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道、佛角度窥探李煜的文学思想,是以往研究所未见的。本文认为,李煜文学思想有很浓的道、佛成分。但它们不是自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李煜的生命旅程中有一个培植、萌发过程,而且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李煜一生划分为三个时期,并结合其作品,采用细读法和心理动力学方法,具体分析了这个过程和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区别于过去人类文明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思想;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可持续运行是"美丽中国"全新视镜的真实展现;生态建设将战略思想转化为全新视镜;林业在转化中起到重大作用。由于森林、湿地、荒漠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衰则生态衰,生态衰则文明衰。基于林业的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包容性特征,以及林业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综合复杂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多路径推进,林业必须勇于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高效地发挥发动机、转化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煜词的分期问题及其抒情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南唐后主李煜传世的三十几首词,文学史上一般把它们划分为前后两期:公元九七五年,金陵城破,南唐国亡,这之前写的称为前期作品;此后写的称为后期作品。但是,最近叶嘉莹在她写的《灵谿词说》论温、韦、冯、李部分,却表示了不同的见解,她说: 一般论李煜词者,每喜将其词作分为前后两期,以为此两期的作品无论在风格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多认为其前期的作品,享乐淫靡,一无足取;后期之作品,则因其曾经身历亡国之痛,故能有较具深度之内容,且有较高程度之艺术表现,然而又讥其情绪为“伤感”、“不健康”。此种论点,自外表观之,似乎也颇有道理。然而事实上,则李煜之所以为李煜与李煜词之所以为李煜词,在基本上却原有一点不变之特色,此即为其敢于以全心倾注的一份纯真深挚之感情。在亡国破家之前,李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不仅继承了花间词派的风格,也开启了宋初婉约派词新的词风。李煜的词,韵味神异、高奇无匹,他打破了文人专事雕琢的局限,无论在文学艺术上,还是在词的意象上,都达到了高超的境界,在唐宋以来中国文坛,特别是词的创造和研究上,有着巨大的影响。该文在论述李煜词的风格及艺术成就基础上,重点从李煜词中"梦""月""落花"与"水"的意象赏析一代"千古词帝"的词风。  相似文献   

5.
五代南唐末代国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李煜才貌不凡,人称他“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成天混迹于粉黛裙钗里,风流倜傥,而又性情儒懦。李煜二十五岁继位,三十九岁时南唐被赵宋所灭而成为俘虏,不久被宋太宗赵光义赐死,年仅四十二岁。在他短促的一生中,既有身为国主、享尽荣华富贵的经历,又有沦为亡国之君、做阶下囚的悲惨遭遇。这种前后荣与衰、乐与悲的强烈反差,极大地改变了李煜的性情与气质,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考察和描述李煜词在宋代至近代约千年的接受历史 ,既动态地显示李煜词的历史生命与艺术魅力 ,也藉以观照李煜词接受史中所反映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两宋时代 ,主要侧重于对李煜词作为“亡国之音”的体认 ;元明时期 ,则逐步确立了李煜作为“词之正宗”的地位 ;清及近代 ,在“正”、“变”之争中李煜词的艺术价值和词史地位得到更深入的揭示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正> 汉儒说诗,标举兴体,但所言之兴,是解诗的方法,与春秋赋诗方法的兴名同而实异。由于不明白这一区别,使一些人的解释持论不当,无端地生出不少歧义,造成许多缠夹,从古至今,聚讼纷纭。本文试对汉儒说诗方法的兴的内涵及其成因做一些新的探讨,以正其误。毛诗标兴在《诗经》里,毛传明确标为兴诗的116篇(国风72、小雅38、大雅4、颂2),占38%。毛传对所标之兴的含义及标兴的标准未做解释,我们只能就毛传解诗的实例加以推论。  相似文献   

8.
女性是李煜词中经常描写和抒情的对象。李煜词中的女性意象因为其独特的姿容、体态具有西方文论角度的的符号张力;这些女性意象同时也是李煜词中重要的情感载体,还是李煜内心的深层动力结构的产物和表现。李煜用词的形式成就了这些震撼人心的女性意象,而女性意象也因其艺术魅力成就了李煜词跨越时空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李煜的词以北宋灭南唐为界,分前后两阶段,尤以后期词在素材的选择和感情的抒发上臻于高超水准,使之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古来品评颇多,对内容、特点之理解见仁见智。本文试以“朱颜改”为例论之,阐释读词辨意之要旨,兼议该词词作特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煜词给人总的印象是,极少用典,毫不晦涩,名篇名句流传极广,具有高度的语言独创性.然而,事实上在宋以前词人中,点化唐诗最多、对宋代词人创作方式影响最大的就是李煜,这一点至今未引起人们注意.李煜词对唐诗的点化,均与自身的情调、意境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运化无痕的境界.北宋人普遍欣赏李煜词,把后主词作为创作范本来学习和借鉴,并将点化唐诗发展成一种普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有观点认为宋人对于李煜词批评多于称赞,眨抑甚于推崇,盖是误解了宋人.  相似文献   

11.
李后主是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其词对后世影响极大,千年词学史对李煜词的认识有一个起伏而又深化的过程。宋人从社会政治角度批评李煜词为亡国之音,但又对其词的艺术成就极为倾心。明代及清初则奉李煜词为本色正宗,给予很高的评价。常州词派虽然否定李煜词的正宗地位,却也能从多方面阐发其艺术价值。清末民初李煜词受到新旧词学家的一致推崇,新派词学家对其评价尤高。在词学史上,词学思潮的变化不断影响对李煜词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则是针对李姐及其词作的人们对这五例词话的认识分歧很大。本文以这五则调话为基本材料,力求全面客观地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煜及其词的评价问题。王国维紧紧把握住李煜词情感底蕴与哲理内涵,挖掘其深广的抒情境界,特别注意挖掘其根源与成因。我们承认,王国维的阐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结论也并非无懈可击,但在方法论上却可以给我们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时代问题做出的理论阐述、战略构想与推进策略以及由此所构成的同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意涵的政策话语体系,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富民兴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民兴疆不仅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红利和民生价值,在“五位一体”良性循环之中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现富民兴疆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维度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出自贺铸《青玉案·横塘路》。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将抽象的愁思物化,出语新奇,富有独创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所取景物都是眼中所见,均属于春夏之交的横塘景物,富有美人迟暮的象征意味;二、抒情实写,将抽象的情思以三种景物物化表现出来;三,兴中有比,而且兼有赋,罗大经早已提出:“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兴中有比”的“兴”,在这里指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四、采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词史上写愁的名句无外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只用了一种比喻,而此处…  相似文献   

15.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是怎样的一个君王,我们姑且不去论及,但他作为一个词人,却在文学艺术的长河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词历来受到高度的评价,也为无数人所喜爱,其原因何在呢?李煜短暂的一生,经历了王子、太子、君王、囚虏这大起大落的人生巨变,从前期的"天堂"急转直下到了后期的"地狱",这滑梯一样  相似文献   

16.
历代学者对李煌及其词作饶有兴趣,许多人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李煜其人,用不同的眼光品评他的作品.于是,李煜研究便成为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延续了数百年。回顾历史,审视得失,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它将给今天的词学研究提供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简略的回顾建国以前的李煜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明清的词话评点时期及本世纪前半叶的考证评说时期。翻一翻来以来,尤其是明清学人众多的词话、词论,就不难看到在词学这块领地中,李仍占据着一个多么重要的位置。看看下边这些评论:后主目重瞳予,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胡应…  相似文献   

17.
刘锋焘 《文史哲》2006,(5):82-87
李煜后期的词作“感慨遂深”,与前期词作的绮靡香艳绝不类同,在词史上第一次“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这一开创性的贡献直到苏轼的出现才真正得到了自觉的继承。从李煜突变性的开创,到宋初诸人有意无意地渐变,再到苏轼明确地自觉,“士大夫之词”在各种内因外因的作用下完成了它演进确立的过程。而李煜和苏轼,则是千年词史上两个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8.
纵观南唐(937-975)后主李煜(937-978)词的创作,可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春。即李温喜欢写春,以春景人词。在李煜不同的生活阶段,其词作中的“春”也有不同的表坎特征及涵义。生于帝王之家,后又继位为一国之君,李烂前期的生活是颇为著豪且惬意的。因此,其前期词的春,大都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渲染出喜乐温熙或清幽雅致的气氛。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以“春殿”、“临春”的虚写,将春处理为李煜在宫中纵情娱乐的背景,透过欢娱场面的表现,读者也可感受到春的温熙气息;而词末“待踏马蹄清夜月”,则展现了一幅清…  相似文献   

19.
我国隋唐开始新兴的词,在南唐和西蜀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也走向一个高峰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个皇帝,虽然治国少方,守国乏术,最后导致丧权辱国。成为宋室的囚徒,理所当然的没有给人留下值得记忆的业绩;但是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特别是一个词人,在艺术创造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遗忘,他填写的大量词,流传至今的大约只剩下《李璟李煜词》中的数十首。这些超逸绝论,虚灵在骨的词,不但为人喜爱,而且是南唐的重要代表作品。李煜是南唐失败的皇帝,成功的词人。在这样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韩民族有其固有的原始意识结构——“兴”与“风流”.与中国文化中的“兴”立足于伦理本位、追求“大同”的精神不同,韩民族的“兴”与“风流”根植于生命本体,追求重生精神,进而使“兴”与“风流”直接与审美情感和价值判断相联系并升华为一种审美境界.韩民族先民具有的自然原始性、巫术性的歌舞形式,在游戏的文化功能中,形成了“兴”与“风流”的文化特性,而其全员参与性、与“神”的沟通性和规范的游乐性则构成韩民族固有的原始意识结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