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94年11月间,我同双庙邮电所的投递员李东,对《专业户》杂志作了次调查。访问了李山乡、双庙乡、小甸镇等21个村的干部、知青、退休人员及老党员等。有95%的农民读者认为《专业户》是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引导农户奔小康的高参,说它“太好了!”小甸邮电支局报刊上零售点反映:《专业户》成了这里的“抢手货”每期一到,往往排队购买;有的小青年骑上自行车到四十华里以外的杨庙邮电局购买。不少农民认为,《专业户》上的技术实用、可靠。还说,新开辟的《曝光台》,把那些搞虚假的人统统“亮相”,暴光,叫俺们对《专业户》上的信息更加放心。  相似文献   

2.
我是《专业户》的热心读者,订刊多年受益非浅。她的优点很多不必一一细说。把《专业户》办成一流刊物,这是编者和读者的共同心愿。为此,我提几点建议。(1)封面、版面设计进一步改进。俗话说:“看书先看皮,读文章先读题。”近几年《专业户》封面、版面设计虽有很大改进,但总体上还不太理想,缺乏艺术性、新颖  相似文献   

3.
我最喜爱《专业户》杂志我是一名农民技术员,酷爱农业科技,特别爱读《专业户》杂志。大概缘份所定,自《专业户》创刊后,我便眷恋上了她,至今仍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和订户,并经常宣传她,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使之更好地为农民发展“三高”农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科技刊物中,《专业户》是农民普遍喜欢的一种,特别是在我们吉林省梅河口市图书馆,尤受亲睐,一连几年农村科技图书资料需求谓查中,《专业户》都是名列榜首,在一个图书馆里,每一种刊物一般都有复本。《专业记》也不例外。但许多农民朋专都极为喜欢《专业户》,于是,供与求的矛盾便十分突出。我们又是如何将农民最喜欢的《专业户》流通开来的呢?梅河口市图书馆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5.
我名王红发,是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的一个农民,也是《专业户》的老读者,我之所以连续几年都要坚持订阅《专业户》,时常向农民宣传《专业户》,其中还有一段特殊缘由:98年初,我因盲目经商血本无归,当讨债者逼得我无路可走之际,无意间从贵刊上看到了几条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6.
王进 《小康生活》2001,(3):45-45
《专业户》杂志是一本讲实效,重实用的科普读物。她忠实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她是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是农村一些专业户的好帮手。我是1999年12月份结识并开始订阅《专业户》的,此刊果然不凡她铜版印刷,封面设计朴实无华、贴近生活、贴近农民。  相似文献   

7.
我是从九五年开始结识并订阅《专业户》杂志的。当时村里人认为,穷书生订报读报有什么用?但我却被《专业户》上的“致富经”、“新品种介绍”“供与求”等科技知识深深吸引。订阅《专业户》杂志六年来,春季种,秋季收获,亩产效益纯收入达七千余元。现在黄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另外还在《专业户》上引进了红堤葡萄及天麻栽培繁殖技术等。《专业户》使我由一个穷  相似文献   

8.
今年四月份,县广播电台给我寄来了二季度新闻报道提纲。第三条要求报道一下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致富的典型事例。我随即写了一篇介绍《专业户》杂志的文章,文中我详细地说明《专业户》是一本农民读农民写的科普刊物。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也有增产增收的绝招,还有奔小康的妙计,同时还有“曝光台”,告戒求富心切的农民该发展什么、不该种养什么。总之,《专业户》杂志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农民致富的工具书。稿件寄出第三天,  相似文献   

9.
来信照登     
编辑同志:你们好!当我第一次看到《专业户》上《新年告读者》及“咨询与建议”、“暴光台”等拦目时,非常高兴,没想到贵刊对读者如此负责。我作为一个农民读者向你们致敬!因本人经济条件太差虽不能订阅贵刊,但我会尽力宣传贵刊的好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专业户》编辑部:我是《专业户》的热心读者,多年来一直订阅贵刊。今天,我向您们反映:山东曹县所谓“正大集团公司”欺骗广大读者的非法行为,使我遭受经济损失1000多元。事情是这样的:贵刊95年第七期报道了《农民赵首清建起八省“赊车城”》,  相似文献   

11.
蒙城县田桥镇党委,政府本着“依靠《专业户》引路、切实让群众致富”的宗旨,今年拿出3千多元为全镇18名村农技员征订了97年全年的《专业户》杂志,为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个镇的农技员总是以《专业户》杂志为课本,引导、教育群众学科学技  相似文献   

12.
《“葱王”袁振忠》一文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期《专业户》刊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收到各地农民朋友来信50多封,询问“河北巨葱”的有关情况,因来信太多,不能一一答复,在此借《专业户》一角,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一)关于“河北巨葱”,该品种是北京农业大学刘介卿教授与河  相似文献   

13.
今年50多岁的卢光银,在灵璧县高楼镇办公室工作,他是《专业户》杂志的义务发行员,每年《专业户》杂志收订工作一开始,他总是怀揣《专业户》;逐村逐村地宣传《专业户》的实用价值,突出宣传本镇依靠《专业户》致富的典型事例,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专业户》的意义,还时常向农民提供《专业户》上的有关信息,发动群众订阅《专业户》杂志。在他的宣传鼓动下,连续两年,订阅达100多份。每期《专业户》一到,他便及时地送到订户手中,人们都说:他是《专业户》的热心发行员。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退休的科技人员,自1995年以来,一直坚持订阅《专业户》,从此我就一日不能离开她,形成了订、盼、翻、阅、谈、读、抄、用《专业户》的习惯。订:每年十一月往邮局预订下年度的《专业户》;盼:每月月初,就好像等候挚友那样在门口等候邮递员送来《专业户》。翻:一旦《专业户》到手就迫不急待地粗翻一下,看看可读性文章占百分之几?哪几篇要读?有没有信息?是为“初诊”。阅:  相似文献   

15.
自《专业户》创刊以来,我县各乡镇和基层单位及专业户都踊跃订阅,少则几十份、多则百余份。笔者认为《专业户》刊物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学知识、经济信息和致富奔小康等方面上及时准确、针对性强,而且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阅读的刊物。但是,据笔者了解,有的基层单位收到《专业户》刊物以后,往往  相似文献   

16.
近月来,本刊编辑部的咨询电话剧增,每天都有5—6次。内容几乎是众口一辞,询问《专业户》杂志的去从、改名、停刊事宜。语气情感上,有“爱”,也有“怨”。但所谓“怨”说到底,是以怨的形式表选出更为至深至诚的关爱。比如,江苏南通一位读者问:“2005年的《专业户》为何订不到了,这么好的刊物订不到,太可惜、太遗憾”!苏北盐城的一位读者说得更为直截了当:“全国那么多的农业期刊都不停,为什么偏偏停了《专业户》”?湖北一位读者却说得意味深长:“我是《专业户》的老订户,年年都订。刚刚得知,明年停刊了,再也订不着了。我心里很难过,不好受,说不清是个啥滋味!想在电话里跟编辑说几句,但又说不好。只能向你们告个别,说一声,谢谢了。”世上自有真情在。《专业户》杂志自1984年8月份创刊以来,无时无刻不与亿万农民及其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第3期《专业户》刚到,邮递员手里刚拿到,我就翻看起来,发现《浙江推出龟鳖名牌产品》一文,该文介绍了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特养学会的“龙头阁”牌20种乌龟被评为名牌龟类产品,这引起了我们的“名牌”意思,我认为,一个企业必须创出名牌,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打开销路,永远不败之地,成为长胜将军,《专业户》杂志也一样,是我们农民心中的“名牌产品”,你拥有一本《专业户》只要1.60元。往往只花几分钱,就可寻得一条可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专业户》的老读者,平时爱给《专业户》写写稿子,每次文章发表后,都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大量读者来信,大多都予以回复。于是,我与《专业户》及其广大读者交上了朋友。我深爱这平凡而朴实的《专业户》杂志。我是从事林业教育工作的,多年来,经常带领学生到山区、农村进行教学与生产实习,常同农民打交道。眼见耳闻农民贫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您好!在94年《专业户》创刊十周年之际,经过贵刊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作为《专业户》的老读者,我高兴地看到贵刊进一步充实了内容,改进了版面,调整了栏目,质量有更大提高。(1)“推荐与建议”改为“建议与咨询”,题义更为明确,并增添了新的含义。(2)“新品种介绍”改为“良种介绍”改  相似文献   

20.
自我在《专业户》上发表了几篇短文以来,已先后收到各地读者来信近600封,其中不少来信意诚辞切,是寻求致富之路的。捧读这些信函,我心潮难平:深感农民朋友需要科技热切心情!我便尽己所能,一一予以回复。我深为:“结交了《专业户》,并成为其读者、作者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但也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