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深广 《南方论刊》2007,(12):68-69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调控,以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进而达到提高自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必须紧密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2.
何艳珠 《南方论刊》2008,(9):104-105
教师教育学生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当充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将对学生的终身自我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激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主要力量。正确运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其快速成长,是开发学生干部队伍人力资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一环,是将德育内容内化为主体个人的自觉行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对学生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用“慎独”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正面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要双管齐下,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以此才能加强和扩大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荣英 《理论界》2002,(6):107-107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要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高校的德育工作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如何使教育对象按社会发展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实现自觉教育,这是摆在高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认真解决这一课题,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一般地说,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中,教育者是德育的主体,而被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但是从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和德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为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者。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导,教师指导”。高等院校教师应从搭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等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我─—自爱─—自我教育鞠静兰,刘艳君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它要求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这是自我教育的基本要求。不能进行自我反...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干部是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带头人。本文从当前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美德的自我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教育,就是以自我价值判断为标准,在原有观念和价值图式的基础上,对外来信息进行反应所形成的品质的过程。其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的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外在教育的影响的状况。纵观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管是在自律方面还是他律向自律转化方面,很多思想的基本内核,都闪耀着理性的灵光,吸纳其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对促进自我教育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实现,无疑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拟从传统美德的自我教育视角略抒己见。“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要素,自我…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学习者最终能否成功地学好外语主要取决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我评估是学习者终生学习所需要的一项学习技能,同时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估为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学习过程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能够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自我评估的手段,促进自主学习,并最终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