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前期推行的“永不起科”政策与移民政策以及军屯,是明初朱元璋所制定的三大开荒政策。其中尤以永不起科政策,对于荒地的开垦、大量果树的栽培,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明代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样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策略,至今在明朝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涉及。现在重新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是了解它在明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可以追究明代皇庄所占土地的来源,甚至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在万历九年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时查出的大量不纳粮的缘由。这一政策虽在明代嘉万时期停止,而它的影响仍是很深远的,在清初的开荒政策中也有部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朱莉丽 《东岳论丛》2007,28(1):135-138
明朝时期中日两国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统治者——明王朝的皇帝,对于日本情况的认识及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对日本的政策,从而对中日关系的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明代统治者对日本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日政策变化的原因,进而把握不同时期明朝统治者的对日政策对两国间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梦龙是张居正临终前推荐给神宗后日“可大用”的人物之一。隆庆年间的试行海运活动以及万历年间在蓟、辽的筑台、抗敌活动尤为后人称道,所著《史要编》更是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的史学发展,并对今天的史学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毅 《社会科学论坛》2008,(18):120-124
梁梦龙是张居正临终前推荐给神宗后日"可大用"的人物之一.隆庆年阃的试行海运活动以及万历年间在蓟、辽的筑台、抗敌活动尤为后人称道,所著<史要编>更是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的史学发展,并对今天的史学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隆庆年间(1567—1572年)入阁,万历初年(1573—1582年)起任内阁首辅。他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挽救明朝的危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张居正变法是和王安石变法齐名的。下面试就这一事件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一、张居正变法的历史背景张居正一生经历了明中叶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社会矛盾空前严重的时期。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6.
云泽生明月彤管溢春芳──评张薇《明代的监控体制》吴量恺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日益成熟,可以说是集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之大成的关键时期。明嘉靖、万历年间正是明朝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封建自然经济趋向分解,商品经济日益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史视野中的明代云南市镇研究,对明代云南市镇发展的基本定位、主要状况及一系列相关专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明代云南市镇研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仍需进一步深入拓展。这一阶段明代云南市镇研究的特点,一是对明代云南市镇发展的总体轮廓和发展水平有较多的探讨,但具体内容不够清晰;二是现有的专题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云南市镇发展的某些特点,但空间还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张问仁墓志铭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青海地方史志有关文献记载,对西宁新发现的明朝万历年间张问仁墓志铭进行考释,判别正误,为青海地方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明代中叶起,福建沿海渔民及小商贩已经来到台湾活动。嘉靖末年及万历初年在台湾袭击番众的倭寇实际上是来自闽粤边界的海寇,其首脑为林道乾、林凤。万历二年(1574)福建官军进入东番的新港进剿海寇,是台湾早期开发史的重要事件,它说明福建官府承担起保护台湾番众的国家义务,也是明代台湾属于明朝管理的历史证明。福建巡抚刘尧诲、福建总兵胡守仁、南路参将呼良朋率领的福建水师,以及兴化府乌屿渔民刘以道等人,为这次展示明朝对台湾主权的行动建立了功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剑桥中国明代史》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它是西方学术界全面阐述中国明代政治史的开创性著作,其特点为:它是一部泛明代的历史,体现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者多年来研究明史成果的总结。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一个是把明代政治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延续性结合在一起;一个是着力于明朝权力结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的探求,特别是对皇权、内阁和宦官的考察。明朝与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外的交往,也是该书阐述的重点。 本文强调,该书把明史作为世界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着意揭示历史人物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都给人以启迪。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性研究视角之下,明代的民歌批评具有民俗批评的特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学内涵。明代知识分子视民歌为民俗歌谣,具有鲜明的"以歌存史"的观念,他们对民歌所作的采录、解释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习俗,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宦官是人们不断诟病的对象,宦官及领导的东厂给明朝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对社会的干扰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主要讨论研究其对政治、经济、军事的严重破坏作用,以此来表现他们给官民、社会发展等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历朝鲜役是四百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战争最终虽以正义的胜利而告终,却使明朝与朝鲜由盛转衰,并给女真以迅速崛起的机会.此后,后金取代明朝成为朝鲜的宗主国,形成了新的东亚政治格局.战争彻底改变了日本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此后以史为鉴的德川幕府,再未动侵朝的念头,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以后.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盐业史研究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从专卖制度史研究、资本经济研究,到区域社会史研究以及文化研究,是一个不断从本体研究向社会结构、社会意义研究演进的过程;展现了盐业史研究不断深化,视野不断拓宽的研究进程;体现了盐业史研究不断创新的特质,预示了盐业史研究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5.
明代空疏学风的形成与发展,既是明代程朱理学的僵化衰落的产物,也是明代心学兴衰演变的结果.求实思潮兴起的社会根源在于明朝政治衰败动乱和明朝中后期经济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明代求实学风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明代求实思潮兴起的学术根源主要来自于对宋明理学批判、心学对求实学风的影响、明代中叶复古运动对求实之风的推动、受到宋元疑古辨伪之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的“湟中三捷”是明代边疆战斗史上重要的战事,但是《明史》、《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等  相似文献   

17.
朝鲜李朝在中国保存下来的档案文书弥足珍贵。李朝《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是朝鲜为了迎接和接待明朝使臣,特设临时性专门机构都监都厅所遗的档案文书。这份朝鲜光海君朝两度接待明朝使臣的簿册档案,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起自明万历三十六年至万历三十七年(1608—1609年,朝鲜宣祖四十一年至光海君元年),下部分自明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元年(1620—1621年,光海君十二年至十三年),为我们提供了中朝关系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大部分内容为《明实录》、《李朝实录》所未载,记录了当时中朝外交的历史真相,反映了明朝与后金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朝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昌渝 《东岳论丛》2004,25(3):71-77
创作于明隆庆、万历年间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是明朝政治、思想发生严重危机时的产物.作者站在道教"三教合一"全真派立场,用魔幻形象的方式演绎商周革命的历史,对明朝压制孟子民本思想的专制政治提出挑战,并抨击了当时执掌道教的正一教派"助纣为虐"的行径.  相似文献   

19.
陶明选 《兰州学刊》2007,(11):173-175
通观有明一代,明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宽容性的政策.其原因在于其政治上的笼络目的;其结果不仅影响了明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而且还影响了包括士人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进而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恩荫又称“任子”、“荫子”、“门荫”,是封建政府根据文武官员的职、阶高低而授给其子弟或亲属以官衔或官职的制度 ,是封建社会中官僚阶层拥有的一种政治特权。明代恩荫制度既是对唐宋恩荫制度的承继 ,又依据本朝政治制度作了适时的变通。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选官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明代恩荫的承袭规定明代实行恩荫 ,最早见于洪武三年 (1370 ) ,到洪武二十六年 (1393)遂成定制。主要表现在文官、武官子孙的承袭、品秩、俸禄、入仕等各个方面 ,其中承袭制是明代恩荫制的基础。(一 )文官、武官子孙的承袭规定明朝初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