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对“众乐乐”的牡丹、芍药等都缺乏浓厚兴趣。他超然于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花木“比德”方式之外,对花木移情保持着理性与克制。韩愈的花木观念根植于他的“道统”意识、儒学实践。韩愈“独乐乐”于“高”“大”的花木以及“人弃我取”的花木,他的“盆池”审美、李花描写、杏花描写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虽然对花卉审美“不以为意”,然而却“无意而工”。  相似文献   

2.
给花木修剪整形,不仅可使花木形姿优美,提高观赏价值,而且还可以调节、控制植株的生长发育,达到花繁叶茂的效果。现将几种常见花木的修剪整形技法作如下介绍。(1)金盏菊。在苗高15-20厘米时  相似文献   

3.
花之易落如娇弱的女子命运,红颜易老;人之青春壮志一如草木,在季节的流逝中逐渐消磨。迟暮情结牵动着自古文人的情绪,年华老去而一事无成便成了他们最常吟咏的主题。花开之有限,才华施展之时同样有限,限定了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限定了文人志士报国的年华。姜夔吟咏花木美女,除了对女性命运同情之外,也或多或少表露了他从女性易逝的青春中对自己仓促人生的威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花农关于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态度、行为与意愿的抽样调查,了解花农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认识和感受、行为选择及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期望,从而得出结论:农民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关注程度低,农民对政府参与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意愿比较强烈.政策性花木保险有利于调动花农参保积极性,但应注重花木保险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花农关于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态度、行为与意愿的抽样调查,了解花农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认识和感受、行为选择及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期望,从而得出结论:农民对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关注程度低,农民对政府参与花木种植中自然灾害风险的意愿比较强烈.政策性花木保险有利于调动花农参保积极性,但应注重花木保险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张一兵教授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我们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在他们提出某一理论的同时,也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给自己掘了一个陷阱,给自己套了一条绳索。我们在著名的青年黑格尔运动领袖鲍威尔那里看到了"鲍威尔难题":是父母生他还是他生父母?鲍威尔提出一种观点,说一切存在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他的概念、范畴的存在,他的意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那么,他  相似文献   

7.
睿齐 《华人时刊》2010,(3):69-69
曾听过一个救命之水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沙漠流浪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喝水了,正当要昏倒时,前面出现了一座小木屋,他用尽全身力气,爬进了木屋里。他发现木屋的小桌上有一杯水,也发现了木屋的角落有几具骸骨。他正要喝时,一位老人走进来,讨水喝。流浪者想:给他还是不给他?给他我就会死,不给他就会死。他吞了口唾沫,将水拱手相  相似文献   

8.
笑话4则     
夏令营安娜送儿子去夏令营,叮嘱他别忘了给家里写信。儿子点点头,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个热心人对安娜说:"我给您出个好主意:您先给孩子写信,告诉他给他寄了钱,让他吃得快活,玩得快活。""这样他就会来信吗?""当然,但您千万别真的寄钱给他。"小亨利的姑姑来到他家做客,见到亨利,对他说:"亨利,我想送一件礼物给你,让你高兴高兴!""太谢谢了!姑姑。"亨  相似文献   

9.
三上义夫是国际上最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他架起了西方了解中国传统数学和日本传统数学的桥梁,开创了数学史的外史论研究方法。在其学术生涯中,菊池大麓、哈尔斯蒂德、史密斯、箕作元八、坪井九马三等学者或给他提供资料源泉、或给他搭建国际平台、或给他方法论的指引,对他走上国际舞台、成为著名的科学史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听朋友讲过一件实事,说某批发市场有个摊点的老板,一脸忠厚,从不隐讳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常常算错帐,但都是错给别人,诚实的人看他算错了,就提醒他一句,他却反过来问道"是多给你来还是多给我了?"客户说:"多给我了"。这时他马上笑哈哈地说:"那就没事了,如果多给我了我就补  相似文献   

11.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著名诗人顾城在纽西兰的一个小岛上,先用斧头砍死了自己的妻子谢烨,而后他也自缢身亡。他的死给钟爱他的诗歌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遗憾,也给关注他的命运的人们留下了咀嚼不尽的话题。斗转星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叹惋、责怪、理解、鞭挞,关于他的才华与放纵,暴唳与自戕的种种议论,都早已如过眼烟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的前半生生活在金末士人群体比较活跃的时期,金亡前他已处在士人群体的中心位置。蒙古族军队的入侵给金代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士人群体也难逃厄运,大量的士人在战争中死亡。元好问侥幸存活,但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亲友的离去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伤痛,而他超人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他的痛苦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他要把整个士人群体的悲剧展示给世人。在他的《中州集》作家小传、碑记铭文、诗歌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强烈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孤寂和痛苦。  相似文献   

14.
王逢生活在一个剧变的时代,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前朝遗民。他在时事巨变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他仍念念不忘故国,体恤生民疾苦。王逢通过他的诗作,情真语实地记录了诗人强烈的忠君思想和坚定的气节,从多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身在田园、心系故国、不仕新朝、怜惜生民的元代遗民形象。  相似文献   

15.
安顿 《可乐》2008,(1):24-24
旦旦是我的小外甥,14岁,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旦旦过生日,我没像往年一样给他买"惊喜",把不准什么东西能让他惊喜。我问他:"你想要什么?"他眨眨眼睛说:"小姨,你觉得如果我给斯皮尔伯格写一封信,告诉他我爱死他的电影,他会给我回信吗?"我给他讲了个故事:"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像你迷恋他一样迷恋一个大导演。他去片场门外等,人家没时间见他。他下定决心拍电影,见那人。有这样的童年经历,他一定不会怠慢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影迷。"旦旦眉开眼笑。我想他也就是问问。  相似文献   

16.
仅凭主观看待事物,很可能会误入迷途。一位叫莫里斯的盲人,因为经常迷路,便想拥有一只狗来给他导盲,拥有一只猫来给他看住餐桌上的食物不被老鼠偷吃。于是,莫里斯请邻居帮他写了一份求购广告登在报纸上。很快,宠物训练中心给他打来电话,说完全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得到了猫和狗的莫里斯,急不可耐地出门办事了。天还没亮,他将猫留在家里看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台湾少年,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初中时,他有两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个作家,二是去埃及。这两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也  相似文献   

18.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他回答我说:"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是的。他曾说:"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已面世多年,他塑造的完美艺术形象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也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他的作品正如他本人那样充满魅力,显示出了他理想主义者的唯美主义精神,但是也预示出他们宿命主义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的叶康松辞官务农,绝对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这是因为叶康松不仅是温州辞官务农干部第一人,而且还因为他的下海时间是在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不久,温州还处在姓资姓社尚争论不休的时候,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叶康松辞职务农有几件事是必须一提的:一是当时的永嘉县委书记曾提议给他系个“保险带”:将他的编制、户粮关系保留在县农科所,万一不成功也还可回来。但叶康松坚决要求“要下就下得彻底,不留尾巴。”二是县政府有关部门给他发了910元的退职金;三是辞职前他已发现患有糖尿病,给他治病的医生特地来对他说:“叶书记,你辞职下海后就再没有公费医疗了,这是最后一次享受公费医疗,我给你多开些药。”那天医生给他开了足够吃一个月的糖尿病中草药。——从一个农村小青年到部队军官,再到县委委员、上塘镇镇委书记,他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