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爱的死亡     
师傅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弟子们个个痛不欲生。“死亡正是生命的可爱之处,你们难道不明白吗?”师傅微笑着说。“不,我们希望您的生命永无尽头。”弟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相似文献   

2.
人生一壶水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快去取清水来,灌进这把酒壶里。”弟子舀来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观看。只见注水不多时,壶开始倾斜。  相似文献   

3.
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三位大圣人皆善于与弟子进行交谈,并在交谈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弟子。不过,他们三人所实行的交谈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孔子实行的是“侍坐”交谈,佛陀实行的是“启请”交谈,苏格拉底实行的是“助产”交谈。但是,不管何种交谈,它们都是在自由、平等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这种自由、平等和轻松的交谈是在学术活动中应该提倡的,也是学术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长度     
一天,佛祖站在云端翘首俯瞰人间,他看到每一个城市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匆匆独行,甚至急得汗流满面。佛祖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野草》中最终并没有通达佛陀所说的悟的彼岸,而是仍然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这是鲁迅与佛陀的最大不同。如果说佛陀的超越是对于涅槃寂静的执意追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向上超越”,那么,像鲁迅这种执意活在人间,在无物之阵中一直战斗到死的超越,则可以称之为“向下超越”。虽则鲁迅与佛陀在最终追求目标和超越模式上是根本不同的,但是在其他三个圣谛,即“苦谛”、“集谛”与“道谛”上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乃至相通。从鲁迅与佛陀的相同之处,我们看到的是鲁迅与佛陀的精神相遇,而从其不同之处,我们看到的则是鲁迅与佛陀各自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以“乞食”为题写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极为罕见,陶渊明是第一个作《乞食》诗,也是唯一把“乞食”写得生动逼真的诗人.前人解读此诗时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结合《宋书》记载和诗歌内容,可证诗题之“乞食”并非写实.再对诗歌进行场景还原,可以推断此诗作于席间,乃席问酬赠诗.陶渊明以“乞食”为题作诗的原因有四:第一,陶渊明质性自然,率真旷达,并没有真正以“乞食”为意.第二,受东晋士人有意傲岸独立风气的影响.第三,陶渊明雅谑自嘲,以“乞食”作为“诉穷说苦”的诙谐表达方式.第四,借用佛教“托钵乞食”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是产生和流传於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六——五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於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後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於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部派佛教: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内部由於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  相似文献   

8.
公鸡占窝     
母鸡们要下蛋了,但公鸡却赖在窝里不出来。母鸡们对公鸡说:“你又不下蛋,干嘛把窝占着?我们都等着进窝里去下蛋呢!”公鸡斜着眼睛扫了她们一眼,不屑地说:“什么?这窝难道只准你们用吗?告诉你们,这窝也有我的一份!”“我们不否认这窝有你的一份,但现在我们进去是为了下蛋  相似文献   

9.
佛祖问弟子:“人生究竟有多长?”“五十年。”“不对!”“四十年?”“三十年?”“不对,不对!”“那么人生究竟有多长?”“人生只在呼吸间。”每次读到《禅说》中的这一段,总会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一下,以证明我呼吸间鲜活的人生。尤其是经历了那样的非常时期。从前的每个清晨,我们总是在摆脱数不清的昨日的束缚中醒来,又忙着思量明日的生计。对我们而言,人生是茫茫然的漫漫旅程,是周而复始的轮回。殊不知生命其实如此脆弱,人生其实如此短暂。相对于浩瀚的宇宙,人的一生真的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那短短的一瞬。在这一瞬之间,人却不得不用尽整个生…  相似文献   

10.
一位年老的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举一反三     
含义意指举出一件事就可类推其他许多同类事理。形容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一次,他的弟子子贡(òn)问:“一个贫穷时不谄(chǎn)媚、富贵时又不骄傲的人,他的品德该算很好吧?”孔子微笑着回答:“可以这么说,但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又一次,孔子教育弟子们说:“你们要学会反复思考,比如,在一个屋子里,我举一个墙角做例子,你们就应联想到其余三个墙角,并能用其余三个反证我举的这个对不对。”弟子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暗称是。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3.
系好你的牛     
师父带着一个弟子,各自骑一头牛,到外地去参访。到了晚上,他们抵达一个客栈,师父把牛交给弟子照料,自己先进去休息了。弟子在客栈外面的院子,做着例行的晚课,然后面对天空礼拜:“菩萨呀!请您照顾好我的牛!”他一连礼拜了三次,才放心的进客栈休息。第二天清晨,师父发现牛不见了,问弟子说:“我们的牛呢?”弟子发现牛真的不见了,对师父说:“关于这个问题,您应该问问菩萨,  相似文献   

14.
对于陶渊明《乞食》诗中所记述的乞食行为,自古至今有不同的评说。有人肯定是纪实之作,有人认为这只是诗人的玩世不恭,或以为是有所寄托,不足为信。本人认为:乞食行为应该是诗人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记录。本文从诗歌的创作年代、乞食方式、诗人物质生活的变迁以及是否有寄托等几个方面对“乞食”行为的真实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只英俊的小公鸡。小公鸡长得很美丽,可是它很骄傲,看不起别人。有一天,小公鸡出来散步,看到一群小鸡在做游戏。“公鸡哥哥,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公鸡傲慢地说“:我才不和你们这些小不点玩呢!”小公鸡又看见了一些小兔子,小兔子们说“:小公鸡来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吧!”小公鸡说“:你看你们一天蹦蹦跳跳的,真烦!”小公鸡走到半路又看到了小鸭子们,小鸭子们说“:小公鸡来和我们一起玩丢手绢吧!”小公鸡骄傲地说“:你们一天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才不和你们玩呢!”小公鸡又看到了小山羊,小山羊说“:小公鸡你一个人不觉…  相似文献   

16.
在佛典中 ,目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其特点是神通第一。但到了中土世俗化的文学作品中 ,他却成了一个感人的孝子形象 ,甚至于名字也中国化了 ,即有了小名“罗卜”。他的家庭也被中国化了。这种变化表明 ,任何外来的宗教形象要想在中土广泛传播 ,都必须适应中土文化 ,融入中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仁”是孔子讲学的主要内容孔子从事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是造就统治人材,希望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能够把他的学说应用到实际施政中去。同时,他也要求把弟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①。这个目的要求决定了他的讲学内容便是用“仁”、“礼”和“乐”去教育弟子。“仁”字在孔子以前皆作“亲”字解,为百善之一。只有孔子才赋予“仁”以新的涵  相似文献   

18.
《乞食》诗究竟是记述陶渊明自身体验的纪实作品,还是蕴含作者某种寓意的作品,至今尚无定论.我认为,《乞食》这首诗是作者年青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向某人吐露一直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后来那个人去世后,为回顾当年,以假托“乞食”这一虚构情节而作的诗.而且,我想作者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步骤.进而,我推想,作者之所以用“乞食”作假托,是因为当时有必要韬昨晦真情隐饰真意.  相似文献   

19.
在早期佛教和早期儒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发现佛陀与孔子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佛陀的“六方”思想与孔子的“五伦”思想更为接近。本文将就“六方”、“五伦”及两者的异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行。一、佛陀的“六方”伦常佛陀虽为一教之主,却时常教化世人,在这一过程中,常论及世俗伦常。《善生经》中的“六方”是早期佛教阐述社会伦理道德观的专门章节。那么什么是“六方”呢?佛告善生云:“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接着佛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父子、师徒、夫妻、亲友、主奴以及施主与沙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1,(2):8-8
你知道吗?为了我们1分钟的健康生活,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精密的部件在准确地“运转”,多少复杂的化学反应在交织地进行?它们之中有许多还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