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乐府歌辞在中国古代民歌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意在探讨其各自的源流及在当时的活跃状况。北朝乐府数量较少且音乐承袭前朝,乐器多为中原特色,歌辞基本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创作;南朝乐府数量繁多,皆由民间徒歌披之管弦进而发展成熟,吴歌、西曲从其发生地吴越和荆楚扩展至朝廷上下。南北朝乐府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3.
“新题乐府”是由杜甫开创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它既与汉乐府有着多方面的承续性,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内蕴与传统品格,又有对乐府诗的拓展性,自立新题,自立己格,显现出全新的艺术特征。其创题方式丰富多样,艺术表现千变万化,最终形成了新题乐府创作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陈静谊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92-95
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自云作效仿刘向“诗与歌别”,而考究其分类依据与文本内容,刘勰与刘向又有所不同。纪昀认为刘勰做此篇的目的是“务塞淫滥”,强调了刘勰对于乐府审美的“雅正”要求。笔者认为,刘勰作《乐府》之根本在于“文心”而非“乐心”,他将乐与文做出区分,令诗得以从政教功能中抽离出来从而实现自觉,而乐府则能够继续承载礼教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公认的乐府大家及古乐府集大成者.这一经典地位的确立与<乐府诗集>有重要关系.此书对李白乐府收录全备、界定精确;着重发掘其古典特色,并在乐府诗史的高度上加以肯定,确立了其作为"古典代表、盛唐大家"的地位,在李白乐府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系统考察此书对李白乐府的著录及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李白乐府的经典化过程,并进而考察乐府诗史的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6.
何翊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44-45
“新题乐府”是杜甫在继承汉乐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自立新题,自创己格,自叙时事”的一种新的乐府形式,具有题材的现实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和语言的通俗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7.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是汉王朝“以经为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在于郊祀。两汉是经学的时代 ,经学要求以“雅乐”服务郊祀 ,但乐府的发展背离了经学家原定的设想 ,“以俗为雅” ,朝野世俗享乐文化弥漫。罢乐府是对上述事实的反动 ,正见得西汉末经学思想日渐巩固 ,然而 ,正是由于巩固的经学思想又把它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 ,罢乐府后臣民“湛沔自若”的事实就是它的突出表现 ,也是经学理论缺乏自身反省精神所致。从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班固“百姓渐渍日久” ,朝廷应“制雅乐以相变”理论的高明处 相似文献
8.
9.
李白创作的古题乐府不仅数量在当时诗人中是最多的,而且还受到历代评论家的赞许。本文以李白创作的三首《长相思》为例,从音乐曲辞方面就他对古题乐府曲辞范式的恢复、改造和创新做一些探讨。并通过对乐府诗诗体形式的研究,从古题乐府曲辞的角度考察他的拟古乐府创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楚辞《九歌》本是源于沅湘之间的民间歌谣,民间歌谣与祭神祀曲的歌乐特质,影响及于汉唐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编集了从陶唐到五代乐府诗一百卷,共分十二类,其中保留楚声、楚调的有《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近代曲辞》、《新乐府辞》十类。考察这十类乐府诗的形式、曲调、篇名、题材可以发现,汉唐五代乐府诗与楚辞楚声存在密切的关联,楚辞楚声是汉唐五代乐府诗的重要资源,汉唐五代乐府诗是对楚辞楚声的接受与转化。 相似文献
11.
杨胜勇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33(3)
曹植的乐府诗歌在其全部诗文中有着突出的地位.联系到曹植诗歌的创作分期,发现其在选择乐府体进行创作时有着前后两期明显的不同.究其动因,既有乐府随着时代发生的性质转变的因素,也和曹植的乐府观念及后期遭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鲍照的古乐府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其抒情方式主要为奔冲跌宕式、弥漫发散式两类。奔冲跌宕式突破了含蓄蕴藉的抒情传统,弥漫发散式避免了重章复沓与繁芜冗长,彰显了鲍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唐人所说“乐府”涵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唐诗时 ,人们经常使用“乐府”一词 ,那么唐人所说“乐府”涵义为何 ,却不甚了了。经过考察发现 ,唐人所说的“乐府”或是指代朝廷的音乐机构 ,或是指在朝廷演唱的歌诗 ,总是与朝廷有关。这一发现 ,使唐诗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乐府诗集》所录乐府古辞一首,当为汉武朝采诗所得。因其并非郊祀颂辞,故不见史书著录。宋前仅见《艺文类聚》《北户录》《法苑珠林》有录。前两书皆为摘句,且多有讹误。仅《法苑珠林》所录完整,与《乐府诗集》雷同。《法苑珠林》乃佛教百科全书,《北户录》转引亦意在证明《功德浴佛经》中所云之香料名称。结合古辞形式及所涉六种来自西域“列国”特殊物品之功能看,该首乐府或与张骞出使西域时期佛教初传中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汉代乐府咏史诗初步体现了讽时鉴世、抒情言志的功能,可入乐,最早采用了史叙、论述、代言等咏史体式.魏代注重历史兴亡的探索,开拓出新的功能,入乐目的是为了干预、戒鉴现实或言志,确立了史赞体咏史诗.晋代故事乐府的盛行,思想内容儒化,背离讽时言志传统,音乐性质雅兴化,但出现了自制新歌以供娱乐的新特点.南北朝表现出创作题材女性化、趋向化特点,入乐目的是为了娱乐,开拓了咏史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向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101-104
曹植现存乐府诗共有41篇,学界普遍认为其中绝大多数不入乐。通过对曹植所作乐府曲调的音乐流传情况的系统考查,有理由认为他所作的乐府歌诗大都是入乐的。 相似文献
17.
南朝诗僧借用乐府民歌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表现男女相思爱恋之情的诗歌,这在历代僧人诗作中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我们认为,南朝崇尚声色的社会风气、艳声俗曲引入乐府音乐、大乘佛教习学一切世间法的济世观对僧人写诗作文的许可,都导致这一独特文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集中考察了张籍乐府诗的文献留存;辨析《乐府诗集》与《张文昌集》《张司业集》收录乐府差异问题;从著录差异中探寻别集编辑者的乐府观念。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的角度看,汉王朝有两乐府,一为太乐府,一为乐府,两者均简称"乐府".汉武帝复兴乐府的显著标志是"采诗","采诗"是在加强礼乐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考辨可以发现."采诗"与"循行天下"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经学博士承担了"采诗"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献春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58-58
出东门 ,不顾归。来入门 ,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 ,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 ,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 ,贱妾与君共饣甫糜。上用仓浪天故 ,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 !行 !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这首汉乐府《东门行》 ,见于《乐府诗集》。各家古文选本上基本上都是如上标点。《宋书·志第十一·乐三》所载“今非”一句变为“今时清廉 ,难犯教言 ,君复自爱莫为非”后面又添“平慎行 ,望吾归”为末句。《乐府古题要解》中“今非”一句为“今时清 ,不可为非”。余冠英先生认为 :“这诗写一个男子因为穷困要做为非的事 ,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