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18世纪在中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藏文抄本开始,俄罗斯学者对藏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0年。在此期间,俄罗斯先后出现了一批从事藏学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文章围绕俄罗斯几个主要藏学研究机构及其人员的状况和历史演变,对俄罗斯藏学界的发展变迁,尤其是机构变化和人才传承进行了整体性的描述,并对俄罗斯藏学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对俄罗斯藏学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西藏研究》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藏学研究核心期刊,其汉、藏文版已分别创刊30余年,在国内外藏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创刊的英文版Tibetan Studies主要刊载国内外藏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学术动态,旨在为国内外藏  相似文献   

3.
苏联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非俄罗斯人的回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苏联当代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各种各样复杂因素发展的结果,这些因素通常涉及一些莫明其妙、难以分析的个别事例,涉及为民族重新进化和精神上的复兴所作的更加共同的努力,涉及对俄罗斯族本身的存在的直接外部威胁。过去我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作了较为综合性的研究,所以我对这一系列因素和俄罗斯人对其回答给予极大的注意。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我将集中探讨这方面的一个部分——当前俄罗斯人对苏联非俄罗斯人的各种威胁和挑衅所作的回答。我将论证,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威胁和挑衅是苏联独特的政治、思想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郭永虎 《中国藏学》2006,15(4):60-66
柔克义是美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19世纪末他的入藏活动及其著述激发了美国人对西藏的关注和考察热情,促进了美国藏学研究的发展。他的著作中关于西藏地位的阐述影响了美国近代西藏地位政策的定位,是他开启了近代美国卷入西藏事务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西藏研究》是由西藏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的学术理论研究刊物,该刊汉文版于1981年创刊,藏文版于1982年创刊。  相似文献   

6.
王远大 《中国藏学》2011,(3):171-180
《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文件汇编(1900—1914)》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沙俄政府与中国西藏关系的档案专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这部档案文件汇编的内容、特点及文献价值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西藏研究》2011,(4):F0003-F0003
《西藏研究》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藏学研究核心期刊,其汉、藏文版已分别创刊30余年,在国内外藏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创刊的英文版Tibetan Studies主要刊载国内外藏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学术动态,旨在为国内外藏学研究者之间搭建交流与对话的学术平台。本刊英文版为半年刊,创刊号将于2012年初正式出版发行,现面向海内外征稿。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八年,苏联科学出版社(莫斯科)出版了A.C.马尔迪诺夫的新著《十七——十八世纪的西藏状况》。马尔迪诺夫是苏联藏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研究人员。他的这部二八三页的著作一问世,立刻引起了  相似文献   

9.
该文为《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汇编(1900—1914)》的序言。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初以来俄国(沙俄、苏联、当今的俄罗斯)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对西藏问题的研究情况;继而介绍了本档案汇编所收文件,以及文件所反映的事件,诸如,沙俄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非法来往;英军入侵西藏;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达赖喇嘛是移居俄国,还是返回中国做出的安排;英、俄背着中国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西藏协定》;俄国干涉中国清政府废黜达赖喇嘛名号;达赖喇嘛出逃印度;辛亥革命爆发后的西藏局势;中华民国大总统颁令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国领土;阿旺德尔智策动西藏独立并与英、俄建立外交关系;华侨团体通电要求向西藏和外蒙古派兵保卫边疆,以及英、藏、中三方西姆拉会议等。  相似文献   

10.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看 ,藏文古籍文献 ,包括吐蕃早期文献、吐蕃以后的佛教典籍和藏文历史档案。藏文古籍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责任系统地介绍藏文古籍文献的概况及整理、出版和研究动态 ,是藏文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本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西藏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地位,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工作现状,对我区藏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初步思考。一、西藏社会科学的回顾藏学界虽然在藏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这些基本界定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但从藏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和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用“藏学”统称西藏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成立后 ,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有了较大发展 ,并且具有非本土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本土多、俄罗斯族女性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男性多、族际婚姻的稳固性程度不高、混合家庭的后代一般选择俄罗斯族为其族属等主要特点。俄罗斯人的族际婚姻不仅扩大了俄罗斯民族语言和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 ,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晓梅 《中国藏学》2011,(3):181-183
俄罗斯藏学是国际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萌芽早、发展时间长、文献收集数量庞大、研究成果丰硕、涉及领域广泛等在国际藏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促进国际藏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探析俄罗斯藏学的起源,以期对其形成原因及发展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沙俄于彼得一世时期以攫取黄金为目的图谋占领西藏,继而从19世界后半叶到20世纪初,以"科学考察"和宗教渗透等手段,刺探西藏军事、政治情报,拉拢西藏内部上层,煽动民族分裂情绪;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俄努力与西藏保持联系,直至斯大林时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赫鲁晓夫对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表示不满;自中苏关系非正常到苏联解体,苏联多次邀请达赖喇嘛访苏;90年代,俄罗斯在正式外交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与西藏问题保持距离,在非正式外交方面利用佛教徒及其相关组织努力加紧在宗教和文化方面与西藏流亡政府上层、特别是达赖喇嘛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5.
加盟共和国民族意识的增强及民族问题的激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苏联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苏联民族语言政策存在如下失误:一是语言政策与宪法原则及苏共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这使得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具有正当性并对其有很大程度的强化作用;二是过分强调语言政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双语政策仅针对非俄罗斯民族,不利于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交流。这些失误强化了加盟共和国已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苏联解体的文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央民族大学周润年教授,多年从事藏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成果颇丰。文章中,周润年阐释了藏文史籍、藏文法典的价值及其翻译、研究的意义,并指出藏文文献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藏学、翻译学研究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具有离心力取向的"罗斯化"思想源自东正教,崇尚自然而然的多种语言并存,不主张国家干涉语言使用;而具有向心力倾取向的"俄罗斯化"思想,否定多语现象,主张建立统一的国语和统一的文化。本文试图简要勾勒"罗斯化"思想和"俄罗斯化"思想对沙皇俄国、苏联及俄联邦语言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联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包括民族平等理论、民族自决权理论等及其相应的民族政策架构.俄罗斯今天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建立在反思苏联时期的制度遗产基础之上,俄罗斯民族学者对"民族"概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有新认识与新研究.俄罗斯联邦政府从立法上、具体政策上对民族政策进行转型,俄罗斯民族政策是朝着多元文化政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是指 190 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被发现的敦煌文书之一 ,它是吐蕃时期以古藏文形式书写的藏文类文献 ,因而它既为国际敦煌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藏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第一手重要资料之一。本文从历史学、宗教学、语言文学和医学历算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资料价值 ,并认为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具有双重资料价值 ,既为藏学研究又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特别是敦煌吐蕃藏文文献不但印证和补充了藏汉文正史 ,而且在国际藏学界大大提升了藏族传世史书的可信程度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匈牙利人乔玛(1784—1842)在1823年到达拉达克,在该地喇嘛寺庙里研究藏文开始,在西方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西藏学(Tibetolo-gy)。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帝国主义,西藏已经成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注意的中心。西藏学的兴起、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帝国主义向外寻找殖民地,进行文化侵略的实际情况。但是,也应该指出,即使有些学者研究藏学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服务的,那也只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者潜心西藏学的研究,对于发展西藏学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