多西方报纸称他为“国际一号海底猎宝大王”。这归功于他所发明的一种钢制的水力机械抓取装置。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戴着宽大的老式眼镜时看上去有点像猫头鹰,尤其是当他的身子向前倾并用手掌托着下巴的时候;他时常面露仁慈的微笑,但更多的公开场合总是显得有些惊躁,甚至是一脸的沮丧,给人留下心事重重的印象;他的穿着总是千篇一律,西装和白衬衣再加一根不入时的领带,在人们眼里,无论如何他不是个讲究穿着的人;他沉默寡言,金口难开,说话时用的是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B”)的特色语言,前言不搭后语且含混不清,但只要他一开口,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便无不竖起耳朵努力听个明白。他的片言只语就是“圣经”。只要你吃透了他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那么明天你就会把握住市场的走向。他就是已经连任三届美国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有人把他尊为“美国第二号人物”,“美国经济的掌舵人”,但他的神秘更让人觉  相似文献   

14.
吴雯 《社区》2013,(31):40-41
我到社区工作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办公室来一趟,来了也不说话,你招呼他,他也不理,就直奔报刊架而去,找到最新的地方报刊拿了转身就走。这样好几次后,我忍不住向身边的同事打听这位“奇怪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退休老干部,平时闲下来喜欢看书,写文章,他经常向地方报刊投稿,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记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卢山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中国籍外国老人,把一生中60年的光阴献给了中国。邓小平、江泽民先后亲临他的寿辰庆祝会向他表示祝贺。他说:“我的家就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外国老人,七十年前就来到中国,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  相似文献   

16.
河津市柴家乡樊家峪村的樊富录,当过11年兵,在部队入党,回家乡后当了17年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乡政府办起敬老院,他被乡党委挑选为第一任院长。虽然每月工资只有65元,但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说:“我是苦出身,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全靠共产党,共产党员不能讨价还价,党叫干啥就干啥。收养‘五保’老人是个辛苦事,我一定把敬老院办好,让孤寡老人享一享社会主义的福。”办院期间,樊富录先后收养了22位“五保”老人,这些老人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7岁,而且有哑巴,有盲人,有的半身不遂,有的双脚残疾,有的腰腿疼,有的血压高,有的有心脏病,有的…  相似文献   

17.
老丁: 回乡探亲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位老人早年丧妻,生有4子1女都已工作,天各一方。孩子们按时寄钱回来,但不常回家;在县城工作的小儿子因收入不多,虽然基本上不给钱但在休息日里常来看望老人,听他唠叨。当别人问谁最孝顺时,老人张口就说:“小儿子!”  相似文献   

18.
这里本没有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踏着日出日落踏着春复秋冬脚步沉三而坚定地踏出一条宽阔的路从劳动车间到栖身小楼短短一点五公里窄窄尺半小路有人想把他的脚步禁锢但浩瀚的海洋属于他广裹的大地属于他深爱的人民属于他谁也不能阻止这位老人的脚步就像没有任何力l能阴止吴  相似文献   

19.
井文林 《社区》2010,(28):34-34
在淮安市清河区城西社区,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街头巷尾、生活小区里时常有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手里拿着扫帚等保洁工具,在社区的绿化带及道路两侧清理生活垃圾;看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时,他们总是上前耐心劝导,并及时进行纠正;双休日,他们还带着居委会印制的宣传单,到居民家中宣传“讲卫生从一点一滴开始,好习惯从一举一动养成”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阿颖  荣之 《百姓生活》2010,(11):24-25
绝症老人的心愿:想吃一顿团圆饭 2009年3月初,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金开小区的李正华老人被查出患脑癌晚期。得知这一消息后,全家人陷入悲伤之中,但70岁的李正华倒挺豁达,他安慰家人:“哪个人都要走这一步呀,只是迟早的问题。”虽然他对生死看得很淡,但还是希望自己在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能够亲眼看到独生子李彬结婚成家,他这一生也就了无遗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