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牧区放牧制度的历史事实验证了“公地悲剧”的理论假设.为规避“公地悲剧”,20世纪90年代推行了草牧场家庭经营制度.经过近30年草原畜牧业家庭经营体制的运行,人们意识到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受到干扰,草原生态系统、草食家畜饲养系统、传统社区(浩特、邻里艾寅勒)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完整系统受到割裂和分离,导致了笔者假设的“私地悲剧”现象.然而,出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公共池塘”理论)或生态与文化保护的双重目的,在内蒙古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合作放牧或共用放牧场制度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启示我们共同放牧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游牧文化的传承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令我们深思的是共同放牧制度也还存在着两难问题,即草牧场家庭经营制度对草牧场的分割(较小面积)经营管理与草原生态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较大面积(四季草场)的移场轮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产权明晰(为交易目的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与传统游牧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经济属性不可分割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游牧文化,又要设计与现代人可沟通和理解的合作方式,需要所有参与者达成有效的、可行的规则,需要理性引导和制度文化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质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节约与持续循环等重大问题 ;从精神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实现了生态化的生命观、自然观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 ;从制度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科学系统性、整体性及相互依赖性这一总的精神与原则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秩序化与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桂英 《兰州学刊》2006,(9):182-184
在生态治理投入渐增的今天,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以往的研究和对策大多停留在浅层生态学层面,而深层生态学认为,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是草原生态恶化的根本,即草场产权制度延滞落后;草场有偿流转制度漏洞百出;畜牧生产激励制度有欠妥当;草场放牧制度弊端迭累;法律制度稀松筛漏。而当前生态治理缓慢的症结在于:重工程操作,轻科技依托;重个体,轻合作;重速度,轻效益;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未来草原生态治理在制度上应有所创新:落实“双权一制”,扭转牧民在产权问题上的心理错位;完善草原生态管理制度;建立体现生态公正的投入机制及保障机制;加紧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清代蒙人的定居游牧只是局部存在,并没有对整个蒙古社会构成影响。从1950年到1980年期间,我国政府推广定居游牧,使蒙古基层社会发生了极大改变。伴随着许多固定建筑物和设施的建设,定居游牧导致了人与畜的相对固定,而人畜固定则为政权网络向下延伸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清代的蒙旗制度体系中,旗的政权功能简单,基层几乎不存在权力空间;在定居游牧下,苏木政权具有了权力的空间和复杂化的功能。与此同时,蒙古人民的草原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任意游牧,被动地适应草原生态,过渡到人为地改造草原。  相似文献   

5.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 ,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对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 ,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 ,从蒙古族的游牧技术传统、居住格局、轮牧的方式以及蒙古族的宗教价值与环境伦理等方面 ,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这些民间的与环境有关的知识 ,直接间接地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对于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所造成的“农牧矛盾”作了基本的分析。最后 ,笔者指出 ,对这些民间的知识体系 ,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考虑其合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活动、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和农商结合型生产方式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农耕地区的坎儿井、水窖、汤瓶洗浴等水资源利用技术以及回族等民族农商并重的生产方式,都是当地人民适应特定自然地理环境而创制和积累起来的地方性知识,其中包含着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格·孟和蒙古族在严酷而封闭的内陆草原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牧业和狩猎业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而草原生态文化观则是这种游牧文化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首先,蒙古族的草原生态文化观是从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  相似文献   

8.
王婧 《天府新论》2012,(5):96-99,118
纵观近十年来牧区现代化进程,国家和市场对牧民生计的影响重大.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推行的一整套现代化制度成为改造牧区的主要力量.从微观角度来看,牧民的放牧方式、牧业技术、生产组织等发生了很大转变.牧民逐渐成为追求利润的“小牧”,同时也承担着草原退化、沙化带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
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地方政府道德风险是造成农民制度性贫困的重要原因.解决"三农"难题必须重视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问题.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全国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激励相容.现实的对策是采取有力措施壮大农民工的力量,改革传统的"三农"制度供给模式,扩大农民的消费者主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对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制度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西北少数民族的传统法规、民间禁忌和传统习俗中包含着许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诸如草原保护、动植物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等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提升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成分,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确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这是我国逮捕适用控制体系中的一项新措施,体现了尊重与保障人权原则、羁押比例原则和检察监督原则,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但该制度面临着司法传统和法律意识、替代性措施不足、三方构造模式欠缺,以及绩效考评制度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完善羁押替代性措施,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是实现这项新制度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包玉山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41-246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植根于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沃土,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向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其价值诉求绝不是单向度的,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下,依法治国的制度性安排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任务更加繁重,我们会面临各种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退化等瓶颈约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新的制度性革命,要特别重视制度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过滤器"功能,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生态主线,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刚性考核制度和全社会环境保护的"自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普遍带有制度性特征,即一些危机的累积在于制度.例如,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制度性特征;失业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等等矛盾与问题也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制度需求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原有制度体系下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了失衡,旧制度不能解决新问题和新危机了,因此,新的制度供给方式和结构必然出现,也就是所说的制度创新必然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满足新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草原文化是古代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创造的多元游牧文化,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多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融合中不断地创造、积淀、充实着青藏高原草原文化的内涵,使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具有了民族的融合性、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主体的多元性、文化遗存的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版权保护方面,中国是在短短的30年中匆忙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版权保护方面近300年的历程,在执法环境、基础建设、社会氛围以及执法机构设立等方面,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差不多带有拔苗助长的意味.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使著作权管理体制机制、机构队伍、法治建设、执法手段和水平等方面还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之下,传统版权已从"印刷版权"转变为"数字版权",这种转变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版权保护制度中针对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而作出的应对是有一定成效的.作为版权经济和版权产品市场的制度性安排,其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版权经济和版权产品市场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中要重点解决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草原畜牧业则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轮牧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场。  相似文献   

19.
元代舆服制度与前代相比稍显混乱,这与其统治者的执政思想、政治制度中融合了蒙古族的旧俗即"国俗"有关.祭祀和上朝是舆服制度实施的重要场合,通过研究元朝政治文化制度可以发现,元代祭祀制度和御前奏闻制度中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游牧特性及其与汉族传统习俗与制度的不完全融合,影响了统治者对舆服的需求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制度视阈下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新时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异化、政府话语权下教育评估导向性失真与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性陷阱已经成为制约高教质量提高的制度性障碍,建议依靠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参与评教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